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五四”知识分子与基督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不同态度:启蒙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推崇,民族主义意识下知识分子的非基督教的倾向,基督教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弘扬。“五四”时期有关基督教问题的论辩,促进了中国社会对于救国救民问题的思考,促进了国人对于基督教问题的了解,促进了中国基督教会本色化的进程,加强了非基督徒与基督教知识分子的交往,也应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方面存在着的问题。著者提出应将人类文化视为一个整体,不仅要站在本土文化之中观照异域文化,更要超脱本土文化观照理解异域文化,观照与理解本土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的联系与接触。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的一生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由基督徒到异教徒又回到基督徒的曲折选择过程。然而,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并一直试图融合中西两种文化思想。但是林语堂文化选择的根基是西方基督教,基督教属于基本的根层面,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照是以西方基督教为参照标准的,因而传统文化属于审美表层。  相似文献   

3.
“本色化”是1920年代中国基督教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在教育领域也有同样的表现。本文选取程湘帆为个案,通过对他的教育生平、“本色化”理念以及“本色化”所遇到的注册和宗教教育这两大现实问题的分析,勾勒作为中国人,他要努力捍卫中国基督教教育的“本色化”;作为基督徒,他也要捍卫其基督化信仰,这种两难的境地揭示了“本色化”在1920年代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的一生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由基督徒到异教徒又回到基督徒的曲折选择过程。然而,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并一直试图融合中西两种文化思想。但是林语堂文化选择的根基是西方基督教,基督教属于基本的根层面,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照是以西方基督教为参照标准的,因而传统文化属于审美表层。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年,随着佛教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基督教本色化的运动广泛展开,作为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张亦镜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选择佛教中的观世音作为基督教对话的对象,他从佛教典籍中对观世音的来源、现身和女身进行考证,否定观世音的存在性和神性,从而否定基督教与佛教的融合,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并非中国文化,张氏的这种观点不免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伦理关系虽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由血缘、地缘为主的伦理关系向以业缘为主的伦理关系转变;由“孝”与“忠”为主的伦理关系向权利与义务结合的伦理关系转变;由上下等级为主的伦理关系向以平等为主的伦理关系转变。然而在当代中国,伦理关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加以调整,促进中国社会伦理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校发展需要创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传统与现代 “现代化”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方面的转变,因此也必然包括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从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必然是与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变相呼应、相联系的。 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的观点,我们正处于工业化社会逐步向知识化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必然带有从传统逐  相似文献   

8.
孙怡雯 《文教资料》2012,(32):70-72
许地山的《玉官》生动地记述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濡染的玉官面对基督教信仰的复杂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再现了基督教在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抵抗。作者努力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给玉官带来的内心碰撞中来显示出基督教信仰带来的心灵净化与文化皈依的作用,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基督徒形象——玉官。玉官这一形象既不同于西方社会中虔诚的传教士,也异于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基督徒,她光彩夺目,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
香港中文大学何荣汉博士向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赠送了他的著作《陶行知:一位基督徒教育家的再发现》,我们欣喜地看到,陶行知研究有了新的开拓。何荣汉先生运用实证的方式,论证了陶行知曾经加入过基督教会,是个名符其实的基督徒。何荣汉博士认为,陶行知著名的“爱满天下”、“只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些流传青史的现代东方箴言充满了基督教的精神,是来自基督教的文化。在我们看来,陶行知接受过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丝毫不影响陶行知的伟大。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热潮,西学东渐贯穿了整个中国现代史。陶…  相似文献   

10.
王安 《考试周刊》2008,(48):232-234
19世纪的美国经济发达,基督教在社会中的影响日渐增长,人民的宗教热情不断高涨。在美国社会中形成了向世界推广基督教,传播美国现代文明的热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卫三畏在家族、学校、社区等因素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美国文化传统中形成了独立、坚韧的个人品质。这一切促使卫三畏成为一名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美国现代文明和基督教福音。这也成为他观察中国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创新国家高等教育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与社会理想之间相互错位,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国家高等教育理念需要实现几个转变:基本理念由“社会控制”向“学术自由”转变;发展理念由“单向度发展”向“协同式发展”转变;育人理念由“外部驱动型教育”向“多元能动型教育”转变;管理理念由“集权管理”向“分权治理”转变;服务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引领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曾言研究文词语言,常可得人之思想或心理。本论文在对希腊字“amartia(罪)”以及中国文字“正”、“回”等作文字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之“正”和“中庸”为基础的道德观与西方文化中以基督教之“罪(amartia)”为核心的价值观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即二者都是偏离目标与指向目标的二元对立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儒家和基督教对这种二元对立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因此描述这一关系的立场也不同;而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中西文化的某种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又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是一个古今中外相糅合的矛盾体系.孙中山的历史观,内容包括“以心为本”、“以民生为重心”、“以民为主”等几方面,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体系.这种矛盾性体现着中国思想史上社会历史观的变革,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尽管孙中山没有最终测这种转变,但由此可见唯物史观在中国的确立,毕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近代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伴随着近代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历史跃进,近代中国法律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一个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也就是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近代中国法律教育文化观念的变革经历了由浅到深、由片面走向全面,逐步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老舍于1922年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描写了诸多基督徒的生活,刻画了形形色色基督徒的形象。还塑造了一些具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不是基督徒,但从其身上可感到浓郁的基督教意味。此外,从作品构思、典故运用方面亦可见老舍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的印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转型表现为三个方面:政治上从“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过渡;经济上由供给型向需求型、由封闭和半封闭向开放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经济的转变;文化上从依附到独立、从整体向自我意识、从以现实社会环境为主向网络为传播媒介文化的转变.转型期构成了中国新一代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背景.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基础上探讨其对青少年自我、价值观与道德、人际关系、权威与自主等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人关系和神人关系分别是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根本关系。儒家的天的概念包括了自然之天、神性之天和伦理之天的含义;基督教之神具有自然属性、道德属性、内在性与超越性等属性。儒家的人主要是指人性问题和人的道德实践问题;基督教的人是基于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这一文化母题,来探讨人的理性、有限性和人性的阴影。儒家的天人关系是"天人合德",强调的是人与天、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基督教的神人关系强调神是绝对的主宰,人必须完全服从,信上帝和爱人如己是基督徒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史学家道森(Christopher Dawson 1889—1970)将西方文化归结为一种“基督教文化”应该说这种看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或者说是西方人文学者的一种“普遍的成见”.但是道森紧紧围绕着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来全面考察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演变过程及其内在动因,却是他在世界文化史领域里的全部学术活动中最有创新精神的探索活动.道森认为宗教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系,诸种文化实际上分别标志着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类型,或者宗教是一种文化传统或文化习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社会的文化形式.他强调指出,研究西方近代文  相似文献   

19.
“救赎论”是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为前提的,原罪的思想即罪感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原罪的思想”———这种观点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共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这一思想可能就蕴藏在庄子关于“混沌开窍”的寓言之中。各民族关于原罪的思想,可能正是自己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巨大的精神文化资源。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迫切需要找到属于自己民族的“原罪思想”。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是一个有着“一捆矛盾”的作家,其思想的复杂性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上也是少见的。他既接受了西方近代思潮的影响,又同时赓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而基督教观念则融透于林语堂的整个精神历程。实际上,正是基督教精神使童年的林语堂轻而易举地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接受西方近代文明的洗礼,也正是基督教精神使其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中西文化。但是林语堂并不可能简单重复基督教思想,在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同时,他又始终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浸染。这样以中西文化合流的历史进程为大背景,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拒而又相融的事实显然具有文化上的典型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林语堂的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同时又折射出二十世纪中西文化合流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