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孩子总是特别乖,父母说什么都听,可到了4岁左右,孩子开始不那么听话了,开始会说“不”了,这让父母很苦恼,于是,“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就成了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其实,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不顺从家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3-5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父母应该就事论事,理解并引导孩子,不能简单而不加考虑地说:“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经常听到父母的这种评价,孩子会不知所措、莫名其妙,还会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很无助并开始否定…  相似文献   

2.
吕麦 《家长》2008,(1):18-18
约定是一种承诺,约定也是一种力量,孩子与父母相约今生,父母履行着守护孩子的承诺。与孩子有一个约定,那么,父母就会有个期待,孩子就会有个目标!  相似文献   

3.
孙立平 《河北教育》2008,(11):32-32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收费较高,可以实行全寄宿制的学校,因此,来到我们身边的孩子有两大特点:一是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较好;二是留守学生数量多。我的班上就有19个这样的留守孩子。很多父母只能寄钱回家供孩子上学,无暇在意孩子的情感需要。有的孩子一年才能和父母见一次面,有两个孩子近3年没有见过父母了。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只是一个长期飘忽在外的身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期盼。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心理往往是残缺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苦于管教不好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于是寻求到一户"好人家",将其寄养。据说此举颇具成效,数月之后,儿子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这一做法引起了网民热议。一些年轻父母跃跃欲试,群起而效仿之。为了孩子学习成绩一时的提高,真的可以采取寄养的方式吗?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一个毋须争论、不言而喻的常识性问题。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则通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苦于管教不好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于是寻求到一户"好人家",将其寄养。据说此举颇具成效,数月之后,儿子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这一做法引起了网民热议。一些年轻父母跃跃欲试,群起而效仿之。为了孩子学习成绩一时的提高,真的可以采取寄养的方式吗?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一个毋须争论、不言而喻的常识性问题。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则通  相似文献   

6.
小秋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她在新学校第一学期的成绩特别差(由于父母感情不睦,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小秋的老师认为她懒散。下一个学期,老师给小秋的关切更少。于是,小秋的学习成绩更不好,因而个性更退缩。随着时间过去,小秋陷入一个恶性退缩的旋涡之中。被老师冠上不认真学习的标签后,小秋更加封闭。小秋真是那样懒散、学习成绩必定不佳的孩子吗?我见过孩子们玩雪球的情景。开始是一个孩子在雪地上集雪,轻松愉快地滚动着小雪球。雪球越滚越大,一会儿过来一个孩子,一会又过来一个孩子。雪球更大了,直至他们三个人一起滚…  相似文献   

7.
希妮 《家庭教育》2006,(3X):60-61
孩子到了五六岁,会突然有一个“行为能力的倒退期”。本想着快要念小学的孩子会自立了,家长也好松口气了,然而,他却突然变成了依赖型的小宝宝,这可让父母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其实,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这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呢。[编按]  相似文献   

8.
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想让孩子在学业上有个好的开端,但孩子似乎更喜欢游戏,而不是学习。其实,游戏正是一种学习的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孩子  相似文献   

9.
胡玉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张:胡老师您好。在很多家庭中,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父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父母都很强势。这使得有的孩子认为父母无所不能。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聊天作为一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方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最好形式。如果父母经常与孩子聊天,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建立亲密的关系。通过聊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向父母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父母可以全面地了解孩子,懂得他的欢喜与烦恼,快乐与忧愁,并同他一道分享快乐,帮助他化解烦恼。  相似文献   

11.
聊天,作为一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方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最好形式。如果父母经常与孩子聊天,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从而建立亲密的关系,使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向父母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通过聊天,父母可以全面地了解孩子,懂得他的欢喜与烦恼、快乐与忧愁,并同他一道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父母的一种影射,不同的家庭和父母给了孩子不同的基因和影响,不同的家庭,给了孩子不同教育,结合基因与成长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环境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获得更优质的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13.
把发展心理学作为父母的必修课,这是本期受访专家马健老师的建议。这真是一个好建议。如果说为了做好父母这个角色,有哪门课是必须学的话,发展心理学肯定是不二的选择。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可以有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也是方式之一,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导致了解有些滞后。教育应当具有前瞻性,教育在前比事发后再补救要高效得多,而学习发展心理学,可以让父母对孩子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会遇到的问题,有一个预先的了解,因为发展心理学是揭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4.
爱是一个家庭中重要的元素,父母的爱可以给孩子力量,对于一个身体有病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更是孩子能够活下去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铭心(化名)是一名13岁的男孩,在新疆某建设兵团读初中一年级.孩子的妈妈通过博客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咨询是通过长途电话的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孩子到了五六岁,会突然有一个“行为能力的倒退期”,本想快要念小学的孩子会自立了,家长也好松口气了。然而,他却又突然变成了依赖型的小宝宝,这可让父母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其实,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这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呢!  相似文献   

16.
三四岁的孩子能对着实物咿咿呀呀地数1、2、3,四五岁的孩子知道一个苹果加两个苹果是三个苹果,而孩子到了五六岁时,父母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竟然可以脱口说出5 4=9,但同时父母又苦恼,孩子怎么还是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帮助来计算呢。  相似文献   

17.
合作是儿童社会行为的一个方面,只有具备合作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榜样,向孩子传递合作的技巧与规则,让孩子在合作中愉快成长、健康成长,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尽力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希望代替他完成那些在父母看来孩子还无法自己完成的事,这是父母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可是,这种方式在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容易让孩子变得胆怯、懦弱,离开父母便不知所措。有一种爱,是放手的爱。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最终能成功驾驭自己的人生——这才是父母之爱的本意。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亲子阅读是特指在家庭情境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书籍的一种活动,是父母和孩子围绕图画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的、个别化的阅读活动,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亲子阅读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有着的特殊意义,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不仅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感到读书的快乐,也能让孩子更早明白事理,同时还能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体会到儿童书带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和感悟。那么应该怎么进行亲子共读呢?这是每一个年轻父母都想即可得到答案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幼儿园开办的儿童心理辅导中心,每次看到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那一个个家长满脸的焦虑和无奈,我都感到有一种揪心的痛:来这里的许多孩子原本都是天真可爱的,如果父母细心呵护、耐心引导,孩子的许多问题便可以防患于未然。因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许多问题的积累都在不经意之间,正是父母在这一过程中的疏忽和误导才使孩子的问题积少成多,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