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看过《水浒传》的人,一定对那位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除强扶弱,对朋友侠肝义胆的花和尚鲁智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想过没有,如果让鲁智深入学,你来当教师,你会对这个整日酗酒闹事的学生作出什么样的评价?与鲁智深同时代的许多“教师”认为他是不可以入学的,且看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之时,首座、监寺、  相似文献   

2.
古典名著《水浒传》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有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宋江等。鲁智深是塑造得最好的形象之一,作者写出了他性格的丰富性。读《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们不仅为作者精妙构思叫绝,更为其人物形象塑造叫好。陶冶文思,贵在匠心,捧读深思,我觉得该文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第三回,三拳打死镇关西,犯了人命官司的鲁达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法名智深. 从行伍军官到佛门弟子,这是鲁智深最重要的一次人生转折,也是他从茫然无知走向睿智成熟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鲁达的名号是花和尚鲁智深,与其他好汉名号相比,显得非常特别。鲁达原本是提辖官,出场时并无绰号称呼。花和尚鲁智深是他在五台山出家后才有的名号。这个名号对成功塑造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创作者匠心独运,通过花和尚的“花”,鲁智深的“智”,赋予了名号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5.
时迁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着墨不多但地位特殊,非常有影响力的英雄。他虽然没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的勇猛,没有武松打虎的气魄,没有李逵大闹江州的气势,没有吴用"运筹帷幄"的智谋,但他凭借飞檐走壁的特技和不懈努力,在英雄如云、好汉如雨的梁山上屡建功勋,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从出身低下、屡建功勋、座次排挤和征途病死四个方面论述时迁与地位低下的抗争,抗争无果后的悲惨结局,从而让读者知晓在《水浒传》这部英雄辈出的作品中,生活在底层社会英雄的多面人生。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金圣叹在评论《水浒》的艺术成就时,曾经颇中肯綮地指出:“《永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其本事。”鲁迅先生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水浒》的人物语言描写是极为成功的。《水浒》人物语言描写,究竟成功在哪  相似文献   

7.
明代文学巨匠施耐庵、罗贯中著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刻划了栩栩如生的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初次出场,便三拳打死了渭州地方恶棍财主镇关西郑屠,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三拳”的艺术魅力何在?值的品味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鲁智深     
鲁智深是施耐庵在《水浒》中所塑造的英雄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李贽在《容与堂刻(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总评》中这样赞道:“描画鲁智深千古生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关于林冲受迫害之事,李贽又赞道:“小衙内是不知事小儿,富安是不识体光棍,两个也不必说了,独恨高俅害人,陆谦卖友,都差鲁智深打他三百禅杖。”著名《水浒》评论家金圣叹也  相似文献   

9.
在小说中,林冲的出场,是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落发为僧,辗转来到东京,看守大相国寺菜园之后。此时林冲本是携妻张氏来相国寺还香愿,见了鲁智深使禅杖,不觉入神,因此忘情喝彩。随着这一声喝彩,一位武艺高强。侠骨柔肠的水浒英雄豹子头林冲,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以下简要分析《水浒传》中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鲁智深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刻画得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一。鲁智深决非有勇无谋的鲁莽和尚,他的性格有如长河奔腾,一泄万丈,但又不乏涓涓细流,粗中有“细”。这可在课文《鲁智深拳打郑关西》中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有两种:一是一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全传》,一是七十回本《水浒传》。前者叙述了梁山起义的全过程——从聚义,到招安,到征辽、征田虎王庆方腊,直到宋江等人被毒死;后者是清人金人瑞(字圣叹)所传的本子,结束于英雄大聚义,金圣叹添上了一个卢俊义的“噩梦”,梦见梁山全体英雄为张叔夜所擒。后人说金圣叹“腰斩”水浒,就是因为他一刀砍去了英雄大聚义以后的所有情节。平心而论,《水浒》中最精彩的笔墨主要集中在前七十回。当然,在《水浒全传》中,七十回以后到受招安以前,也有不少精彩的章节,如李逵元夜闹东京、李逵大闹忠义堂以及后来负荆请罪等。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中,杨雄的绰号叫“病关索”,孙立叫“病尉迟”,薛永叫“病大虫”。“病”字怎么解释? 前些时,一家有影响的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原来在宋元时代‘病’是‘赛’的同义词,意思是比得上。  相似文献   

13.
信仰问题     
王国华 《学习之友》2013,(11):11-11
明朝万历年间,思想家李贽雇用了一个和尚名为常志的。帮自己抄写《水浒传》。常志抄,李贽点评,刊为流传后世的李评水浒。 这个常志也算是妙人,擅书法,先为书吏后出家。李贽跟他聊过几次,深觉其志向远大,便高薪聘来。李贽评水浒,激情满怀,击节拍案,常发惊世之语,尤其赞赏书中的鲁智深,以为鲁智深是真修行,而不肯吃狗肉的诸位长老迂腐不堪。常志深受李贽思想的影响,举手投足皆仿效鲁智深。开始李贽还没当回事,后来常志跟同辈们争论,一时兴起要放火烧掉屋子,李贽数落了他几句,常志反问道:“我看你还不如五台山上的智证长老呢,智证长老能客鲁智深,你就容不下我吗?”  相似文献   

14.
说起《水浒传》,可谓无人不知,对于书中人物的绰号,也是耳熟能详。不过你可能想不到,其实很多水浒人物的绰号,并不是我们原本理解的那种意思。黑旋风是种威力火炮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里的重要人物。时下,一些报刊把旋风解释为行动迅速,像旋风一样快。其实,《水浒传》里的旋风是宋代的一种火炮。  相似文献   

15.
最近经常有学生向我诉苦“:老师,某某老是要叫我‘××’……”到班里一调查,才知绰号在班上已泛滥成灾,或雅致、或粗俗,不一而足。得雅号者喜滋滋,得粗俗的呢?真是有说不出的烦恼。怎样才能制止这种现象呢?堵不如疏,何不来一次“绰号大讨论”,让大家介绍好的绰号,摒弃俗号呢?于是,一节“话说绰号”的作文课便产生了。一、猜名激趣同学们平时常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会发现里面的英雄人物都有个响亮的外号。对名著颇有研究的××同学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顿外号大餐”请大家来吃,请根据外号猜出人物。(举例:黑旋风——李逵及时雨…  相似文献   

16.
晚明时期,左派王学的突出代表人物李贽在评点《水浒传》的过程中,特别赞赏鲁智深的为人,说他“率性而行,不拘小节,方是成佛成祖之根基。若瞻前顾后,算一计十,几何不向假道学门风去也。”(《水浒会评本》四回)他认为鲁智深的叛逆精神来自“本真”,即自然本性,这是他与假道学的根本区别,也是本人自我完善的根基。很明显,他借对《水浒  相似文献   

17.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有一语云:“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课本注释为“【廉访使】官名,这里指老种经略。”此注令人费解。此句为一承接关系的复句,“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他”承前省去主语“洒家”,是  相似文献   

18.
阅读《水浒传》,写了几则札记,现整理如下,就教于专家和读者。为什么取名“水浒传”南宋时期,水浒故事开始流行,骚人墨客、书会才人,以及勾栏瓦舍的卖艺者,各写各的,各说各的。那时,还没有《水浒传》这个名字,只有以人物的姓氏或绰号命名的单篇故事.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里,便载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等篇目.在《宣和遗事》里,《水浒传》的一些主要故事情节虽然已经出现了,但也没有一个总的题目。这大概就是鲁迅所说的“小本《水浒》故事”流行时期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提起黑旋风李逵,妇孺皆知。共影响之巨大,在水浒英雄群像中,几乎是无与伦比的。然而怎样认识李逵,人们却颇有差异:有的说他是小说中最杰出最先进的农民英雄,有的说他是盲目、散漫的游民无产者,也有的说他是一个欺软怕硬颇富阿Q精神的“常败将军”,等等。其实,李逵在小说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水浒传》里其他人物的塑造,主要根基于现实生活,而李逵的塑造,则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关系重大,也就是说,《水浒传》的作者设  相似文献   

20.
孩提时,喜欢看《水浒传》连环画册,常常为梁山好汉的侠义豪情所感动。如今,再读《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更为鲁提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个性所折服。“拳打镇关西”是鲁提辖在《水浒传》中的第一次亮相,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胆大心细,书中对鲁提辖痛打镇关西的三拳描写,细致生动,淋漓尽致地凸现了一位嫉恶如仇的梁山英雄形象。文中提到,一日,鲁提辖在酒楼喝酒,得知金氏父女受镇关西欺诈的苦情,于是他慷慨解囊,让金氏父女离开是非之地。第二天,待金氏父女走远,“方才起身”来到状元桥郑屠处。鲁提辖强压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