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归纳人才政策发展的时间性、空间性和历史性3个特征,把人才政策分成吸引与保障政策、培养与发展政策、管理与维护政策和评价与考核政策4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人才政策发展三阶段模型,并利用中国2000—2018年人才政策发展情况进行验证。最后,建议人才政策制定者了解本地区人才需求、人才政策发展阶段,关注人才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合理搭配人才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2.
作为创新活力之城的杭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更好了解杭州市现有海外人才引进及工作现状,开展问卷调查,以电子文档和微信公众号推送问卷两种形式递交.分析杭州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及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在吸引国际人才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杭州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助推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甘肃必须制订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有重大区别的人才政策,加快人才政策的创新,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是为建设百年科技强国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部署。诸多重大原创理论产生于基础研究人才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5.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以武汉城市圈创新创业人才工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成效并总结问题,提出引进高端紧俏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大人才资源与产业项目的对接力度和实施"人才特区"工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人才是广州市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人才效能又与人才政策因素密切相关,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充分发挥人才效能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通过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人才政策的对比整理,分析四大城市人才政策体系的异同之处,探索广州市人才政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广州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的若干举措,以期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分为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6个基本面,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创新人才最新政策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凝练国内主要省份创新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国内对标,全面梳理广东近年来主要的创新人才政策,剖析广东现有政策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广东创新人才政策的六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及其政策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科技人才激励的国际经验。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过度强调政策的目的性,而忽略了科技创新人才特殊的动机与需求,因此本文在吸收相关理论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和政策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2017报告中,韩国在全球排名第11位,亚洲排名第2位,中国在全球位于第22位,亚洲位于第6位。韩国是典型的以政府主导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模式的亚洲国家,政府主要通过宏观战略指导与协调、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研发资金支持、成果推广支持等手段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韩国新政府确立了以"实现以创造就业为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以来,盐城市积极探索地方性人才政策,先后构建了515人才政策体系和黄海明珠人才政策体系。从发展历程来看,两个阶段盐城市人才政策都遵循“从制度到机制”的路径,建构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在政策适用对象的人才面向上,盐城市人才政策基本遵循3个梯度的理念。所不同的是,黄海明珠人才政策在人才具体类型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人才面向的政策激励工具方面,两个阶段盐城市人才政策基本以生活资助、住房保障、职业发展、宜居生活等4个维度展开。黄海明珠人才政策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515人才政策中的激励工具进行了部分调整。当然,盐城市人才政策在迭代与嬗变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讨论和进一步优化可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发展高技术产业人才政策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现行人才政策对高技术产业的实际功效及其变化趋势、人才接受继续教育情况、人才物质待遇、影响科技奖励制度激励效果的原因、影响人才流动的障碍因素等问题做了实证研究,依据实证研究取得的一些重要结果,提出了完善高技术产业人才政策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科技人才是广州市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人才效能又与人才政策因素密切相关,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充分发挥人才效能的重要要素。通过对比我国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人才政策,分析其人才政策体系的异同之处,探索广州市人才政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广州市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的若干举措,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带领科技工作者勇担创新发展重任,发挥人才智力支撑作用,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特色更加鲜明,"四个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创新驱动框架下内蒙古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内蒙古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内蒙古人才政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孙文浩 《科研管理》2023,(4):164-174
研究中国政府如何制定合宜的人才引进政策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对政府在“十四五”时期构建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文章借鉴吸收能力理论、“威廉姆森”假说以及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城市(产业)内部“集聚”型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识别标准,并且基于人才结构视角考察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结果表明:相对于以人才数量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在企业间进行“逆集聚”分布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并且在城市(产业)内部构建“逆集聚”型人才结构是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解释效力约为60.42%。此外,创新要素结构的联动变化也是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解释效力约为23.99%。“十四五”时期政府应调整以人才数量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在城市(产业)内部形成“逆集聚”型人才结构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引进政策是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整理中央及典型城市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文本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07—2020年地方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开展文本量化分析,基于"时间—主体—工具—机制—效果"框架进行了政策挖掘,描述了各地人才引进政策的差异与协同,进而探讨政策差异与人才引进实践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呈现出中央带动地方—响应速度差异、协作机制协同—关键政策差异、工具导向一致—具体举措差异等特征。研究表明,基于政策文献的量化研究,可以为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提供新视角,为政策文献与政策实践有效对话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三大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效的人才战略体系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完善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有利于建立好的用人机制,对于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流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了江苏省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体系,通过对江苏省13个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的比较得出目前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制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绿色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与和谐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对此本文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分布、流动和主要特点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展示当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现状,旨在更好地了解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对绿色发展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边远地区大体包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贵州以及四川西部山区、陕西的陕北、黑龙江北部等十一个省、区。这些省、区面积广大,土地辽阔,而人口较少,气候条件较差,科学文化落后,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尽管历史上有过灿烂的文化,解放三十多年来也有了很大进步,但和我国东南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志士仁人,奔赴边远地区,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立下了不朽功勋,名彪史册。在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有大批干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人才管理配套改革,建立激励大众创新创业的机制"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依据国务院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发文展开内容分析,整理出中央对地方制定和优化大众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总的体系性导向。其次,选取天津、武汉、苏州及深圳4座城市现行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作为地方政策的样本,从政策发布时间、适用对象、内容环节及行政体裁等角度展开现状描述分析。最后,依照上述研究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改革提出建议,以期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