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13传媒发展论坛暨《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发布会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该报告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担任编委会主任。报告预测,中国传媒产业2013年将持续保持高于GDP的增速,预计今年总体产业规模将超过8800亿元。报告提出了大传媒时代的传  相似文献   

2.
赵素 《出版参考》2005,(7S):13-13
本刊讯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披露:中国传媒产业核心层产值规模应该是3000亿元规模。其中图书出版以1100亿元占据了传媒市场的最大份额,是整个传媒业总百分比的33.6%。  相似文献   

3.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2,(6):72
《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2011年中国传媒业总产值6379亿元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2年《传媒蓝皮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正式发布了《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并公布了2011年传媒产业主要指标数据: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相似文献   

4.
数字     
《新闻实践》2011,(6):80-80
5808亿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牵头编撰的《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4月22日在北京发布。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教授称,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5808亿元,比2009年增长17.7%。新媒体产业的产值规模已经基本占据了整个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5.
赵燕 《传媒》2015,(16):18-20
这是一个万亿规模、快速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全年传媒产业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根据中信证券分析报告,2013年中国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020亿元,同比增长6.85%,以此推算2014年的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500 ~ 6000亿元.这就是飞速发展的中国传媒业,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媒业从观察者登上了变革的舞台,逐渐成为变革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5,(7):39-3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5年5月出版的《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327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传媒书架     
《新闻通讯》2010,(6):64-64
社科院发布传媒产业蓝皮书 社科院4月21日发布2010年传媒蓝皮书——《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截至今年2月收集的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16.3%。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报业挺过了难关,在西方发达国家报业整体处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额达到370.4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8%。  相似文献   

8.
选题/策划     
中国传媒产业蓝皮书揭示图书出版业市场规模1100亿元本刊讯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披露:中国传媒产业核心层产值规模应该是3000亿元规模。其中图书出版以1100亿元占据了传媒市场的最大份额,是整个传媒业总百分比的33.6%。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是基于什么判断做出的?本书的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教授介绍说,现今中国传媒产业核心层应该包括报纸广告、电视广告、期刊广告、广播广告、广告公司、有线电视收费、图书出版、报纸发行、期刊发行、电影票房、音像…  相似文献   

9.
最近,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10传媒蓝皮书》,报告指出,根据统计分析与推算,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预计将达5620亿元,与2009年相比,产业总值增长14.5%。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将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产业产值规模已经超过了3000亿元”。 这是《2004—2005: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传媒产业做出的判断。有资料显示,在近10多年间,中国传媒产业的广告收入增长了近20倍,平均增长速度为35%,比同期的GDP增速快4倍多。这就是说,无论从产业规模、产值规模哪个方面去衡量,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传媒产业大国。  相似文献   

11.
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传媒产业取得了超常规发展:传媒从业人员从350000人发展到890000人,广告收入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5%以上,总体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①而电视业更是传媒产业中的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0,(9):35-35
最近,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10传媒蓝皮书》,报告指出,根据统计分析与推算,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预计将达562.0亿元,与2009年相比,产业总值增长14.5%。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将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5,(7):4-4
“中国传媒产业产值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传媒产业作出这样的判断。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中国传媒成为第四支柱产业”的报道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9,(6):4-4
据中新社: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27日在北京发布的《二00九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四千亿元大关,达到四千二百多亿元人民币。该课题组预测,到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将突破五千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面前是几份关于中国传媒产业的综述性文稿,《传媒》编辑部同志要笔者以这几份文稿为依托,就中国传媒产业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以及追寻的方向写一点文字,作为本期卷首语,于是就有了这个题目. 可以看出,10多年来,传媒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报告》提供的数据,2004年,我国传媒产业总体规模为2108.27亿元,到2015年,总体规模已经增长为12750.3亿元,12年间增长了6倍.除2006年以外,其他年份的增长率均超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就广告经营额而言,2001年只有795亿元,2016年增至6489亿元,15年间增长了8倍以上.其他一组文章与上一组数据有些差异,但总的图表走势基本上是吻合的.虽然每年的增长率在逐年下降,但绝对值都是一路递增的.  相似文献   

16.
<正>第8届传媒发展论坛暨"2017传媒蓝皮书"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发布。发布会上,"2017传媒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说,亚太地区是全球媒体及娱乐产业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传媒产业正处于第二个"黄金十年",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07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并有望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的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论坛举办期间,《财富》全球论坛中方秘书处向与会代表和记者提供了一套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的惟一指定中国资讯.传媒分册是10册中的一本。传媒分册从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和结构、中国传媒产业的政策及经营环境、社会不断进步营造着传媒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展望了中国传媒产业的前景.极富学术和实践价值。本刊从本期开始分三期陆续全文刊登这一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4月底在京发布,该报告又称“传媒蓝皮书”。蓝皮书在对2008年中国传媒各细分领域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同时,也对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走势进行了科学分析。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教授担任该书主编。目前,传媒蓝皮书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09,(5)
本报讯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9》一书正式问市。该书系社会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系列中的一册,目前已连续出版6年。该书作者队伍聚集了国内传媒研究与运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对当年中国传媒各领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来年中国传媒产业的走势进行了科学预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9》分为总报告、报纸产业、图书产业、期刊产业、广播影响产业、电视产业、电影产业、互联网产业、移动媒体产业、广告产业、受众市场、国际及港台地区传媒产业12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张,传媒产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迅速变化.新媒体的快速成长是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变化的主要力量.新媒体的经营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它在传媒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新媒体普及率的迅速提高是其经营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新媒体价格的迅速下降,以及消费者对新媒体偏好的增加,是促进新媒体迅速成长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