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法治国的实现过程,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整体推进的过程,文章选择其中的守法环节为议题,就政府守法的宪政学理论基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进行初步探讨,阐明了政府权力的来源以及通过政府守法使宪法庄严宣告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得以具体化、现实化。  相似文献   

2.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那么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监督职能不仅不能削弱,反而更应该加强。行政权利的运行应接受社会合法有效的监督。进行监督,不仅是发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作为规章制度制定主体的合法权力来源是国家的法律授权.同时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也是其自主权实现的必要条件,但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具备一定的法律要件才有效,而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也是高校规章制度合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引导和完善网络监督,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监督各级行政官员的权力运用和施政行为,保护公民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积极利用网络监督,把握好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弘扬正能量,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为构筑“中国梦”奠定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聚着一批党外各方面代表人士,他们是学校改革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是高校实现管理民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人民监督权力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人民对权力的监督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作用。宪法的价值在于规范和控制公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本身与权力监督有着密切联系。我国现行宪法在不同的视角对人民监督权力的路径和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规定法治原则对监督权力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规定基本权利为监督权力提供了目的保障,通过规定权力制约权力为监督权力提供了工具保障。权力监督效果的好坏与宪法实施效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宪法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权力得以制约和权利得以保障的过程。重视宪法并且真正使宪法得以实施,权力一定会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7.
论人民群众监督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群众的监督极其重要,然而在我国,无论是权力监督还是权利监督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或虚位,因而必须进行人民群众监督的改革:改变人民群众监督的思维方式,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扩大和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利,构建合理的人民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力量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监督软弱无力、刚性不足,是多年来困扰人大监督制度、影响人大监督实效的关键问题.公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实质主体,人大的权力来源于公民授权,政府的权力源于人大授权,其行为自然要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本文将从公民、人大、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提高公民参与度与强化人大监督的内在逻辑,进而说明通过公民的参与来强化人大的监督权是治本之策、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侦查监督权是我国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形式之一,它是由法律监督权派生出来的一种监督权力,在检察机关的整个法律监督权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侦查监督权的确立对于保证立案侦查工作的合法、顺利进行,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侦查监督权确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分权制衡理论、正当程序理论、人权保障与权利救济理论,以及法律监督理论。  相似文献   

10.
责任政治要求政府对法律负责,构建责任政府是责任政治的核心。当前实现责任政治面临着现实的障碍——利益政治的困局。如何走出利益政治,过渡到责任政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逐步实现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权益的保障,离不开用工单位的自觉、政府的监督、法律法规的健全与落实,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等四个方面构成的系统环境。但是,在实践中,法的合法性主张与事实有效性之间存在着张力,地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在其目标、利益与责任上存在矛盾和冲突,有效的社会力量缺失。结果是,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存在严重断裂。本文主张从地方政府真正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入手,在四个子系统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国家公职人员涉及公共利益的相关信息公开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网络时代,网络曝光部分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信息促进了执政行为监督和对公权力约束,但国家公职人员也拥有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正当权力,而国家公职人员的合法隐私权保护却被混淆和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网络隐私的管理,兼顾保护国家公职人员属于私人领域的隐私和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使公权力在阳光下得到监督.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各项权利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政府则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网络监管的重任。人们在享受政府给予庇护的同时,其隐私权也常常受到政府监管行为的侵扰。为此,必须以保护公民隐私权为中心,对政府网络监管权力的行使加以法律上的规制,确保政府监管行为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不异化为"隐私杀手"。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展我国法治建设,需要在理念层面上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对法律实施效力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应传承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儒家和谐中庸的价值导向,修身立德的人品要求,注重伦理的道德文化;应舍弃的传统文化糟粕有: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治理观念,忽视个体权利保护的意识思维,地位不同差别对待的特权思想。在对传统与现实、国外与国内优秀文化充分整合之后的法治理念应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5.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从形式上本源于宪法的自我授权,但这种自我授权并不当然地保证宪法最高效力的实现,宪法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人民体认,就必须保证宪法具有正当性。宪法具有最高效力在实质上本源于保护人民权利的需要,它的效力的最高性是“高级法”观念物化的需求,是实现人民主权的需要,是人权保障的法律归宿。  相似文献   

16.
<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具有多方面的法律与事实依据.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特别立法,<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法",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宪政与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7.
贯彻"三个代表"推进依法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的政府,其拥有的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公共管理就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就应维护人民的利益.建设法治国家,推进依法行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政府应当追求和实现公其利益,但政府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利益、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政府利益的扩张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政府过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威胁和损害公共利益,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强化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遏制政府利益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惩戒权的司法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惩戒权的司法监督是教育法治的重要领域.从对基本权利的宪法性保障角度出发,本文对惩戒权司法监督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力图澄清其法治原理,并结合体罚、停学惩戒方面的重要判例,介绍了惩戒权制度司法审查的特征、审查的对象与审查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侨民是我国国家利益在海外的延伸,国家保护其权益意义重大。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国际法保护人权的原则,借鉴西方国家领事护侨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保护中国侨民权益力度,不断涵养侨务资源,更加激发他们的中华情怀,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