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17)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是人工纤维素的一种制备方式,由于纳米纤维素的分子量较小,在应用过程当中能够与其它的物质进行有效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重点分析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应用,为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环保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为缓冲包装设计提供依据,促进环保缓冲材料的发展。采用稻草秸秆和黄豆秸秆的混合纤维和玉米淀粉作为增强材料和基体,加入PVA(聚乙烯醇)、水和发泡剂制备了发泡缓冲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当PVA含量越高,发泡剂含量越低时,制备的缓冲包装材料密度越小,缓冲性能越好。当增强材料为稻草和黄豆秸秆混合纤维时,通过实验获得的环保包装缓冲材料能够满足实验性能要求和能够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3.
淀粉在自然界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和矿物填料,作为无污染型、可再生的天然植物资源,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应用受限,改性后的产品性能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文章主要综述氧化淀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趋恶劣,严重威胁了电发火弹药的安全性与使用的可靠性.随着弹药包装向"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趋势发展,为了解决弹药对包装材料电磁防护需求的问题,需要对工程塑料进行金属化处理.非晶态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力学、化学及磁学等性能,可以通过在工程塑料表面制备非晶态合金镀层实现塑料的金属化,从而提高其电磁屏蔽能力,对电发火弹药满足电磁防护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及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8)
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应用极大扩展了传统光学器件不能达到的极限,为了满足对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出能够大面积、低成本制备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方法。本文利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球自组装方法,在多层介质材料基底上制备了六方周期Au纳米孔洞结构,实现了低成本、大面积的制备表面等离激元器件。所制备的表面等离激元Au纳米孔洞器件可以应用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生物医学传感、超限分辨成像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淀粉在自然界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和矿物填料,作为无污染型、可再生的天然植物资源,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应用受限,改性后的产品性能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文章主要论述了阳离子淀粉的分类、特性、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饲料用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占玲  吴润 《青海科技》2003,10(3):24-26
综述了在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的意义、纤维素的化学结构、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纤维素酶降解的机理和畜禽日粮添加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产品的更多要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更加精密、准确度高、稳定性强的设备。机械制造业的逐渐成熟更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我国各个领域都注重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社会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技术也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及进步。传统的技术应用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生产需要,只有不断提高仿真技术的工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9.
对于计算机而言,其硬件设备的有效应用会直接决定计算机系统能否有效地运行。为了能够让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性能得到提升,我们就需要将计算机硬件的性能进行延伸和提升,从而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也可以满足人们对计算机日益提高的需求。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件入手,来分析计算机硬件性能对计算机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包装材料由于大多数具有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等特点,导致在人们大量丢弃后成为了永久性垃圾,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给环境治理部门的工作增加了负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包装材料正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局面,一些环保型的绿色包装材料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希望。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包装材料的概念,阐述了一些常用的绿色包装材料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并对绿色包装材料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计算传热学在工程换热设备传热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7,(23)
工业现代化趋势下,机械设备在实践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换热设备能够将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当中,以满足生产需求。随着生产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换热设备传热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将计算传热学应用到设备传热研究中,能够提高传热效果,且能够提高产品生产质量。文章从计算传热学概念入手,对计算传热学在工程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计算热传学在实践应用中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2.
片剂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药品剂型之一,为保证药品质量同时使药品使用方便、可靠,就需要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了解包装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及验收时的注意事项,以便合理、准确的为片剂选用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仪器已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而虚拟仪器技术逐渐开始在展示其更佳的性能,并迅猛发展。选用FPGA和LabVIEW编程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虚拟示波器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实验教学所需的传统示波器数量、占地面积和成本等的问题,并且实现了在同一区域网内多台电脑的数据显示等功能。通过使用虚拟示波器和通信网络的密切结合,使其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效率,寻求最优的筛选方法,文章研究了分离培养基中碳、氮源组分、微量元素、筛选前的富集方法与时间、土样于冰箱中的保存时间等条件对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培养基中当CMC-Na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时所获得的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菌落数最多;培养基中添加微量元素对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并没有促进作用;将土样在含有不同类型纤维素材料的液体培养基中富集培养2d可以获得较好的筛选效果,但富集时间的延长并不利于提高筛选效果,并且当富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青稞秸秆时其筛选效果会更好;土样在低温下的保存时间对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将土样在4℃冰箱中保存4d时有利于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但当保存时间超过7d时筛选效果会明显降低。文章的研究结果对提高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丰富了微生物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图论中树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提高树结构的稳定性。由于算法的局限性,以及结构的复杂性影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树结构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应用中,容易出现链路拥塞、节点失效的问题,稳定性不尽人意,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为此,提出基于Dijkstra算法的树结构的稳定优化设计方法。依据Dijkstra理论,根据加权长度值的排序,得到最短路径,实现树结构的设计,引入应变能敏感度概念,计算获取最小值,并对树结构的节点位置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图论中树结构的稳定性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进行图论中树结构的稳定性优化设计,能够提高设计结构的稳定性,简化算法运行过程,节约耗时,能够满足实际的设计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社会中,汽车工业的进程在不断推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运用不断增加。电子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性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例如:舒适度、节能度、安全度等。  相似文献   

17.
铋系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合适的带隙、独特的电子构型和层状结构,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此外制备纳米级粒子可以使铋系光催化降解性能得到很大提升。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普遍研究的铋系光催化剂及纳米级铋系光催化剂在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催化剂粒子的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17)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要求进行技术和品质上的提升才能够适应人们的需求。食品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食品包装设计中既要讲究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图形,又要讲究包装设计要符合艺术审美的要求,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大众。本文以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核心,分析阐述了色彩对于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提出了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具体执行和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北京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高可见光活性氮掺杂纳米TiO2粉体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应用”课题,攻克了纳米氮掺杂TiO2(N-TiO2)粉体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及其在水相中的均匀分散和悬浮稳定等关键技术,建成了年产能达百吨级的高可见光活性的纳米N-TiO2光催化喷剂中试生产线(如图1所示),制定了纳米N-TiO2光催化喷剂产品企业标准,建立了高效气相和液相光催化降解示范装置。第三方权威部门检测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该课题所开发出的光催化产品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气相污染物(如甲醛、苯、TVOC等)、广谱抗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和防霉性能。用户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所研发的光催化产品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均具有长效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吴炳钦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159-159,168
笔者主要探讨几种网络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应用,从而提高消防设备的技术等级,并能够满足当今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