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鄙文《为林琴南一辩——"方姚卒不之踣"析》在《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9期刊出后。引来郭德茂先生的一篇驳文(《重析"方姚卒不之踣"的乖谬及其论争意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期)。谓鄙文所列举之古文例句不足以推翻胡适等人对林琴南"方姚卒不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9期发表了程巍的文章《为林琴南一辩——"方姚卒不之踣"析》。文章篇幅很长,要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和论证当年在新文化运动中,那一场文言文和白话文之争中,林琴南的"方姚卒不之踣"的古文表达并没有错,倒是胡适、刘半农、陈独秀、钱玄同等人错了。文章由此推论并批评,"白话代文言的革命,本就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领导权问题,采取的方式自然是非学术的,以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将文化领导权从文言  相似文献   

3.
一 1936年北大招生考试国文考卷文法改错题下有一小题:"方姚卒不之踣."若考生知道此句背后的掌故,知道它出自林琴南1917年2月发表的《论古文之不当废》,知道胡适曾拿它让林琴南名声扫地和刘半农在《复王敬轩书》中揪住它不放,那他就会按胡适的方式来批改它:此句不通,"踣"为自动词,前面不当有止词"之";可以说"方姚卒不踣",亦可以说"方姚卒不因之而踣",但不可说"方姚卒不之踣".此乃满分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4.
本刊1997年第4期刊发任俊为同志《复分中若干应注意的问题》一文,有读者来信指出其中的错误。在此我们刊出顾劳、蔡振华两位同志的文章,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5.
吴敏 《编辑学刊》2005,(1):62-63
作为职业出版人,我对图书的关注,除了内容以外,还有形式.平心而论,这些年来,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中国图书的视觉效果已今非昔比.当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中,有人形容参展的中国图书,犹如衣着寒酸的"瘪三",而今我们已有资格跻身于"最美的图书"的行列.这是可喜可贺的.然而,从一个读书人的角度来说,某些图书却让我觉得有点可怕.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现在有钱了,国家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虽然社会分配还不尽合理,但老百姓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比以前有钱了,这是肯定的,但中国人到底多有钱,现在还是美国人说了算,因为现在的世界经济游戏规则是美国人定的。举例来说,现在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国家算大账,老百姓算小账。一是大家手里有了一些余钱,需要消费。二是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汇率决定现在出国旅游性价比高。人民币为什么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新闻评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变化,是一个从报刊走向广播、电视及网络的"跨媒体延伸"和"多媒体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质变".在今天,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政治的敏感性,似乎新闻评论中的民主在慢慢逝去.  相似文献   

8.
刘辉:王老师,我最近读了您的两篇论文,感到受益匪浅。一篇是发表在《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1期上的导读性文章《重划文学研究的疆界》,另一篇是由此扩展撰写的长篇论文《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外国文学》2007年6期)。在这两篇论文中,您都谈到了当今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以及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显然,这反映了您最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另外,您刚从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讲学归来,相信您对当前西方文学及文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又有了新的把握,能否请您就这个问题充分展开谈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