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变观中的趋新派认为,文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由质而文是时代演变使然,时变而文亦变。因而特别强调艺术的创新,反对因循守旧,盲目崇古。趋新派文变观并不等同于现代进化论文学史观,趋新论虽有线性时间观,但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时变思想,这与进化论所持的线性时间观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2.
骈文是在我国古代特有的审美观和文字的独具体质下产生的。它以整饰偶对的句式,绚丽光艳的辞藻、抑扬铿锵的音调,构成特有的艺术扭力,使读者获得极其惬意的美感。尤其在卓越的作家手中,以其深厚的学识、雄健的才力,游刃于丽辞骄句之中,倾述精深曲折的情理,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的优秀骄文作品,无论是抒情、辨理和写景,都不乏腊炙人口之作,表现出这种文体的艺术美质。对骄文的美,进行认真而深入的研究,发掘其语言艺术的精华,提高当今文章的艺术性,显然是有神益的。对骄文的研究,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3.
“文”与“质”,在孔子的学说中,不仅是指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更多的场合,它们分别是指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和这些素养的外显。本文从德与文、德与言、美与善等方面,探讨了“文”与“质”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对立互补关系,并评析了孔子“文”、“质”并重又以“质”为主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具体论述了汉魏六朝诗质文代变的过程。就地域而言,南朝诗偏于文,北朝诗偏于质;就时序而言,汉诗偏于质,晋宋以下诗偏于文。但无论质与文,真正走到极端的情况并不多,多数作品还是能质文结合,只不过是或质胜于文、或文胜于质并在“胜”的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由此形成了汉魏六朝诗并不单调的色彩。论文还阐述了当时人对于文质兼具的理论认识,论述了与质文有关的自然与雕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质魅力必须借助教学艺术这个中介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中,必须坚持“文”与“质”的有机统一,做到文质兼备,才能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一、加强理论学习,积淀深厚的学术功底,把握课程内容的“质”,这是做到政治理论课教学文质兼备的前提条件;二、重视语言“文”采,增强叙事分析能力;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文质兼备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6.
"文质彬彬"一直是我们所向往与推崇的做人与作文的最高境界。然而,人无完人,文有瑕疵,文质不得兼备。如果文质不得兼备而出现"相胜"的局面,人们往往会有"以‘质’主而‘文’次之"的倾向。文章从"存质舍文"、"质胜于文"和"先质后文"这三个方面着手,并结合历来文学家对"文"与"质"的理解,对"文质相胜"之时"质"更胜一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苏爱风 《文教资料》2011,(19):12-14
归有光散文被视为明代散文代表,影响深远,归有光抒情艺术一直为人所称道。其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其体现中华民族浓郁的民族特色息息相关。归有光散文在语言、选材、文与质的处理等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影响,本文分析其抒情艺术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辩证法思想,分析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形与神、一与万、情与理、文与质和通与变等辩证方面,指出其对艺术创作的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今天的艺术创作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轼与文同共同创立的湖州竹派,标志着从北宋开始的文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倾向。苏轼以其精于诗、文、书、画的全方位艺术修养,为中国绘画提供了丰富而又新颖的艺术经验和理论观点,并使书画一体的艺术实践在墨竹绘画中得到了定形。苏轼创造的“湖州竹派”这一中国画艺术的新形态,打开了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一本高中美术欣赏书,写实主义的作品容易欣赏,而遇到中国古代大师的文人画作品时,则不会欣赏,更不能深入其境,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中国文人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国美术史中最难欣赏的一部分,作为中学生应当了解中国文入画。  相似文献   

11.
古代艺术散文的界域及其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古代散文的形成和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散文是个极其广泛的概念。散文和骈文并存;再往前追溯,就是“文”的概念,文与笔、文与言对举。而我们所讲的艺术散文又与“大散文”的概念不同。艺术散文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本质就是艺术性。当我们从这一美学特质出发,从艺术散文生成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来进行考察和研讨时,就会大体上认识和把握艺术散文的界域及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历代公羊家都坚信,孔子依托夏商周之礼法资源,著(《春秋》而改制,行天子褒贬进退之权柄,属于继周而王,或直接代周而王,独成一王之法。故《春秋》之于周礼,并非追随、顺从,而有突破和创新。三代礼法虽不同,但它们在适应、适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有效规范及当时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而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方面却是统一的。《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质文》篇中,文的礼仪、形式都必须依附于质的内在基础,质、文二元互变,礼的产生依赖于质、文共同作用,这一切又都明显区别于《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忠、敬、文谱系及其交替、流转作用之理势。秦汉知识分子颇热衷于把质、文逻辑关系直接与夏商周三代历史和礼制相比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既离不开一定的哲学,也不能脱离艺术的展,往往要以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所积累的一定经验为前提。从西周末年至春秋孔子之前,史伯、单穆公、伶州鸠、伍举、子产、季札、晏婴等人,考察了“五味”、“五色”、“五声”之美的起源和构成,提出了“和”的观念,并且在明确提出和初步解决美与善这一对美学范畴的同时,提出和探讨了质与文这一对美学范畴的若干问题。其中.史伯所提出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的命题,尽管不是专门谈美的问题,但涉及了美的问题,即对美与“和”的关系发表了重要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滋味说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不但以表现性的方式来创作艺术,也以表现性的方式来鉴赏和评价艺术,而最能代表这种主观性艺术审美立场的概念,莫过于“味”。“味”作为艺术审美概念,在我国发端甚早,它与我国人的审美意识本身即起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考证“美”字的原始内涵,寻绎它从单纯的味觉到艺术审美概念的发展过程,举出先秦到六朝以“味”来评艺衡文的许多实例,证明这一衡文标准并非始于六朝,而是一个十分古老、源远流长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诗言志”是古典诗学的奠基之石,影响着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话语传统,使得话语构成中的言与意、比与兴、文与质发生某些嬗变,从而形成了以感悟式、隐喻化、多义性、模糊性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6.
胡适是中国现代一个很有见地的修辞学家,他在《白话文学史》和《国语文学史》中对古典诗词一语中的的评介,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修辞观点,是中国修辞学宝贵的史料,他关于文与质、用典与白描、不讲陈词套语及具体、原则与风格的看法,是很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17.
《江西教育》2007,(12):7-8
主持人:最近大家都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引发我们时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在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对此,大家能否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相似文献   

18.
创造与复制:艺术生产及价值的辩证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论的一个疏漏是:从未充分考虑艺术复制机制在艺术结构中的存在,并仅从负面意义上进行否定性判断。因此,艺术的价值分析便只能从艺术创造机制上切入。实际上,艺术生产是一种创造与复制的互化协同状态,而创造与复制的二元质的矛盾运动正是艺术价值生成的制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杂文创作,同其他文艺创作一样,作品总以一定的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为其内容,这些内容泛称为意,它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思维的意识形态产物.意,又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外化为具体的艺术形态作品,意的外化在以语言称为物质手段的文艺创作中泛称为言,它是意识形态得以显现为具体形态的条件.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的文质论,就是专门探讨和论述文艺创作中物、意、言关系的.质,指作品蕴含的内容;文,指作品采用的语言文字传达方式.质与文的关系,指作品采用的语言文字传达方式.质与文的关系,就是艺术思维与艺术传达的关系.文质论的实质,是研究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问题,中心是会与意的辩证统一及其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的音乐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被人视为"集众家之流而归于道"的杂家,然其在音乐审美意识方面,有许多精辟见解。它认为艺术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不必循古,应与时俱进;艺术创作及其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以"真情"为美,艺术创作要做到"文"与"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