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段一平 《保山学院学报》2013,32(4):2+115-F0002,F0003
保山现在依然有城里城外的说法,但这个概念已经变得很模糊,因为现在城里城外已经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过去,人们以城墙为界,把被城墙圈起来的地方叫城里,没被圈起来的地方叫城外。过去保山城的城墙,是沿着现在的环城南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修建的,因此,我这里所说的城里的孩子,就是生活在环城南路以北、环城东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南这个范围内的孩子,事件和场景所处的时限,是20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贫困的年代,但保山城里的孩子,却把自己的童年演绎得那么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2.
在老家聂家大院居住的年代是一个贫困的年代。在我的记忆中,那些用过的物品,没有哪一样是会当作废品轻易扔掉的。崇尚俭朴的人们总要想方设法继续利用它们为自己效力,破布,便是其中的种。所谓破布,就是穿过的  相似文献   

3.
<正>老保山人把茶馆叫茶铺儿,把到茶铺儿里喝茶说成是蹲茶铺儿。与国内许多古老的城市一样,过去的保山城内也有很多茶铺儿。它们分布在繁华的街道,或交通要道上。由于茶铺的位置不同,喝茶人也就不一样,比如南门街的茶铺儿,一般喝茶的是附近的黎民百姓,而  相似文献   

4.
这里说的蚊香。不是在今天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型商场、或私家店铺随处可见的那种包装精美、浓香四溢的蚊香。而是在古城保山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蚊香。这种蚊香一根一根的,白色,长约六七十厘米、直径约1.5厘米,用锯木丝  相似文献   

5.
《保山学院学报》2010,(5):2+109-110
牌坊又叫坊表,北方叫牌楼,通常设置在一组建筑群的前面、城市的中央、或通往大道两端等这些十分显著的位置上,作为这组建筑群的标志、彰显忠孝节烈、文治武功、或点缀城市等作用。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牌坊可分为木牌坊、石牌坊和琉璃  相似文献   

6.
我不记得是在什么资料上看到过,还是听谁说过,中国的民间艺术,目前正以每年多少多少种的速度在消失。我想,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就我所知,保山城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许多民间艺术就已经消失了,比如用糖能吹出各种小动物小人人儿的那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保山城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养花历史的城市。明成嘉年间便有右侍郎张志谆所作的《永昌二芳记》。书中写道"茶花有三十六种,杜鹃花有二十种,皆永昌所产。"民国《保山县志》记载了保山种养的传统花种桂花、茶花、杜鹃、映山红、樱花、腊梅等270多种。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明代中后期从中原走到保山来的。保山最早出现的书院叫正学书院,民国《保山县志》说:正学书院,"在明伦堂右,嘉靖四十二年,知府杨朗即倾圮馔堂、号舍改为之。此为永昌书院之始。"据考证,明伦堂,在今保山实验小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