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必须注重教学的细节.地理课堂教学的细节应重点从“有效的课堂导入”“学习方式的选择”“目标达成度的检查”三个方面入手.教师要切实重视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有效检查,积极反思.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教师考虑教学的诸多因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的情感碰撞达成的。具体来说,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本应该是教师深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教学诸多因素前提下,将自身素养、品质体现出来的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施过程。笔者认为,教学艺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课堂教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和增强学习认知体验是新课程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求,运用情感化教学则是激活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潜能的必然发展需要。本文从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运用分析,关注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以情感来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的转变。情感化教学运用更是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好的提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因素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合作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积极心理场,调动、控制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推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6.
赵潇恬 《江西教育》2012,(33):36-37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能够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建构信息和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本文在课堂教学实践、观察和反思的基础上,就"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认识和处理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关系的必要性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是指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发展。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地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师生、生生互动,指导学生主动探究、解疑释惑、攻坚克难,促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的高效途径。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大小。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效的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呢?一、立足三维目标,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背离了教学目标,那么他的教学只能被认为是无效的.确立鲜明的目标意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是前提,目标达成是关键。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相似文献   

11.
吴太雄 《考试周刊》2014,(82):88-88
<正>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要将课堂教学中的分分秒秒都赋予生命活力,使其涌动智慧的灵性,使学生的认知、技能、能力,以及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如何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称为课堂教学技能。[1]毋庸置疑,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技能组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生动有趣,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技能有导课、讲解、提问、强化、调控、拓展、结课等,[1]客观上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是评价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发挥如何的重要依据。从教的角度说,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首先需要积极的情感支持。没有情感参与的认知活动是枯燥乏味的,也是沉重的负担。因此,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保持对学习…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过程如果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能开启学生智慧的闸门,他们会更愿意、更容易学会新知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因而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意外,乃至某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变革学习方式。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重视提供给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尊重并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一、非预设性教学是极富个性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非预设情况是难以避免的,而能恰到好处地进行处  相似文献   

16.
林国海 《考试周刊》2011,(35):185-186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情感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而教学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最直接的原因。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呢?青少年学生都有好奇、好动、好问等特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可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因此,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情境,以情激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激励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他们在成功的欢乐中充满信心的学习,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实现生物课堂的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曹国庆 《考试周刊》2011,(50):157-158
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素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作支撑、注重课堂教学因素的利用,同时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赵传兵 《考试周刊》2007,(37):31-33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进行有效的学习。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可分为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学生参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评估学生参与教学水平的高低可以借助于自我报告、考核量表、直接观察、案例研究等方法。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加强对学生参与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林琳 《考试周刊》2012,(75):129-129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开展6年了,为了让学校更好地执行新课程标准。为了让学生从过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学习,作为教学第一线的物理教师,我认为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尺度。那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情境创设的作用1.巧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学习情感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而教学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最直接的原因。青少年学生都有好奇、好问等特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可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促进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实现物理课堂的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把科学的观点与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形成科学、愉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快乐学习是首选的方法.愉快能使学生"乐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达成"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已渐渐为教师所熟悉,但是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有效提高物理教育教学效果?快乐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