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学视角的高校学生厌学可以定义为:明知错误而消极或积极地抵触学校教育的某些内容、手段、程序,直接或间接破坏学校教育规范或规章制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校园涂鸦是高校学生厌学的社会学证据,潜意识目的是宣示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借意表达对不文明行为的反对、表达猥亵意念和情绪等。高校学生厌学的本质是一种校园越轨行为。深层次原因是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生需要的脱节。  相似文献   

2.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对于存在越轨行为的学生来说,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或群体对其作出的否定性评价和处置措施,在学生越轨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慎重,防止轻易给学生贴标签,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客观看待自己的行为及别人的评价,提高自身抵御贴"标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越轨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问题,中学生的越轨行为愈为显著。因此,对影响中学生越轨行为的研究意义重大。而已有研究证实,同辈群体是对其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同辈群体文化是对其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文化。国内外的诸多学者都对越轨行为的基本现状、类型、原因和对策等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在研究角度、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上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往往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笔者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出发,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现状加以分析,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5.
与普遍存在的社会越轨行为一样,青少年校园越轨行为也时常发生。传统意义上,越轨行为是消极的、有害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校园越轨行为也可以作为学生良好的纪律性、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品德养成的契机,促使我们改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全晨  帅敏 《文教资料》2010,(21):189-191
感恩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健全大学生人格、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行感恩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其感恩意识,激发其感恩之心,并使之外化为感恩之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依赖长久的稳定。对越轨行为的分析、研究与控制,无疑是新世纪社会学者们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首先对越轨行为进行明确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界定,接着逐一考察当前具有代表性的越轨社会学理论的缺点,最后运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来分析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通过讨论越轨者与其行为反应者的互动、越轨者与越轨群体的互动,得出结论:越轨行为是越轨行为者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互动的产物,双方共同建构了越轨行为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8.
班级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织设置和教育环境,对学生越轨行为的影响并不明确。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年追踪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从班级组织结构和班级风气方面探讨初中生越轨行为的班级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初中学校,班主任学历和职称越高,所在班级学生的越轨行为越少;教师监管严格并以积极的方式管教会显著抑制初中生越轨行为发生,消极管教反而会加重其越轨行为;教师互动教学有助于减少初中生越轨行为,而单向教授对初中生越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班级风气越差,初中生越轨行为越多。在以往研究个体、家庭、同辈群体影响因素基础上,班级效应的发现是助力学校教育有所作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班级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织设置和教育环境,对学生越轨行为的影响并不明确。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年追踪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从班级组织结构和班级风气方面探讨初中生越轨行为的班级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初中学校,班主任学历和职称越高,所在班级学生的越轨行为越少;教师监管严格并以积极的方式管教会显著抑制初中生越轨行为发生,消极管教反而会加重其越轨行为;教师互动教学有助于减少初中生越轨行为,而单向教授对初中生越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班级风气越差,初中生越轨行为越多。在以往研究个体、家庭、同辈群体影响因素基础上,班级效应的发现是助力学校教育有所作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该文介绍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界定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确评价高校BBS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高校网络信息管理难度较大,而其中最棘手的莫过于BBS网站的管理。因为BBS上信息庞杂,交互性强,难免泥沙俱下。作为BBS用户主体的大学生、青年教职工常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网络越轨行为。BBS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及网络舆论调控的核心问题。但是,人们往往只片面地看到了BBS上的越轨行为和社会负面影响,忽视了BBS作为网络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最终未能根本触动BBS这根网络思想教育的“神经”。本文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理性分析了人们对高校BBS存在的五大社会认识误区,并阐述了作者的社会学匡正思考。  相似文献   

12.
轨是维护社会运行以及能否得到社会群体默认、接受或认可的潜在或现实规则、规范。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范畴对性越轨的判定标准是有差异的。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尚缺少一个公认的明确的标准和准则。因此,本文认为判断性行为是否越轨应遵循三个原则:无伤害原则、自愿原则和私事原则。笔者按照这三个原则,对传统意义上的几种性越轨行为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判定,以期在社会运行的不同层面重建性秩序,维护社会生活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政治知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政治知觉是指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内其他成员运用其本身具有的权力或资源所从事的各种自利且不被组织许可的行为的主观感觉。一般认为组织政治知觉由五个维度组成:(1)一般政治行为的政治知觉;(2)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的政治知觉;(3)同事及小团体行为的政治知觉;(4)上级行为的政治知觉;(5)薪酬与晋升政策的政治知觉。组织政治知觉的主要理论有权力与冲突观点和有关组织、工作、个人特性的观点。组织政治知觉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焦虑感及离职率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鲜明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践,越轨和各种社会犯罪现象屡屡发生,许多早已绝迹的社会丑恶行为又死灰复燃。当前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怎样进行社会控制,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规范体系;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控制手段。当前最重要的社会控制手段,应当是舆论、社会化、信仰和执法。  相似文献   

15.
Is sex between people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1] morally permissible and, if at all,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ut only with regard to sex between biologically mature individuals with mild or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 First, the concepts of "sexual activity" and mental retardation" are analysed briefly, which is challenging given the widely divergent and sometimes rather awkward definitions of these concepts.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it is argued that the liberal principle of mutual consent, if taken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of permissible sex, has unacceptable consequences for people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any forms of sex between them would be morally impermissible, given the fact that their limited powers of practical reasoning will often make valid consent well-nigh impossible.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liberal principle of permissible sex, conditions are specified that include the additional consent of caretakers. If people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do not have the capacities of practical deliberation required for valid consent, care providers with mature reasoning powers should act as their substitutes. Finally, som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of future care professionals are spelled out.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以来自27所学校的550名小学教师为被试,考察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知觉到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包括10个类别,其中,教师认为发生最为普遍的行为依次是走神、随便说话、多动、不跟随任务和不参与合作。(2)农村教师知觉到的课堂问题行为与城市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倾向于认为指向他人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4)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严重性的知觉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7.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treatments are assigned randomly and treatments are withheld from participants. Is it ethically permissible to conduct an RCT in a social setting? This paper addresses two conditions for justifying RCTs: that there should be a state of equipoise and that the trial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promising. Illustrated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RCT evaluation of the Wizards of Words reading programm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irst, the two conditions can give rise to genuine moral conflicts, and second, efforts can be made to ensure RCTs in social settings are scientifically promising. The argument of this paper therefore is a departure from the current debate on RCTs, where it is assumed these two justifying conditions should not come into conflict, either because research ethics is derived from the professional's duty of care, or because there is a strong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thics of research and the duty of care. This paper also addresses critics who argue that in social settings RCTs cannot be scientifically promising and for that reason they are ethically impermissible.  相似文献   

18.
姚斌 《职教通讯》2020,(2):55-6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个人特征变量,构建了高职学生入党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高职学生入党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政治面貌对其入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均能正向影响高职学生的入党意愿和行为,作用力依次减弱;高职学生政治面貌能够通过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入党意愿和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常行为与公民道德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大多从政治学、法学等宏观角度考察公民,但是,对具体公民而言,他首先是在日常行为中习得公民意识,从而培养起与公民身份相符的行为规范。本全面分析了公民日常行为的范围及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公民日常行为与公民道德之关系,认为必须关注公民日常行为才能真正将公民道德研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3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网络偏差行为问卷、一般问题行为问卷考查了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了两者对一般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最多;(2)网络偏差行为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成瘾者比非成瘾者表现出更多的一般问题行为;(4)网络偏差行为在网络成瘾与一般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