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才与演讲》:提高职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才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时.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职业学校教师应对《口才与演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加以研究.探索运用《口才与演讲》课程有效提高职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口才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分析和“演讲与口才素质拓展训练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高职口才训练的理念、目标、模式及相应的教学手段,并尝试把成功学的精髓、职业理想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整个高职口才训练的始终,以此增强学生口才表达自信,开拓高职口才训练思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陈秀泉(1970-),女,副教授,广西柳城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秘专业带头人。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文秘教育研究。她主编出版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实用情境口才》、《口才与沟通》、《应用写作教程》等,其中《实用情境口才》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教学为本,德育为先。中等职业学校的《讲演与口才》课,是一门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说话能力的技能性公共课程。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促进中职生在未来社会需要人际交往的能力;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讲演与口才》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讲演与口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该理清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和形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全国首届“《职业汉语教程》研讨会”在京召开2006年11月24日,全国首届“《职业汉语教程》研讨会”在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华美杰尔教育研究所主办,并得到了《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和“大学语文研究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东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清华同方教育研究院等全国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代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底,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苏修《真理报》、《消息报》、《教师报》、《劳动报》、《文化报》等主要报纸都纷纷报道了决议的内容摘要,还发表社论或者组织讨论,称决议的发表是苏教育工作中的“重大事件”。该决议指出苏普通学校存在着重大缺点,主要是缺乏应有的劳动训练和职业指导,以致学生“对基本的普通职业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转到国民经济部门工作时感到困难”。决议在对学生继续强化社会帝国主义的法西斯思想教育的同时,强调目前苏联学校“必须坚决转向改进青年的劳动训练,让学生有根据地选择职业”,并在教学内容、师资以至领导机构等各方面规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根据此项决议,予计苏修今后将对普通学校进行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的三要素——教师、教材、学生中,学生处在主体地位.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只是看教师的演讲口才,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教师的教育,真正高效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了解每一位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教师应进行心理位移,在感情上“接受”每一位学生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托马斯·葛顿在《培养有效的家长》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需要感到自  相似文献   

8.
周蓉 《文教资料》2013,(36):181-18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沟通交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正试着开设口才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近年来,作者所在高职院校也开设了此课程,并命名为《交际与口才》.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本院高职学生口头交流能力的现状,对《交际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解构,设置素养训练、心理训练、朗读训练、沟通训练、思维训练、体态训练六个模块,单个训练,逐个突破,为学生口头交流能力的培养提供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将口才训练纳入了语文教学。在单元教学之中,着眼于在校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尤其顾及他们毕业后的生活与工作需要,精心选材,融思想教育于口才训练之中。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取材于“热点”,在“复述”、“陈述”、“描述”专题训练中,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口才交际课》的实践教学应根据学生基础、专业特点、毕业后就业领域等来确定口才训练的目标。探讨不同专业的学生《口才交际课》实践教学的侧重点,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最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45):160-161
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演讲与口才反映的是人的素质和修养,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技能,需要重视《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开设,采取科学训练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之后探讨了其实施原则,最后进行全文总结。  相似文献   

12.
说话是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儿童进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有其心理优势和心理需求,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口语表达心理障碍。”克服心理障碍,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懂得心理沟通的方法,是人际交往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是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是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据有关调查发现,年级越高,口语能力差的学生所占比例越大,其原因之一是学生胆怯心理和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中,和“口才训练”紧密相连的“阅读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高职英语的专业英语教学阶段,是否依然需要进行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些看法与同行们商榷。一、专业英语阶段仍然需要进行听说训练。1.是高职《英语教程》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需要《基本要求》是根据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英语的需要,按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本特点,以及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它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听力和口语上表现出一定的语感素质。“能听懂日常对话和相关专业交流性语言”,“具有使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以及有关专业的语言沟通能力”。可见,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英语和专…  相似文献   

15.
在澳大利亚,人们对职业教育有较高的认同感。比如,在澳大利亚的《教育指南》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个工作的世界,训练学生将来工作的技能,端正学生成功就业所需要的态度”。在各中小学的《学校工作手册》中,有关其教育宗旨的阐述也都不乏“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的表述。一般来说,澳大利亚初中职业指  相似文献   

16.
刘翔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健康人格学会常务理事,儿童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承担教育部“十五教育规划项目——儿童学习障碍的认知机制、诊断与矫正研究”和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项目重点课题——学习障碍的个别化教育方案研究”等多项课题。著有《紧急援助学习障碍儿童》《、学校心理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注意力障碍儿童的诊断与矫正》《、学生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正》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入手,加大《普通话与口才训练》、《导游口才》课程课时,常规实习内容加入口才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就业前途更宽广。  相似文献   

18.
《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新兴课程,对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与提高有很大帮助。我校是该课程的全国五所试验学校之一,在开设了一段时间的《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之后,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对《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在我校开设的可行性和效果得出阶段性结论。  相似文献   

19.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注重学生在校的生活感受、学习成效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意义。特别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通用职业能力(职业社会能力、职业方法能力)能力。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按照“人人接受系统的训练”的要求,编写了《大学生职业化成长》教材和《大学生通用职业能力训练指导书》,开办了《在武职听讲座》,组织了20项基本职业能力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20.
职业资格证书标志着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水平。与学历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岗位就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可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而且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笔者对慧翔职专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