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军国防武器装备采办中面临着各种技术风险,如何判定技术的成熟度成为采办管理的焦点。本文从技术/产品成熟度的属性出发,对技术生命周期曲线模型、美国总审计署的基于知识点的采办模型、美国国防部的基于技术成熟度等级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各种模型的特点,并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各个模型的优势劣势,为国内国防科研引入技术成熟度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可分解垃圾回收利用项目的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设备蚯蚓反应器回收可分解回收垃圾的功能先进,其产品蚯蚓粪高级有机肥功效好,经济价值高。投资可分解垃圾回收利用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利,投资回报率高。蚯蚓反应器可分解生活垃圾并回收利用,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具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研究分析了当前技术价值评估采取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基于技术成熟度的技术价值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包含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成本计算、估值系数和计算技术价值等步骤的技术价值评估方法。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创新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对基于技术成熟度的技术价值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推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们(霸菱投资)早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时,就开始在IT相关的领域进行了投资,在近3年,我们大约投资了34个项目,投资项目的数量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回报率真正说明问题.我们做的很好,即使在市场大跌之际,我们的内部收益率(IRR)还是超过了60%.我们有两个基金,第一个3亿美金,主要投资于数字网络,基础设施;第二个主要投资于无线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信息系统成熟度、高管对IT(Inform 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高管的风险承受能力对组织IT投资态度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147家中国各类组织(包括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高管对IT的了解程度、高管的风险承受能力对组织IT投资态度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系统成熟度对组织IT投资态度的影响未被支持。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IT投资决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适用于绿色环保创新技术的多因素不确定条件下不可逆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并以国内2009~2013年的439个住宅性建筑样本数据为基础,借助数值模拟与静态比较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创新技术引导产业化的投资时机,结果发现不确定冲击性事件的发生将导致公司预期资本收益率下降,项目投资机会价值随之减少。此外投资阈值下降,公司会选择提前投资,从而造成过度投资。而无风险利率的提高虽使得突发事件对投资阈值的影响弱化,但也降低了执行期权的机会成本,可能引起公司的过度投资。对于一星绿建项目,投资阈值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相对较弱,而二星项目投资阈值的敏感度超过了平均增量成本更高的三星项目。因此在实施投资之前,公司要求的回报率要高于三星项目。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中,管理者一直使用关键的财务比率来评价财务资源的利用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使用管理回报率指标衡量组织的稀缺资源——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的使用效果。管理回报率(ROM)可以显示管理者如何有效地使自己和组织的员工将精力集中于战略推进,它是管理精力集中与沟通密切程度的函数。高管理回报率可通过建立战略边界、利用关键性指标评价管理能源使用效果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技术成熟度是企业理解技术成长规律、制定技术战略的理论基础,而普遍用于技术成熟度预测的成长曲线由于其函数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即过拟合或欠拟合问题会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法,结合专利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样本对其成熟度进行预测,并与成长曲线模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曲线对于分析技术成长轨迹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保障支出日益增加,低的投资回报率已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保支出需要,急需增加投资渠道。社保基金境外投资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关键是如何实施投资,并对将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找到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底流串料,闭路循环技术具有投资小、效果明显、方便实施的特点,通过生产运行情况对比表明,可使浮选系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和脱水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管理者、员工、企业文化、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技术和知识管理内容为结构维度,构建了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通过问卷获得数据;应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成熟度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并给出了成熟度"级越"的方法.通过几个企业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可以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智力生产要素是最先进的生产要素知识(含技术)生产要素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50年代,西方新古典派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注重资本和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向前发展,知识在投资的过程中,对于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以及在这些生产能力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是其它生产要素不可比拟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认为,随着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经济中,回报率会递减,然而,这会被新技术的注入所抵消。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这…  相似文献   

13.
龚艳萍  张翀 《科研管理》2012,33(5):38-46
在标准化技术的许可中,标准制定组织(SSO)近年来尝试采用事前许可,以克服专利劫持和规范技术许可。然而,至今其运作并不理想,许可机制尚待改进。在同质投资的观点下,本文通过一个序贯投资模型刻画了事前许可下许可双方的收益和投资激励,并导致了双边劫持的结果。为了优化许可程序,进一步考察了事前许可的执行对研发和生产的影响;并确定了有效率投资下事前许可的适用范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事前许可下联合预期盈余提高,对厂商的劫持被克服;(2)短期实施提高厂商投资和技术价值,事前许可可行;长期实施导致研发阻滞,事前许可可行性较差。最后,提出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价值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与绩效评价方法,它有效地反映了公司的价值创造和盈利水平。本文对基于价值管理的经济附加值、现金附加值和投资现金流回报率等重要方法进行了分析,举例说明其计算过程,并对三者进行了细致比较。最后指出企业应当结合其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确定适合自己的更为有效的价值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然而高校教师对于隐性知识分享表现得并不积极.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分析框架,以知识分享意愿为中介变量,提出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决定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取决于其知识分享意愿,而知识分享意愿又取决于感知管理支持、感知组织文化、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价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解释品牌的内涵、剖析品牌价值的构成,探讨了如何打造和维系品牌.在品牌价值的基础之上,以国内几个典型的大型企业为对象,计算了品牌资产价值投资回报率,以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庞庆华  蒋越 《情报杂志》2012,31(2):93-97,8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去对企业信息门户的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首先阐述了EIP的概念、功能,进而提出了企业信息门户成熟度的概念;其次在结合EIP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EIP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即利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评价对象的量化得分;最后,选取某一企业的信息门户建设案例,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并分析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技术成果成熟度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包括技术功能、技术创新、技术价值等3类一级指标和技术有效性、技术可靠性等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自行设计的"技术成果成熟度评价量表",为科技管理、特别是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操作工具。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系统各研究所22个技术成果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套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衡量中国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水平,寻找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关键因素愈加重要。从战略、运营技术、文化组织能力、生态圈4个维度构建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模型,并深入阐述基于层次分析(AHP)-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的某商用车企数字化成熟度评价的详细过程。研究表明,案例车企的数字化成熟度分值为1.00分,尚处于数字化升级者阶段,以实现客户价值为中心、与业务战略关联性、生产质量管理、劳动力效率、资产利用率是影响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和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实地调查30多家企业ERP实施的成功因素和失败教训,借鉴国内外ERP实施的成功因素法,把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引入到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实施能力测评中,提供企业一个基于过程改进的"ERP实施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