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看到过很多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激烈对峙,冲撞的场面,也听说过冷语中伤,动手打人而造成后悔莫及的惨剧,美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蒙上了重重阴影.这不只是发生在年轻教师身上,也时常发生在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身上,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很有修养,工作出色的教师们做出如此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呢?我曾和许多当事人交流过,原因当然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原因却都是惊人的相似:都是坏心情惹的祸.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师     
莫言 《教师博览》2013,(2):47-48
<正>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地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地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相似文献   

4.
莫言 《课外阅读》2011,(22):48-50
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地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我5岁上学,这在城市里不算早,但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     
<正>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我5岁上学,这在城市里不算早,但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6.
人生中有许多时候会觉得不知所措,所以心情才会七上八下,难以捉摸。在我们心情不好时,总会把自己关闭起来,如果有人在这时候及时把我们从“火海”里救出来,那么受的伤就不会那么重了。会那么重了。我有一位永远忘不了的人,她就是我幼儿园的老师——王老师。王老师的身材苗条,她有一张瓜子脸,脸上还有一对小酒窝,一双眼睛水汪汪的。她待人和蔼可亲,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接近她。王老师曾在我人生的旅程中帮助过我,其中一件事是这样的……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并不喜欢华文,总觉得华文课一点也不好玩,千篇一律。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我,还读了…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里,有时难免发生学生有意或无意地侮辱教师人格的事件。教师如何对待它,是减少和杜绝这种现象的关键。记得我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同桌的那个调皮大王因打架挨了老师批评,他为了发泄对老师的不满,叫我在黑板上写某某老师是坏蛋。起初我坚决不干,后来他用武力威胁我,还说要在上学路上唆使狗来咬我,我很害怕,终于同意了。第二天一早,我真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日常生活中人们有十分之三的时间会脾气古怪,爱发牢骚,易怒,却不知道原因何在。无论如何我不能让这种坏心情停留在我们身上太久,这样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没有好处。那么我们就想办法把这些坏心情赶跑,让它无影无踪。给自己一个微笑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可以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对着镜子微笑5分钟,然后微笑着去上班。这虽然是一种伪装好心情的办法,但是的确有效,可以很快驱除你的坏心情。如果你是在教室,坏心情突然来临,你可以拿出小镜子,对着镜子微笑,然后深呼吸,伸伸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你的坏心情就会悄悄溜…  相似文献   

9.
吴放 《山东教育》2002,(33):24-25
吴放老师:您好。请问教师应该如何对待攻击性强、合作能力差的幼儿?这类幼儿每天打小朋友,常常惹得幼儿、家长都来告状,教师最感到头疼。您有解决的办法吗?谢谢。王兰王兰老师:你好。我很理解你提问题时的心情,因为在我过去十来年的教学工作中,也曾不时地接触到这样的幼儿。我想这恐怕是每一个幼儿教师都会遇到的情况。仔细分析起来,造成一个孩子攻击性强的原因不外乎有这样几个。一是孩子的性格,也就是说,孩子个性强,易冲动,遇到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时,会因无法控制自己而与别的幼儿产生冲突与矛盾。再一个原因也许是…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发生过很多事,有些已被时间的雨水冲刷干净,有些却永远刻在心中。那是小学二年级的最后一天,我们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大家在教室里等候老师安排作业。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因为下学期我就不在这里上学了,妈妈已经给我联系了县城的另外一所学校。据说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因工作调动,这学期结束后也要离开这个学校了。  相似文献   

11.
又是辞旧迎新时,人们总习惯在此时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做一番回顾,甚或上升到思考剖析。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陆续有老师来稿讲述同一个主题——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王辉庆老师发现,原来,我也是个有信念的人,信念就是我做一名普通教师的幸福之源;袁文钢老师抓住学生的疏漏,欲做文章,却被孩子告知——教育自有能做处,教师自有收获时;惠全发老师深夜忽醒时想探寻自己坚持的理由,结论是,教书很好玩,育人很幸福;杨青青老师说,是学生对自己种种的细心呵护,滋养了自己作为老师的良心。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这个话题若是讲起道理来,未必不讨人厌。可读老师们的文章,读着读着,仿佛心中被春风荡起一层层暖暖柔柔的涟漪。编出来刊发,是希望读者朋友于我心有戚戚焉,而后,收拾收拾心情,抖擞抖擞精神,开始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走出迷途     
王老师: 看到我给您写信,您一定感到很奇怪吧。您不是我的班主任,也没有和我有过太多的接触,可我为什么会给您写信呢? 事情的根源很简单,就是您一个善意的眼神和美丽的微笑,指引着我这只迷途羔羊回心转意。 初次见您是在教师办公室,我正面  相似文献   

13.
我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学生时代有几位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当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是很有意义的。主要基于这一原因,我作出了当教师的选择。弹指间,我已从青年步入中年了。教学工作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一种难以驾驭的艺术。虽然我一直注意不断向前辈和同辈教师学习,工作也比较勤奋,但在教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集体教研活动,中心议题是教师如何对待学生上课时的“插嘴”。王老师第一个发言:“有的班学生学习习惯很不好,今天我上数学课,题目刚出示,就有学生不经举手马上说出答案,打断了我的教学思路。”李老师深有同感:“有的同学回答错了,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不同见解,不举手发言,课堂纪律一团糟。”关于教师如何处理“插嘴”,有老师举了下面例子:一位青年教师教学《邱少云》,正讲到兴头上时,一名学生插嘴道:“老师,为什么蓝蓝的天上没有闪闪的星?为什么邱少云身上带着子弹、手榴弹而不爆炸呢?”老师一时语塞,碍于有人听课便严肃地…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从教已十四年了,在这是十四年的教师生涯中,有辛酸也有甜蜜,有过悲伤也有过幸福。我教过的学生,现在很多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偶尔会有几个学生打打电话、或发个信息问候一下我这个老师。这其中就有马智博--当年出了名的坏学生。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中心校分配给我校3个镇先进的名额。依据考核成绩和民意测评,学校推选了赵老师、李老师、王老师3位教师。报到中心校后,中心校临时决定必须去掉1个。这可难坏了我,去掉谁呢?这3位教师中的赵老师各方面都很优秀,刚被吸纳为预备党员,于是我找到她谈话,希望她发扬一下风格。  相似文献   

17.
正好运气是靠有准备、有自信,而不是靠吉祥物。我的女儿亚莉常常抱怨说自己没有好运气,她总是觉得她的弟弟尼克很幸运。"幸运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在尼克身上,我真的很羡慕他。我相信有运气这回事。"亚莉说,"我怎样才能得到好运气呢?"亚莉常常这样问我,但我总是不知如何才能给她一个让她满意的答案。因为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我不相信"13"是一个不幸运的数字或者打碎镜子会带来坏  相似文献   

18.
女儿的话
  新学期开始了,我的心情却跌落到了谷底:我们班换了英语老师!原来教我们的李老师走了,新来的王老师讲课一点儿激情也没有,还成天绷着脸,课堂气氛沉闷得很。
  我是英语课代表,以前送作业,李老师会主动跟我聊天。可王老师除了必须交代的事情外,从来不跟我多说一句话。
  这也算了,发生了那件事之后,我的厄运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教书情结     
上初中时,我就对文史知识,特别是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教我们《中国历史》的王老师讲课生动吸引人。每当上历史课,从王老师那沟壑纵横的额头里,我似乎能找到趣味无穷的历史故事。于是在他那绘声绘色的“武王伐纣”、“太平天国”、“西安事变”中,我就产生了一个很急切的想法:我要当了老师,也能像王老师那样在讲台上给学  相似文献   

20.
老师,谢谢您     
我已经上初二了,教过我的老师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位老师让我至今难忘,那就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王老师。由于我学习不好,小学入门考试都没通过,我是走“后门”才进的学校。进班第一个和我打交道的就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老师。当时我想:“我学习不好,老师一定会瞧不起我”所以,我很失落。第一天排位时,我想老师该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