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大影响的两部专集。《诗经》和《楚辞》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转轨时期,作为文化形态的婚俗自然也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而发生变化。《诗经》所反映的婚俗作为西周至春秋时北方文化的缩影,《楚辞》所反映的婚俗作为战国时南方文化的代表,两者放在一起作一比较可以窥视南北之间婚俗的异同。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即:一、择偶、求爱的比较;二、嫁娶的婚俗比较;三、婚俗的道德规范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审美风尚里,服饰审美也深受《楚辞》的影响,其中,美人、佳人、窈窕、香草等意象,至今仍然是服饰审美的关键词,也是社会性别审美领域探讨的热点。通过对古典典籍史料的钩沉、整理及提炼,可以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溯往昔、观当下、思未来。同时也为当代服饰审美研究提供精神文化资源,丰富当代服饰领域的设计元素资料库。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方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反映了典籍翻译的研究型特征以及译者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管窥如何使《楚辞》的民族文化特色走进英语世界。孙大雨以源语文化为依归,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文外加注、意译与文外加注、音译与文外加注、文内补偿等多种方法。“加注”参与建构了整个译本的意义生成,也是译者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滥觞,《楚辞》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艺术特色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深深影响了鲍照的文学创作。鲍照对《楚辞》的承变也是多方面的,在遣词造句、使事用典以及思想精神文化特质的承变过程中融入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林莉 《文教资料》2020,(5):80-82
《楚辞》中香草元素的类别是由不同植物形成的,不止一种,均为香草的一类指代。从《楚辞》中发掘香草元素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分析《楚辞》中香草元素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讨其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和开发《楚辞》中的香草元素文创产品,使人们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并且传播楚文化。本文将《楚辞》中香草元素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通过设计语言表达出来,为《楚辞》中香草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提供有利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乌鸦意象是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禽鸟意象 ,本文重点分析了楚辞中的乌鸦意象 ,指出楚辞中的乌鸦意象 ,恰好分属于现实、历史、神话三个层次 ,说明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明显受到了《诗经》文化的影响 ,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特色文化词汇、特殊文化形体、独特文化气韵等三个方面,对《楚辞》许渊冲英译本的文化适应进行解读和探讨,期望能为《楚辞》的英译研究拓展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以香草嘉木来比拟美人君子,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初露端倪,而将此比拟手法发挥到极致者当属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楚辞》中大量的香草嘉木之比拟手法并非屈原独创,早在《诗经》中已扑面而来、俯拾即是。《楚辞》中植物的象征意义与《诗经》是一脉相承的,《楚辞》大大发挥了《诗经》以物起兴的手法,营造出似真似幻的诗意语境。《楚辞》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对植物的情感,也丰富了诗人的想像空间。  相似文献   

10.
《楚辞》奇诡浪漫的艺术风格深受楚地巫风的影响,其中"凤"意象的运用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浓郁巫风下的楚凤反映楚人原始宗教的价值取向,所传递的凤文化内涵诠释了楚人对美好精神的追求。《楚辞》中"凤"意象丰富了中国"凤"文化的内涵,并对后代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