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形象可以间接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国家形象宣传片因其直观、强表现力、感染力等越来越受到各国喜爱,成为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视频中往往涵盖历史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历程等,这些可以全面展示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配合音乐渲染和文字解释,增加视频的渲染力,达到传播国家形象、宣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多模态隐喻是语法隐喻到认知隐喻的转变,是单模态(语言)到多模态(图像、音乐、声音、气味等)的转变。该文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以金砖国家形象宣传片《金色未来》为例,研究其中的多模态隐喻类型有哪些,以及国家形象是如何构建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第二部分是理论框架,第三部分是多模态隐喻构建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研究发现,该宣传片主要运用旅行隐喻、本体隐喻、容器隐喻、共现即共存隐喻、改变是动力等隐喻类型,以及单个实体代总体的转喻。通过视觉、语言、音乐三种模态,共同构建出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隐喻学、符号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视角,以《粤港澳大湾区中英文形象宣传片》为例,系统分析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特征、功能和类型,以揭示其如何建构粤港澳湾区的外宣形象,推动湾区的国际形象传播。研究发现:湾区中英文形象宣传片充分发挥了多模态隐喻的优势,整合语言、声音和图像资源,塑造了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自信、团结一心、持续发展的外宣形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视角,分析外交宣传短视频《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中多模态隐喻表征特点和隐喻意义构建模式,阐明了多模态隐喻在外交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作用。分析发现《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中源域并非直接映射外交意识形态,两者之间存在将意识形态具象化了的靶域概念。旁白声音是提供靶域概念的主要模态,而源域则由图像、元素动态、人物表情姿势、音乐等其他模态得以实现。一个靶域概念在多模态隐喻中通常由多个源域模态同时映射,而靶域概念又进一步映射外交意识形态,促进了外交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理解效率。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品牌特色之一。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视觉叙事分析框架的人际意义,对《福建省红色旅游宣传片》的红色文化传播进行隐喻认知构建分析,以期为红色文化传播和区域形象构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宣传片借助或者通过多彩的画面与声音让观看者能够直观的了解高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和发展状况,是高校品牌形象的完美展现。本文以斯坦福大学宣传片为例,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动态多模态话语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视频的内容的总结归类和多模态的相互关联的探讨,对斯坦福大学宣传片的整体意义在多模态框架中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电视公益广告是一种新型的多模态话语,由文字、音乐、图像和色彩等多种模态互相协作编码而形成。本文以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为框架,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结合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和情感取向,尝试分析央视2014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中的隐、转喻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揭示此类语篇中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的内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成 《海外英语》2014,(20):253-254
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国均致力于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塑造,构建积极健康的国家身份。近年来,话语分析出现了建设性的转向,出现了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做出了发展和补充。该文运用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评价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中的中国国家身份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深刻解读如何构建积极良好的国家身份。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城市形象提升中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城市形象宣传片。本文以江西全球推介会宣传片和加州宣传片为例,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角度,说明视觉和听觉符号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这四个层面对两个宣传片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这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诠释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翻译特征,为今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翻译提供理论指导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Charles Forceville将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认为隐喻研究不应局限在语言文字层面,而应整合诸如图像、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开拓了隐喻研究的视野,意义深远。本文以语法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以电影《美人鱼》海报为例解读电影海报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10.
在2016年G20峰会期间,多部杭州城市宣传片已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向海内外观众陆续推送。提高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解说词翻译质量对建立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内涵,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起着重要作用。以G20峰会杭州城市形象宣传片为例,以张德禄教授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对其进行翻译批评和赏析。  相似文献   

11.
与一些研究以中国大学中的本国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不同,本研究以一位在中国高校求学之留学生教育经历作为个案,关注的重点是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在华留学生与中国人、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交际时面临的困难.研究发现,汉语言能力是影响在华留学生参与成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要分析留学生社会融合与语言学习的限制因素,则需要将案例放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体制情境下去考察.  相似文献   

12.
多模态语篇分析是把所有交际模态都看成是意义生成资源来进行研究的一种语篇分析视角。在这种宏大背景下,语篇分析和理解过程中必然包含“作品人”与“读者”间的双向互动作用,即主体间性,对于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闻漫画作为一种特殊语类,在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上呈现出鲜明的语类特征:具体到抽象映射的图文表征,语境关联性以及文化性。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隐喻的本质和操作机制,有助于信息时代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认同是国家合法性的基石,加强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使国家认同强于或优于民族认同,是维护边疆安定、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国家认同根源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客观的社会关系,因此国家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发展,并使国民分享经济发展的福利应是国家认同建设的基础.社会保障制度因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可以加强国民的经济福利认同,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John A.Bateman和Karl-Heinrich Schmidt提出了多模态电影分析模型,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电影文本的分析之中。该模型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和电影符号学等理论,对电影文本进行标注、描写和分析,为分析复杂模态构成的语篇提供了实践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戏剧表演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一直是多学科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国内对澳大利亚著名剧作家戴维·威廉森及其戏剧作品的研究还集中在戏剧文本分析层面,很少论及戏剧舞台表演及其社会影响。鉴于此,本文受界面研究的启发,从人类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观众对《搬迁者》舞台表演的历时语境重构情况,探讨它在澳大利亚国家认同构建中的作用,分析发现:《搬迁者》的舞台表演(特别是其中的奥克幽默)为澳大利亚国家认同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符号资源。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记录真实生活,旨在传播思想文化,成为越来越受世人关注与喜爱的一种电视艺术形式。《美丽中国》是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的首个节目,由中英历时三年联合打造。片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纪录片片头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等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片头进行分析解读,阐释各种模态如何发挥其作用、共同实现纪录片片头语篇的意义建构,达到引起观众观看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罗敏 《海外英语》2012,(17):182-184
My Fair Lady is a movie about how a lower class flower girl turns to an upper class lady by simply changing her language at the help of a linguist.I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especially convergent accommodation,in using language as code and behavior to construct identity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以往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法,通常利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是通过概念隐喻机制来进行意义建构的,因此,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以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委婉语为例来解析委婉语的构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s to assess bi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the final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public examination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The investigation emanates from a larger Australian study concerned with the impact of disciplinar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on science pedagogy, particularly in molecular genetics where much knowledge is represented in modalities other than, or in conjunction with,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print-based texts and visuals. The availability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ffordances for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now makes it realistic for examiners to include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s in assessment task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inal-year Biology examination papers from 2001 to 2013 identified and classified the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s included in this written external examination. Findings indicate that despite the ready availability of multimodal, multimedia representations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materials, and evidence of students’ engagement with ICT, the high-stakes examinations make little use of such resources. A consequence of this mismatch between curriculum outcomes and assessment tools is that students may be disadvantaged because their in-depth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concepts is not effectively demonstrated through traditional pen-and-paper tests. A move towards a range of alternative assessment formats is one way to ensure that assessment aligns with multimodal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