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春燕 《语文天地》2013,(10):55-57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多,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对头是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往往大搞题海演练,书声琅琅的课堂被繁琐的分析取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语文课上常常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场景。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的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也最接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应该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课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与培养素质人才相悖。语文课堂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就要求语文老师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接近它,接受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  相似文献   

3.
<正>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语文课必须有"文味",这是毋庸置疑的。何谓语文的"文味"?我认为,应是师生双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对文本进行感受、体验、理解、想象,在获得文本的精神和言语智慧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情味。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训练成了机械操作,思想教育成了道德说教。没有"文味"滋润的语文课堂令人疲倦。这样的语文教育怎能促使学生成人、成才?语文课要上得有"文味",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越来越显得单调,整齐划一,教师的个性思维被磨灭,语文教学也丧失了内在的灵魂。在丰富多变的语文课堂形式中,教师要力求体现语文真正的灵魂。资料的利用、文本的充分解读、教师自我个性的展现,都是让语文体现其灵魂不可或缺的东西。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魅力,体现语文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答崇尚"简单"原则,这是语文课自身的性质使然。语文教育专家张请先生说:"学习语文无非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不能排除依附在它身上的诸如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等,但语文课的本质绝对不是这些"外加的责任"。从培养目标方面来说,"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使用语言的技能",明确这一点,我们就能在语文中删繁就简,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7.
贾洪斌 《语文天地》2010,(12):50-51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对立的。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引领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从语文教学的本质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而语文课堂如何将语文课引向高潮,预设精彩生成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12):35-36
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忽视教育的生命价值,忽视人的情感性。走出语文教学的盲区,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加强情感熏陶。从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入手,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创新课堂教学加强情感熏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彩表演"往往占据主要地位,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很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身素质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及时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不断激活学生心智,鲜活课堂,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经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一、贴近生活,让课堂鲜活起来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但目前语文教学仍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模式,使语文教育偏离了本质的目的。要使语文教育回归本原,就必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似乎变成纯粹的"咬文嚼字",一篇好的文章在课堂上被"分析"得支离破碎,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索然寡味。本文以文、道、美统一的观点,重新审视语文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情操的教育,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鲜活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陈达文 《学周刊C版》2014,(2):118-118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彩表演”往往占据主要地位,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很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身素质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及时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不断激活学生心智.鲜活课堂.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经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印象中,语文课都是枯燥沉闷甚至乏味的,造成这样的现状,应试教育难辞其咎,除此之外,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改变授课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的问题了。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石,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语文课的魅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从而使初中生爱上语文,正是本文所探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必须教得像语文课,这是匆庸置疑的共识。语文课堂教学有多少实效,给人的直觉往往是这语文课堂教学到底有多少语文的韵味。近年来,随着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学生在语文课上恹恹欲睡,教师即使再怎么呼吁也无济于事,语文教学效果每况愈下,语文教学失去了主阵地,新课改呼唤充满快乐、活力的开放式课堂,就必须砸碎"应试教育"的枷锁,正所谓不破不立,教师要努力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钻研先进教法,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本文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浅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没有新鲜感、索然寡味.而语文老师一般都认为这一切都应归咎于应试教育,确实,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但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给应试教育,那也不公平.“如果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下一些功夫,作一些改革,语文课也可以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我认为语文教学生活化,贴近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只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课堂生…  相似文献   

18.
黄群华 《文教资料》2012,(25):48-49
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应试教育所消解。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以"大语文"观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通过这些途径,重塑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向度。  相似文献   

19.
马兰兰 《语文天地》2012,(24):35-36
语文教育承载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一些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地理课、生物课,大量非语文元素涌进语文课堂,淡化了语文的原有味道。其实,语文就是语文,让语文课回归本原,使其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  相似文献   

20.
刘丽 《考试周刊》2013,(24):34-34
<正>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仍有高中课堂严重缺乏生机,在诸多的学科中,语文课堂尤显突出。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把本来富有深厚人文内涵的、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搞得单调乏味、枯燥无趣。这样时间一长,学生难免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甚至是讨厌语文、害怕语文。长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