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进制造     
正一种自驱动、透明、柔性的人机交互轨迹追踪智能微系统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张晓升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电极小型化策略,实现其高透光性和高电能输出的集成一体化,进而实现高灵敏透明轨迹追踪自驱动智能微系统。相关成果发表于Nanoenergy。纳米发电机(T E N G)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微纳能源,而且由于其自身具有"供电+功能"集成化的独特特性,可以作为自驱动传感器和自驱动执行器来构建智能人机交互微系统。研究显示,在缩小2/3电极面积的情况下,新型微纳能源采集器件的电学输出仍能保持高度稳定。这种电极小型化策略使器件具有更高的光透率和更低的信号干扰,使其在自驱动智能微系统领域,特别是在需要优异光学性能的领域显示出潜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在微纳制造技术领域的政策措施,并对我国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纳制造领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微/纳结构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给先进制造技术和超精密加工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主要介绍微/纳制造发展原因、特点及主要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微纳光学是指研究微米乃至纳米尺度下的光学现象的学科,随着光学系统体积的不断缩小,光学特性也会发生改变,当特征尺寸达到微纳米量级,就会出现许多宏观条件下所没有的特性。利用微纳尺寸结构的光学特性,可以设计出新型光学器件、系统和装置。微纳光学制造业主要利用微纳光学技术生产因微纳结构而产生特殊光学性能或呈现特殊视觉效果的光学膜和器件。  相似文献   

5.
姚伟  吕刚 《知识窗》2024,(1):81-83
随着现代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微纳光子学作为一个前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探讨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教学内容更新、跨学科合作、中英双语教学、多方位实践教学、教师紧跟前沿科研、考核方式优化等教学改革措施,改革微纳光子学课程,旨在培养微纳光子学领域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微纳系统材料、制造与器件物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纳米材料与纳米效应、纳米传感器件物理与器件设计、基于MEMS的纳米制造技术以及高性能微纳传感器、红外及THz波段探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本创新研究群体研制出的超微量快速检测微纳传感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在实验窒主任雒建斌院士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调整,已经成为一个以摩擦学理论与技术、表面科学与技术、微纳制造理论与技术、智能微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微纳光电器件测试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围绕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以高技术突破和摩擦学基础理论创新为主,从摩擦学和机械表面界面的基础科学问题出发,发现新现象、探索新机理、提出新方法,从而解决高技术领域的关键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人工微纳结构中光学新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人工微纳结构在光子芯片集成、微纳光场调控、量子受限特性相干过程、新型能源光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基于人工微结构的光学超晶格研制的新型全固体激光器作了简要介绍,展示了人工微纳结构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科技快讯     
正清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可测人体信号的电子皮肤据人民日报8月8日报道,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任天令团队研发出多层石墨烯表皮电子皮肤,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领域著名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据介绍,电子皮肤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传感器,而多层石墨烯表皮电子皮肤可以通过电阻变化实现对皮肤表面的微小形变等的监测,通过贴覆在口罩、手腕等多个位置分别实现对呼吸、心跳、语音等生理体征信号的测量,并且测试者佩戴时并不会影响正常活动。未来在运动监测、  相似文献   

10.
正于有机微纳晶激光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他的脚步无疑是稳健而坚实的。多年来,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驱使他一如既往地在有机微纳晶激光领域探索,并沉醉其中。他就是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廖清。搞科研,他认真严谨、力求创新;当导师,他民主开放、尚学尚新。在不同的角色中,廖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深的研究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着自己的科研人生。  相似文献   

11.
传感器市场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在市场调研公司Databeans今年初发布的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测中,传感器2006-201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21%,是整个半导体行业平均复合增长率(10%)的两倍多。在这一传感器发展热潮中,中国厂商正在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些新型传感器市场,一些IC厂商开始拥有了能够同国际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如指纹传感器领域的芯微技术有限公司,MEMS传感器领域的青岛元芯,美新半导体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282期“双清论坛”,本文分析了我国未来芯片及其制造技术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回顾了光学微纳加工技术近年来与光学工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凝练了未来芯片制造中光学微纳加工技术亟需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展望了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科学前沿,探讨了未来5~10年我国在该领域亟待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其在工业化、实用性道路上取得显著的进步。高楼玻璃清洗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也正在飞速发展着,然而目前的高楼玻璃清洗机器人仍存在着难跨越窗框等障碍物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改进或开发新型越障式爬壁清洗机器人势在必行。本文对自我设计的新型越障式爬壁机器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探寻光的本质、利用光的特性中逐渐走向文明和现代科技。与传统光学不同的是,由光学与微电子、微机械、纳米技术互相融合、渗透、交叉而形成的前沿学科——微纳光学,变革了传统光学与技术的发展路线。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信息、能源、生命、环保,宇航、国防等领域均已产生新的重要应用。在我国,微纳光子学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未来发展前程似锦。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课程教学领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产生了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微课程。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学生进行个性自主化学习。微课程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将逐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微纳结构拥有诸多优异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泛应用于光学、摩擦学、界面科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杜雪教授长期从事微纳结构超精密加工及其应用研究,提出一系列先进加工技术和工艺,取得多项创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10,(9):9-10
微机电系统在未来的高科技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它们也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陷,那就是计量结果不够精确,彼此之间存在偏差。据《大众科学》杂志网站8月10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已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让微机电系统进行自我校准,这一研究成果有望打开研发各类超高精度的传感器和设备的大门,可在医学、工程以及国防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一个研究小组发布了他们在3D打印技术方面的新应用:打印具有集成传感功能的器官芯片。他们打印出了可快速组装和定制的心脏芯片,使心脏数据收集更容易,为药物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相关研究刊发在《自然·材料》杂志上。SEAS的这个研究小组将柔性应变传感器与人体组织微架构集成,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刘力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型存储器集成技术和微纳电子材料及应用。主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单位负责人承担"863"计划课题1项,作为5名学术骨干之一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承担本科生专业课《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物  相似文献   

20.
1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赵刚课题组利用一种结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和液态金属模板印刷的新技术,制备出新型可重构回收的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这一技术在柔性显示器、应变传感器、触觉传感器、近场通信设备等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前景,将对柔性电子产品开发和商业化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