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颖 《中国教师》2006,(4):34-36
在我国,尽管学校里并不鼓励学生间的“小团体”、“小群体”这样的非正式交往,认为学生间小团体容易滋生出偏差问题,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同伴团体在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都会归属于某个非正式团体,而且这种团体一旦形成,还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当程度的稳定。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已表明,在学校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之分。正式团体是指在组织中产生,按照教育管理要求形成的组织;而非正式团体是指那些自发的、以个人心理喜好为基础形成的小团体。班级内,学生通常选择与自己在学习成绩、社会经济地位,特别…  相似文献   

2.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是指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在一起进行活动而又相互制约的人群。在学生群体中,由学校老师指导正式组织起来的班、组或团队组织叫正式群体。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而自发地经常在一起活动的这种无形的组织叫非正式群体,又叫小团体。在现实中,学生不仅受到正式群体的限制,而且还受到非正式群体的控制和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十分重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其作用,注意引导,发挥其积极效应,防止消极的影响。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其特点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第二青春发育…  相似文献   

3.
<正> 重视非正式组织在提高职工素质上的影响,帮助职工自学成才。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一切没有正规的组织章程、组织机构的各种小群体的总称,其中包括类似正式组织(即具有正式组织外形)的各种团体和不具有组织形态的各种小群体。“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存在于企业中,也存在于社会其他领域。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因志趣爱好、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较一致,逐渐形成一个个生活小圈子: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亲友之间等,还时有诸如“兴趣小组”“××诗社”之类出现。非正式组织有一定的内聚力,对职工各方面的影响很大,甚至超过某些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皆有。  相似文献   

4.
在班集体中有两大群体 :一类是正式群体 ,它是指各种小组 ,如值日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 ,它们是有领导的正式组织 ,这种正式的小群体是班集体的组织基础 ;另一类是非正式群体 ,它指那些自发的、以个人感情、友谊、爱好或共同利益为基础结成的小群体。一个班级中 ,非正式群体的团体数量往往不少。通过一番调查 ,在我校的班集体中 ,每班均有 4— 6个这样的小团体 ,成员数量不等 ,少的 2、3人 ,多的 8、9人 ,成员中男女均有。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1、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 群体,是三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相互依赖所构成的集体,群体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所谓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所构成的团体,如学校、班次等。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由成员自愿结合的带有共同利益和明显色彩的小集体。其明显色彩泛指成员间某种观点、某种爱好和兴趣的一致性。在社会的任何阶层、团体或部门中,非正式群体总是必然地存在着,而且对正式团体的工作常常发生作用和影响。因而,作为一个正式群体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发现、分析和研究本部门中的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情况,正确认识其在本部门中  相似文献   

6.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也给学校、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活跃在社会大环境中,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如果从作用上分,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1.积极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约占整个总数的 25%。由于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学校学习的尖子,各种活动的骨干,他们思想进步、上进心强,对学习、活动认真负责。因此,组织非正式群体主要是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文体、科技等活动,以弥补正式团体的不…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忽视了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高校正式组织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存在着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就业信息传递不及时、社会资源整合匮乏和对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引导不利等问题。非正式组织能够有效支持正式组织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给予信息共享、情感支持和资源利用的便利。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应该辩证地看待非正式组织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引导非正式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努力实现学生就业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提高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存在会给正式学生群体的活动带来障碍、会给学生群体中正确舆论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高校管理者可采取“时间差”操作引导、空间调控引导、以团体带团体和隔离术等措施对有不良倾向的非正式学生群体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9.
杨连俊 《考试周刊》2011,(43):198-200
非正式组织普遍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并且对正式组织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大学生中也存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叫非正式群体),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高校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当前的高校管理实践过程中,高校管理者过多地强调正式组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与利用。本文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对高校非正式组织进行梳理,明确其内涵,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弄清楚其分类和作用,为正确引导高校非正式组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徐伟东 《大学时代》2006,(11):176-177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它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正常管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只要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尽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负面效应,才可以共同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群体理论是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梅奥(E·Meyo)教授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HowthomExporiment)总结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团体组织内部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者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并制约着团体的发展.我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并根据电大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了切合当今学生实际的“网式”教育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及教育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非正式组织理论运用于高校组织的管理实践,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并最终提出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作用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非正式组织理论运用于高校组织的管理实践,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并最终提出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作用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略论企业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往往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形成而出现的,其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影响深远。非正式组织可以提高一个企业的运营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但当受到正式组织的禁止时,非正式组织不但可以危害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可以颠覆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15.
学校正式层级结构之中,总存在着由教职员工自行凝聚的小团体,诸如爱心会等,上述自然形成的团体并非起因于组织规章明订所成立,而纯粹由教职员工自动自发所组成。因此,由组织架构观之,层级结构是正式组织的一部分;而相对地,这些台面下之非结构性小团体即可称为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ation)或非正式团体(informal group)。诚如上述,教师的个人需求未能从学校正式组织得到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组织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分,本文主要讨论非正式组织的分类与管理.非正式组织不仅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还在学生中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根据其特征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引导与管理,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班级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比,它们有自己的特征,对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一个有组织的松散系统,高校学生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影响学校管理者的绩效,且在结构、组织成员、组织领导、组织规范、沟通以及凝聚力等方面都与正式组织有很大差异。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和正确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飞 《教育学术月刊》2011,(9):38-40,47
大学生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者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对学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同时存在、同时运行。积极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1224名高职学生,基于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目前高职体育选项课教学存在非正式团体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学校体育软、硬件环境对学生体育实践的影响等现象,建议高职院校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完善师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丰富选项课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并重视非正式团体的影响因素,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