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文言文阅读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笔者从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入手,探索了一些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下面就以200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试题为例,加以说明。一、熟点切入法有的选择题涉及到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知识点,很快便可找到正确的选项。如试题第11题。这道题最明显的切入点是D项“结发”。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年龄的说法。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熟悉该知识点,就不会受其他选项干扰,能够迅速确定正确答案为D项。二、确认排除法有的题目所列的选项较多,考生没有把握对每一个选…  相似文献   

2.
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训练,这是若干年来的学习经验证明了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读的训练呢?我以为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一、读单字这是帮助学生扫除朗读障碍和掌握文言实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音,使之能正确的朗读,而且有利于巩固字义,了解课文。要读的单字有: (一)生僻的字:如《黔之驴》一课中的“慭”“遁”“噬”“狎”“踉”“窥”“(口阚)”等,其中有的在文言文中本是常用字,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即是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篇篇都有课前提示。现代文中的教读课文为“预习提示”,自读课文为“自读提示”,参读课文为“每读提示”,文言文则一律称“阅读提示”。这些提示的字数一般在二三百字之间,少则达151字,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多则达351字,如《从三到万》。这些提示包容了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林林总总,大致可以归纳为:(1)简介作家作品。如《有的人》“臧克家,诗人,生于1905年,山东诸城人。主要作品收在六卷本《臧克家文集》里。”(2)交代写作背景及意图。如《俭以养德》“本文写于1959年8月12日,是针对当时有些人开始放弃  相似文献   

4.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首词中有“烽火扬州路”这一句,课文编者对“扬州路”未予注解。有的同志把“扬州路”讲解为“州州路上”(见《高中古代诗文助读》),此说欠妥。  相似文献   

5.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下面以课文《闲情记趣》为例,初略谈一下文言文“三步教学法”。一、以奇导读,以读增趣初中生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不妨借助学生新奇感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化解疑难,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巧妙设置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研读课文教学中,具体做法是“三读”课文:第一、提出“200多年前的儿童其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由此,学生开始一读课文(粗读、朗读),并顺利完成了“扫清字词障碍”、“揣摩朗读的语气、节奏、速度、停顿”两个任务。第二、提出“200多年前的小…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文言课文中经常遇到表时间的词(包括名词和副词),有的在课文中还多次出现。为了便于大家在教学时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它们,现试将课本中常见的表时间的词分类集释如下: (一)表过去时间 向、向时:先前,从前。曩、曩者:  相似文献   

7.
先看从近些年高考试题中选出的几个句子: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②圯上有老父,衣褐。③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④孙权奄有江左,亢衡中州……”。⑤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⑦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句①中“直”见《唐雎不辱使命》“虽千里弗敢易,岂直五百里哉”;句②中“褐”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句③中“所”见《西门豹治邺》“从弟子十人所”;句④中“奄”见《赤壁之战》“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句⑤中“绝”见《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⑥中“曩”见《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句⑦中“次”见  相似文献   

8.
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对文言文教学降低了要求。由1986年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段”调整为“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贯彻新大纲一年多来,有的教师没吃透大纲精神,错误地认为文言文不需要再讲了,只要让学生背背课文就行了。有的甚至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不予解答,说什  相似文献   

9.
[教例简述] 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3期P16)。教师开讲:这首诗的标题是“有的人”,课文中还先后8次出现了“有的人”这一说法。就是说,诗中写了有的人这样,有的人那样。读课文的时候,要认真领会诗中每一处“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教师布置:下面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是古代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但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熟练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必须要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疏通大意、整理语言知识是很必要的,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文言文是“言”,是一门语言,也是“文”,是承载着厚重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的文章。有的是古代的历史典籍。如先秦历史散文,“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有的则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如《赤壁赋》、《虎丘记》等;有的则是古代的思想著作,如先秦诸子散文。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1.
“足下”一词多次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如《鸿门宴》“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荆轲刺秦王》“虽欲长侍足下”,《谭嗣同》“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等),教学时常要接触到:有不少人都以为该词是源于发生在今山西介休县境内的古春秋时晋文公焚山逼迫介之推出山受禄一事;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释该词时还讲述这个故事(见1987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载孟庆祯《文言文教学引趣七例》);某些语文书刊  相似文献   

12.
王群 《职教论坛》2003,(16):43-4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分析。只有扎扎实实地“咬文嚼字”(语言训练),才能实实在在地“含英咀华”(文学鉴赏),因此在职高文言文教学中重视语言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举例谈谈。1.语音是文言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渗透一些音韵知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如杜牧的名篇《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学生学习后提出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不太顺口:第一句韵脚“斜”(xié),第二句韵脚“家”(jiā),第四句韵…  相似文献   

13.
一、围绕疑难点质疑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是课文中的难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难点质疑,就可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行探究,从而浅化难点,平缓坡度,进入自我求通的境界。如教学《赤壁之战》,当学生大致了解了历史背景、事件结果,而对其结果迷惑不解时,就可顺势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周瑜、黄盖竟能以三万大军战胜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呢?其奥妙到底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能较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促其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经过一番分析、推理,便能弄清原因在于周瑜他们善于抓住曹操的弱点,巧设圈套,引其中计。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中心,也可从中受到课文层次的思维训练。二、围绕关键点质疑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一看题目就见“题眼”,有的一读课文就见“文眼”。这些都是课文的关键点,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关键点质疑解疑,必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功效。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就可紧扣题目中“飞夺”一词质疑;教学《一夜的工作》就可紧扣文中的“劳苦”、“简朴”质疑,从而可达到迅速抓住课文要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三、围绕矛盾点质疑...  相似文献   

14.
使动用法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难点之一,难主要难在不易辨别上。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对有的使动用法作了注解,而有的又未作注解,这就使得使动用法增加了扑朔迷离之感,到底根据什么来辨别呢?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词性活用”现象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大量存在,有动词的使动用法,如“礼毕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归”;有名词、形容词、方位词用如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游黄山记》)中的“级”;“忿(?)尉”(《陈  相似文献   

15.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云赋》“思考和练习”第二题有一处小疏忽,应更正过来,不然很令人费解。兹抄录于后,供编写教材的同志参考: “本篇运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比喻。有的地方一种事物以许多种事物做此喻;有的地方用‘如’‘象’一类的字眼,有的地方却用‘是’,有的地方两者都应用,直接写出喻体。从课文中找出这几种写法,体会各  相似文献   

16.
四、课文精选,面目一新义务大纲把课文列为“教学内容’的首位,明确指出:“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为凭借。”并提出了选择课文的四条标准:“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适合教学”和“丰富多样”;规定“基本课文”作为各种课本的共同课文,课文总数应不少于180篇;在全部课文中,现代文占80%左右,文言文占20%左右;要重视选取反映建国以来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现代文。根据上述精神,义务教材的课文经过精心筛选,已大大优化。首先是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作了调整,计有记叙文20篇,说明文13篇,议论文9篇;小说16篇,剧本2场,新诗11首,古诗19首;文言文18篇(则),共108篇(首)。其中新增课文18篇,诗15首,约占“基本课文”的30%,多数是经过教学实践效果较好的,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松鼠》、《俭以养德》、《从三到万》、《怀疑与学问》、《夜走灵官峡)、《马说》、《醉翁亭记》等。各种义务教材选入的新课文(指原统编课本未选入过的)比例不等。几种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更换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一、《语文》中的科学教育:量的分析(一)从《语文》课文的主副题分析每篇课文都有主题,所以统计时首先从每篇课文全文着手总体分析课文以什么“主题”展开,然后从课文的段、节、句子等分析课文的“副题”事实上说了什么。在统计时,同一篇课文的同一细目只记录一次。就是说如果一篇课文中的主题中已经出现了“科学教育”这一细目,副题中也出现“科学教育”,那么在统计表中只记录1次。一篇课文最多不能超过2个主题和副题。经过对小学12册教科书283篇课文的统计(其中与本研究相关的课文主副题共有263个),结果如表1。表1:“科学教育”在教科书主…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结合课文的特点,教学《卖柑者言》一课,应该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我设想了如下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阶段,可先引导学生释题,“卖柑者言”不应理解为卖柑者的话,而应理解为“言卖柑者”,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同一结构,同一类型,“说”是文言文的一种体裁,这类体裁的文章,有叙有议,叙议结合,有以议开头,以叙殿后;有先起叙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四题张振国1.从人物。事件中,给学生以感情的激励透过文言文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看出其所叙述、议论的人物和事件,这“事有人为,人因事显”的生动故事,最易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情绪和感情。因此,对类似的课文如《为学)、《左...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的《诗话二则》是学生课内自读课文。如何使学生读懂课文并有所得,教师的备课和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就词语理解、自渎提示、练习三个方面谈些粗浅的意见。 一、词语理解的方法 1.联系比较。课文中有三个“始”字,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比较,得到正确的理解。“始”为副词,多用于谓语之前。课文中的“始”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如“始欲着‘推’字”中的“始”字(见《推敲》),可解释为“开始”。与这个“始”字意义相近的有“初”字(义为“起初”),著《诗词改字》者洪迈就用了“初云”、“初曰”。另一种是表示后面的事情乃紧接着前面的事情而发生的,如“始定为‘绿”和“至‘用’字始定”中的“始”字(见《诗词改字》),可解释为“才”。 2.适用已有知识。课文中“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中的“时时”,系副词,常表示动作行为的多次发生。课文中“留连论诗”中的“留连”,系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