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2,(32):54-55
正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内容包括"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等。在一次网络调查中,大部分网友认为新版"24孝""很有道理,会用这个标准孝敬父母",也有网  相似文献   

2.
小议孝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绽放的孝心最美丽,绽放孝心的人生最精彩.珍惜那一份情,恪守那一份孝,让孝心绽放绚丽之花.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45):107-108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孝"有很高要求。新时期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我国社会,对当代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很大影响,部分初中生热衷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于传统的"孝"却知之甚少,学生眼中缺乏孝道精神,影响学生发展。所以在初中教育中,必须全面弘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唤醒学生的孝心,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庄志远 《考试周刊》2013,(53):30-31
在当今社会情况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正面临严峻考验,一部分学生出现道德滑坡、文化迷失的倾向,而传统"孝"文化教育的流失在广大青年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拯救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孝文化的精华,已经成为学校"德文"教育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是新时期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中学语文教学应当承担起传播这一传统美德的重任。语文版教材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传统美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班努力利用课堂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孝心教育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孩子的孝心,使孝沁入孩子的心扉,根植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义,高校是进行孝道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孝道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入手,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探索高校进行孝道教育的逻辑理路,并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孝文化自信意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孝文化自信底蕴、尊重大学生文化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入手,对高校重视孝道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要把"孝"渗透到教育中去,努力发扬孝文化的精华。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社会中出现了很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使不少学生感到迷茫。传统的孝文化也越来越失去最初的精华。面对这一现状,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拯救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8.
高中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今在高中阶段出现的援交、自杀、不尊重师长等现象与我们只注重高考,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这一现象正相关。那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怎样从立足历史课堂,渗透德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发挥历史课堂的美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孝"文化的考点渗透。1.商代的"孝"。"孝"在甲骨文中原义为"奉先思孝"。"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吻合,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相似文献   

9.
杨震  张福珍 《下一代》2014,(7):16-16
为深化学校"四德工程"建设活动,近日,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开展了"温情五月,孝老爱亲"主题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一是以文养心,打造"润物无声"的孝心文化。学校有效利用文化空间和学生资源,用心营造校园"孝育"文化氛同。精心布置"孝育文化墙",让"孔融让梨""扇枕温衾""弃官寻母"等经典故事和孝心名言等润泽童心。同时,还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学校网站、电子屏幕等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创设了积极、浓厚的孝育氛围。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孝子之乡"的地方文化特点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紧密层的地域优势,践行"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德育主题,将中华孝文化、"两型"社会建设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成人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7,(12)
"孝"字是个会意字,是儿子用头撑着老人的手行走,意思是人老了,行动困难,应该由儿子用头撑着,老人由儿子扶持,这就是血缘关系的亲情行为。这种行为说明了孝心是一种义务,孝心是一种感激,孝心是一种良心,孝心是一种报恩。  相似文献   

12.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孝"是传统伦理的元德,是一切道德的起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离不开孝文化的维持和强化。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化,挖掘其所蕴含的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并将其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采取强化学校主导、引导学生自律、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教育策略,切实提升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家庭孝德关注人的成长,家庭孝德的培养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传统家庭孝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必须抓住其理论内涵的核心要素"敬"。要遵循传统孝文化的孝心、孝行和孝法三个层面的内在逻辑要求,尊重教育的对象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规律。儿童时期要强调"敬"意识的培养,青少年时期要强调孝行为规范的培育,成年后要强调对父母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这块阵地的主人是学生但我们老师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占领"了学生的阵地。如何尽快把课堂这块主阵地交还给学生,把以前那种繁琐、复杂的教学方式进行"剪枝",让课堂变得最朴素、最高效,也最简洁。一、教学目标简明语文教育的本色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不必把问题复杂化,作为语文教师,心中应装着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并把阶段目标熟记于心。  相似文献   

15.
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节假日与父母共度,带父母去旅行,带父母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松江区泗泾镇居民在镇里已开展数年的孝德宣传教育活动中,传承中华传统"孝文化",在现代生活点滴中践行"新24孝",将一片"孝心"转变为一系列"孝行"。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乃是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亲情孝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因此,孝敬父母长辈的品德是每个人首先应该培养的.从古到今有多少孝敬父母的故事:九龄温席、亲尝汤药、鹿乳奉母……然而,尽管孩子说起"孝"来也能头头是道,但实际行动完全变样.尽管品德学科也重视"孝心"主题教育,但由于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孝之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7.
李超 《辅导员》2011,(29):42
为了大力培育和弘扬敬老孝老文化,在全社会树立关心关爱老人的良好风尚,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左庄联合小学向全校师生发出"敬老孝老、把孝心献给父母"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就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恭敬、真诚、孝顺父母。侍就是善体父母的辛劳去照顾父母,尽心尽力地  相似文献   

18.
吴琦 《职教通讯》2016,(5):71-74
孝道文化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最基本的特色文化单元。在常州市创新式发展视域下,面对并正视老龄化问题,以传承常州孝文化特色品牌为基础,聚焦于孝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顺应信息化的传播方式做好孝道美德的宣传、孝道文化的研究,依托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孝道传承的教育力度,同时,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弘扬孝行的主旋律,建构多渠道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并拓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孝道美德与常州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富强、和谐、幸福常州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传统孝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孝文化,让"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的理念科学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