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李最雄,张虎元,王旭东一、前言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境内,遗存下许多古代土建筑遗址,如著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西安近郊的半坡村和甘肃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以及甘肃安西县的锁...  相似文献   

2.
从保护研究的角度,可将土建筑遗址分为两大类,即露天土建筑遗址和现已保存在室内的土建筑遗址。因两类土建筑遗址所处的环境不同,遭受自然侵蚀破坏的主要因素亦不同,保护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如露天土建筑遗址主要解决防止雨水冲刷和风蚀破坏,而保存在室内的土建筑遗址主要解决防风化问题。过去,我们以交河古城为例,发表了露天土建筑遗址的保护研究。本文以半坡上建筑遗址和秦俑坑土建筑遗址为例,介绍保存在室内的土建筑遗址的加固试验。一、概况半坡遗址位于西安东郊产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聚落遗址,…  相似文献   

3.
交河古城土建筑遗址的加固试验李最雄王旭东田琳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是国家文物局“八五”期间的重大研究课题。在完成实验室内的研究工作后,我们决定把交河古城遗址作为典型的露天土建筑遗址,进行重点现场加固试验研究。现将现场加固试验研究做一总结。一、概况...  相似文献   

4.
风化是土建筑遗址最为常见和影响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关于土遗址风化耐久性研究多为室内、现场模拟试验.为了探求PS材料(高模数的硅酸钾溶液)加固土遗址的实际风化耐久性效果,在新疆米兰遗址现场进行了实体试验,使用模数为3.7浓度为3%、5%、7%的PS溶液对试验区进行加固,然后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结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温度敏感性,并进行现场风蚀和雨蚀试验.试验表明,PS材料可有效提高土建筑遗址表面抗风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土遗址加固保护中,对土遗址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又称色差)和透气性的测试是衡量加固材料加固效果优劣的两个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建立土遗址加固评价体系中的两项关键技术指标,两者缺一不可.按照颜色科学领域中国际照明委员会GIELAB标准色度表色系统对色差的评价体系和利用国内外材料科学中对透气性的压差法中的重量测试法,对国内外现有的、常用的几种土遗址加固材料和正在研究中的加固材料进行了加固前后色差和透气性的系统测试,客观地对几种加固材料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大小和透气性的优劣作出了初步评价,也为建立土遗址加固的色差和透气性评价体系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遗存的古代建筑遗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石窟寺,另一大类是土建筑遗址.本文阐述了中国西北干旱区石窟与土建筑遗址的病害、赋存环境、保存现状、研究进展、保护中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对今后西北地区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应积极开展国内外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大联合,多学科、多领域进行文物保护科技攻关,大力培养高水平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开创西北地区石窟与土建筑遗址保护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秦俑坑土遗址的加固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概况秦俑坑是秦俑地宫的土建筑遗址,对研究秦文化和秦时期的建筑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关于秦俑坑上遗址的保护,秦俑博物馆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在秦俑坑土遗址环境研究、遗址保护现状及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成功地对土隔梁进行了机械加固,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1】。这里主要介绍用PS对秦俑坑土遗址进行防风化加固的试验结果。二、秦保坑土遗址的主要病害2·1开裂、坍塌秦俑坑发掘后,由于受卸荷和干燥收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坑遗址四壁和中间的土隔梁产生了许多裂阳隙。这些裂隙延伸、发展很快,部分平行于坑壁和土…  相似文献   

8.
土遗址保护材料综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袁传勋 《家教指南》2002,(6):103-105
针对土遗址文物的特殊性 ,重点介绍了土遗址保护材料PS材料和有机硅材料 ,以及以硅溶胶为主体的由PVAc和PVB对其改性制成的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同时介绍了其它有关的保护材料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遗址资源丰富,“十一五”以来,开展了大量土遗址病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系统总结梳理了“十一五”以来土遗址病害研究的新进展,结果表明:干旱区土遗址病害认识逐步深入,分类体系逐步形成,但系统性、区域性规律的总结与研究以及潮湿地区土遗址病害研究相对较少;新技术在土遗址调查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还不明显,调查手段急需取得较大突破;土遗址病害机理研究不断深入,但多以定性和单因素作用机制研究为主,研究方法急需突破。定量劣化过程机制和多因素耦合作用机制研究将会成为土遗址保护技术研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土遗址加固工程的特点,在已有技术资料的基础上,以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为例,通过一年多的工程实践和应用,逐步形成一套相对规范、科学、系统的以现场记录、检验记录为一体的资料格式及阶段性动态资料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土遗址是指人类历史上以土为主要材料而建造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土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建造工艺决定了土遗址的脆弱性,再加上长期的自然营力作用及人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土遗址发育了各种病害.本文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分析了我国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干旱环境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初步总结,其中包括土遗址风化机理及病害评估研究、土遗址加固材料研发、土遗址锚固灌浆加固技术研究、土遗址保护加固技术规范和土遗址保护信息平台等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佛塔历经千年沧桑,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佛塔毁损严重.经过现场勘察发现,佛塔建筑的主要病害有风蚀、雨蚀、裂隙发育、崩塌和盗洞扩张等.其中以风蚀危害最为严重.在全面加固佛塔的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必须首先对佛塔的地基进行重点加固,同时修补缝隙,填充盗洞.以防止塔坍塌,为将来进一步保护加固维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营建土建筑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地区非常普遍,至今还有大量的土建筑遗址得以较好保存,并且成为探寻这些地区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实物遗存。这些土建筑的建造工艺,可以指导今天在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本文以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研究和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是中原文化、秦陇文化、草原文化和中亚文化的交汇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并遗留下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出土了大量的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文物。通过对原州区文化遗产土遗存现状、主要病害及管理状况的考察,提出了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潮湿环境土遗址,特别是作为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的一些史前遗址,具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成因及其主要类型,总结和归纳出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理念,分析了保护所需的技术需求,最终得出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主要是水的问题,通过水环境控制措施,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问题转变为“干燥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问题;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分为展示类遗址和非展示类遗址,不同类别的遗址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通过保护提前介入,促进保护与考古工作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将化学与物理加固方法有机结合,形成潮湿环境展示类考古遗址综合加固技术,是土遗址本体保护加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18.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是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季刊),于2022年创刊。本刊重点围绕国内外石窟寺、土遗址、科技考古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刊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旨在倡导理论结合实践,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学术交流,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一、本刊栏目《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目前主要设以下栏目:石窟寺保护、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科技考古、文物数字化、保护材料与工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保护与修复案例。  相似文献   

19.
解放三十二年来,学术界特别是从事中国古代史和民族史研究的同志,一直就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获得了可喜进展。其标志是:在如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这个关键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同志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因为要想正确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关键就在于对历史上的中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大家都认为,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无论是处理今天的民族关系,还是讨论古代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PS对干旱区土遗址防风化处理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现场施工表明,遗址土体含水条件对PS渗透加固有显著的影响.PS加固土遗址有一定的含水适应范围,3%~9%含水率范围内为最优加固条件,且在3%~9%含水率范围内加固效果适应性呈略偏向于3%含水率条件的抛物线形式.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地区交河故城遗址土以水、3%PS、7%PS溶液拌制制备的试样,在不同含水率条件,对分别采用模数3.85、浓度5%的PS溶液渗透加固1至3遍,观察试样渗透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测试渗透量、渗透速度、声波曲线、破坏强度;同时分析微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研究PS溶液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遗址土体的渗透特性及加固效果,探索不同自然含水条件下,PS溶液渗透加固土遗址的强度特点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