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9月28日下午,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源协和")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设立的"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正式启动。该奖项旨在奖励在生命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国内外杰出科学家和有潜力的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生命医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促进生命科学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在致辞中说:"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的设立体现了民营企业家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一直通过形式多样、贴近公众和参与性强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中科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十二五"期间,中科院信息化建设专项设立网络化科学传播服务工程项目,项目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为牵头单位,秉承"发布、传播、分享、交流、服务"的宗旨,构建了满足信息发布、科学普及、学术交流需求的网络化科学传播体系,使中科院网络科学传播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科学家参与科学普及工作提供便捷的平台和渠道,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为中科院树立了科学传播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以77位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和82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论文影响力平均水平与高水平的二维分区,以及论文影响力水平与变异程度的二维分区对科学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型,展示了分区法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若想整体进阶到诺贝尔奖层级,其论文影响力需要扩大e2倍;已有少数几位院士显示出诺贝尔奖级科学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正"神经疾病靶点"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十二五"期间"一六十"规划重大突破方向之一,以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所为核心组织实施。五年间,围绕目标、凝聚团队、优化配置、健全机制,积极承担科技部"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脑功能联结图谱"等重大科技任务,在新型基因编辑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对"生物钟"研究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在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对生物钟不断有新的发现。1.生物钟在哪里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这个"时钟"会回应外部的信号,特别是光信号,使身体内部的时间与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ABO血型的发现史其实是一部血迹斑斑的输血史。193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因为他发现了"ABO血型系统"。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输血的成功率,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应该被历史记住、被众人感激的不仅仅是兰德斯泰纳,还应该有那些做出过贡献的医生和为此付出生命的病人。以血为药,古已有之。据记载,在埃及等地,血被作为麻风的特效  相似文献   

7.
<正>《院刊》: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是中科院建制化的智库研究机构,凝聚了中科院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优势,为国家提供科技战略咨询和决策支撑,为我国宏观科技发展把脉。您最近提出了"科技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有怎样的缘起?潘教峰:现代科技发展到今天,人们时而感到困惑,科技发展到底为了谁?比如,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忽然发现自己可能正在慢慢失去对科技发展的控制:将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繁殖后代的功能将可以被替代,科技自身就可以创  相似文献   

8.
正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数百万生命。她赢得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出版的小行星公告上,距离太阳约2.63个天文单位的第31230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27日,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悟空"取得首批重大科学成果。中科院院长、党组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7):786-787
<正>推荐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完成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主要合作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湖南福来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顺风海德尔有限公司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华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州颐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69-769
<正>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李澄宇研究组通过干预"延迟期间"小鼠大脑内侧前额叶(mPFC)的电活动影响记忆任务的学习正确率,阐明了该脑区在记忆学习过程中放电模式变化的规律。研究人员训练小鼠学习一个工作记忆任务,其中记忆的存储与抉择行为在时间上相互分离。小鼠在不做任务时是限制饮水的,因此水  相似文献   

12.
力争之下,中科院系统第二届高技术产业化会议4月26日终于在深圳五洲宾馆召开. 4月29日,有"小高交会"之称的"对接洽谈会"亦随之在高交会馆拉开帷幕.中科院带来的500多个项目与珠三角350家企业全面展开合作洽谈.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13,(14):13-16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公众关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29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大昉,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卓勤四位专家,以"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转基因技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王平 《百科知识》2013,(1):18-20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因为他们发现了生命可以通过克隆而逆转。但是,这一发现的另两位重要人物——克隆羊多利之父,伊恩·威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同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缺少了吴健雄。两相比较,会获得一些启迪和答案。从"宇称不守衡"谈起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惊人的相似。吴健雄被誉为东方的居里夫人,她与李政道、杨振宁一道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后两者是从理论上提  相似文献   

15.
1999年的诺贝尔奖似乎特别钟情于德国人,他们摘取了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大桂冠中的两个——诺贝尔文学奖和医学奖。获得前一奖项的是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uenter Granss),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则是君特·布洛贝尔(Gunter Blobel)。 获奖理由和探索历程 布洛贝尔获得199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是因为他发现了蛋白质在体内传输和导向的机理,即蛋白质带有控制其在细胞中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1月,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生命科学中的女性"论坛(Women in Life Science)在京举行。论坛由共同主席加州理工学院生物与生物工程系教授Alice Huang和组委会副主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曹晓风主持,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在大会致辞,协会常务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10月4日至6日,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揭晓。英国剑桥大学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因"发展体外授精疗法"而荣获  相似文献   

18.
在2001年11月11日第13届中国山东"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上,有反伪斗士之称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作了一场幽默生动而又发人深省的反伪科学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从瑞典传来的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消息,让在国庆长假中的中国人沸腾起来。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个人,屠呦呦因为"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即青蒿素抗疟法获得一半奖金;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因为"有关蛔虫寄生虫感染新疗法的发现"分享另外一半奖金。一时间手机微信、互联网、电视等媒体纷纷刷屏点赞,因为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本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入囊中,她所研究的青蒿素名声大噪,被誉为"中国神药"。一直以来,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相对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