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生活方式是运动习惯和体育参与行为的综合表现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对陕西省高校教师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分析,了解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结构和总体特征,以及体育生活方式与教师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表现出多维度,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各维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体育生活方式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且与教师的健康水平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21世纪持续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而高校教师的健康对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休闲体育需求及参与休闲体育阻碍各维度上的相关分析,探讨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新途径,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促进教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福南 《福建教育》2007,(10):56-56
一、创设主题情境——让教材“亮”起来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赋予传统的单调运动项目以新的生命,让教材“亮“起来,创设有趣、有针对性、富有实效的情境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毛泽东同志在一师求学期间就提出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强身思想,并取各项之长,自创“六段运动”进行锻炼。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体育竞技水平,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健康之路。形成了“校领导主管,体育部主抓、教师共参与、学生齐锻炼”的格局。多次被评为“全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有着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规定练习次数和方式、督促学生练习等为主要形式,如果长期不变,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难以体现,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会降低。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体育教学的设计就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倡导“快乐体育”、“健康第一”。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7,(6):83-86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安徽省八所高等院校的教师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调查的结果显示:安徽省高等院校的教师对体育健身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但是基于诸多因素,他们在实际体育锻炼中却很少参加,这就导致了高校教师的体质出现隐患。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今后能够对安徽省高校教师健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纠”的模式,学习内容单调,教学方法简单,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许多学生课外生龙活虎,课内死气沉沉。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相去甚远,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刘道鑫  黄丽 《江西教育》2023,(15):86-87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体育教学强调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加强对终身体育的重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多媒体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基。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的认知度比较高,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体育消费的结构比较单一,以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为主,体育消费的主要内容是购买运动服鞋帽;在运动项目选择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体育消费水平相对比较低。制约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余暇时间少、工作家务繁忙,其次是学校组织、宣传体育活动力度不够。旨在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完善和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素质教育”中基础环节中的学体育教育工作,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发挥自己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中学体育教学应坚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开展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及参与体育的意识和兴越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活满意度问卷和体育生活方式问卷,以安徽省575名在职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从体育需要、体育行为、体育锻炼场所、体育锻炼项目和体育消费等方面,对安徽省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度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教师;在体育行为方面,不同体育锻炼频次和时间的教师总体生活满意度以及各个维度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且体育锻炼的频次和时间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安徽省高校教师体育消费在500元以上的生活满意度最高,进一步说明了经济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维护健康,促进体能发展。但即便如此,体育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体育教学偏重于技术传授,体育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是体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造成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弹性,使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质量的评定虽然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到评定细则、各指标的权重比例等方面,则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没有统一标准,缺少相应的量化指标和科学依据,人为因素较大,缺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这对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不利的。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课程的总目标,以学校体育教学应达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基本目标为基本依据,设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定的量化指标,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上课质量,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国外就倡导“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而国内仍以“军事化管理、竞技化体育”为教学理念,体育教学倾向于竞争性的体育技能培养。新课程明确了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它适合所有学生,要求所有学生全面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5.
王书潮 《云南教育》2002,(34):46-46
我国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体育教学的任务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的,它强调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却形成了以模仿、操练为主要特征的课堂参与方式。教师只对教学目标负责,只重身体素质训练,忽视在锻炼和运动中学生的创新。为此,在小学阶段,体育老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想像和创新的空间,使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适当引入一些体现社会时代性、实用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达不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要求。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另一方面,还要正确处理教师、教材与学生的关系,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达到增进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功效,利用高校现有体育资源,促进教师建立完善的体育锻炼行为机制.开设体育课教学以及建立教师体育健身俱乐部是行之有效的实现途径,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是提高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确立新的体育观念,必须消除传统的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学校体育观念,确立以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中心,以育人为宗旨的新的学校体育观念。第一,确立体育素质教育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育的权利,都能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安排、项目的选择、场地设施完善等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全体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参与。不论学生身体素质如何,教师都要关心、支持,热情鼓励,让他们确立信心,体验成功。教师必须从学校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休闲运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军 《江苏高教》2006,(5):151-151
面对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心理压力日趋增大,正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教师如何运用空闲时间参与休闲运动,使自己的工作压力有所改善,是值得探讨的。其关键之一就在于增强主动参与休闲运动的意识,合理分配及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来参与体育活动和其它学习活动,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把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学也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及终生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