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能否重现?在影像里如何表现历史?这些问题经常会在电视节目创作中被提及.由于历史文本在转换为影像本文时要受影像记录自身特点的限制,使得影像文本在表现历史时必须面临历史事实与摄像机记录特点的矛盾.本文在分析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对影像文本记录历史文本时的不同方式进行了适当的梳理,从"还原真实"、"接近真实"、"创造真实"等几个层面概括了影像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就这几个层面比较典型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肖平 《现代传播》2005,(6):81-84
口述体的纪录片形态,是纪录片领域里一种比较新的形态,也是当前追述历史事件最有效的一种影像写作方式.当事人亲历与口述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同的当事人从各自的局限性视角出发,描述与见证同一事件,体现出这一口述历史的客观标准,历史影像叙事结构的逻辑性及其现场,就是建立在这种当事人多元的、个体的和局限性视角的口述见证基础上.口述历史影像写作应该表现出它对于历史影像的追求,对于观看者历史读像的人文关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像叙事,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以影像重现历史.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要看到许多新闻,对所接触的新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是否会有相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京报并没有因新报的出现而趋于消失,反而成为新报中不可或缺的文本,出现了"文本中的文本"的独特现象.从文本理论的视角切入,发现新报之所以文本化京报,有吸引读者、培养读者群体层面的考虑,但京报自身所蕴含的政治权力,及其侧身其中的晚清社会和历史语境或更具决定作用.在华外籍报人将京报视为最权威的消息来源,通过将京报文本化为新报文本,而渐趋建立新报的权威;中国本土报人则通过将京报置于新报报首等方式,表明其中国性与合法性,在办报理念和实践上践行着一套尊王话语.通过与新报之间的互文作用,京报渐趋完成了从官方消息到大众化消息的蜕变,使读者从单一的官方权威解读中解放出来,跳出京报所定义的天下,进入新报所定义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妙峰山娘娘庙会是北京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庙会,香客数以十万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红色娘子军》在不同的媒介时代的改编现象作为个案,探讨在新中国电子媒介时期,从电影到电视演进中的媒介影像文本的改编与媒介变迁的关系。借以阐明不同的媒介环境影响下,红色经典影像再现(representation)所建构的独特景观是影像与媒介环境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讨论影像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中,我们认为,在媒介演进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话语权的执行反映出某个团体或历史个体的主观意向,这样在与媒介互动形成历史的过程中,又会被外在化为客观的非真实文化产物。此时客观的非真实(历史文化的建构)又作用于当下的媒介环境自身。  相似文献   

7.
席湖 《新闻世界》2011,(2):110-111
影像涵括互文、书写以及叙述,香山文化在平面影像中的呈现并不应该只是平面零散的点和线,而应该是一种空间性的呈现。视觉文本叙述空间,亦构建空间。视觉影像中的香山村庄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第三空间"中主体和客体,精神与物质,抽象与具象将会交织在一起,以城市集体回忆及文化想像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主旋律剧中的"浙江影像",回望历史,探寻"红色根脉"的政治文化底色;聚焦改革主题,呈现个体成长的精神迭代;把握新时代主题,紧贴平民视角的火热生活.围绕"为什么是浙江""浙江怎么做"建构与塑造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同时也拓展了主旋律创作的叙事维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地条件好一点的档案馆,都或多或少存放一些影像档案。它们大多是电视台拍的片子,记录了当地的历史沿革、城市建设、重大事件、名人成就等等,这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些影像档案既有历史价值,也有艺术价值,是影像档案资料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真正符合档案要求的影像,其实并不是电视台拍摄的这些纪录片。档案影像必须具备自己的品质,符合档案收藏和研究的特点,其档案远比传媒影像价值更大。因此,档案影像与传媒影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1.档案影像与传媒影像的出发点不同。媒体摄制影像作品是为了观众…  相似文献   

10.
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CCTV<见证·影像志>栏目七年的影像试验为由头,回溯新兴史学分支"影视史学"诞生的曲折过程,着重论述影像在表现和阐释历史方面的潜能,及其介入历史将给史学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基于当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本文提出影视史学在其学科成长过程中亟待进行的工作.本文认为,如果能通过影视史学所带来的多学科间交融合作,使积累更为深厚的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的思维、观念和方法有效地引入影像媒介的日常操作,将有助于影像媒介更全面、科学和均衡地记录现实社会,为后辈留下一笔厚实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1.
影像记录的泛化与纪录片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电视媒介传播能力的不断增强 ,大量现实生活内容通过铺天盖地的电视新闻、形形色色的社会热点问题对话与访谈、情景真实的案件聚焦和方兴未艾的“真实电视” (realityTV)等节目得到源源不断的播映。这使不少人认为纪录片因为很多电视节目普遍带有非常真实的影像记录性而正在淡出乃至走向消失 ,有的甚至干脆认为纪录片已经“终结”。然而 ,影像记录的普及与泛化 ,纪录片概念的扩大及外延的拓展 ,在电视时代都是一种历史必然 ;不管在事实方面 ,还是在理论方面 ,纪录片都没有正在走向消失乃至被终结 ,它也不能被认为是现在可以消失或者应该终结的  相似文献   

12.
于涛 《采.写.编》2022,(3):177-179
影像是记录真实事件的重要载体,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越来越多的影像记录者为了追求利益而选择刻意美化照片,甚至出现了很多造假影片.本文以方苏雅与程新皓二者跨越百年影像对比研究,一方面探究云南少数民族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探究影像于历史之中的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迈克·摩尔的影像作品彰显了自由与平等的主题,诉诸了实验的逻辑和方法,并且有明确的效果指向和功能诉求,所有影像文本都有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印记。透过迈克.摩尔影像作品折射出来的实用主义可以发掘出其影像实验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期《驳于连》一文所涉及的关于中国哲学翻译的讨论颇具典型意义。众所周知,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其范畴和概念也大异其旨。一旦译者试图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尤其是这些语言之间没有渊源关系的时候,不同类型的名称与范畴就显现出不同的含义。任何试图把古汉语文本翻译成一种西方语言的人都将意识到,汉语文本的意义类型不同于翻译语言的意义类型。翻译必然会建立起不同于原文的关系的共振网络。例如,"本性"与"自然"这两个术语,都被英译为"na-  相似文献   

15.
网络恶搞:"狂欢"背后的后现代陷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恶搞文化的审美特征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对中世纪狂欢节的论述存在着有趣的类似,但是不加思辨的简单类比往往会遮蔽本体和喻体间的本质不同.一方面,要以当代中国的历史语境和媒介环境为背景来理解网络恶搞文化;一方面需要抓住巴赫金笔下的狂欢节精神的本质--"永恒辩证".恶搞文化在本质上不同于狂欢节精神,而更接近后现代文化.值得警...  相似文献   

16.
赵建伟 《新闻知识》2012,(6):90-91,76
新闻事实本身的多义性决定了不同记者针对同一事实可以(事实上常常会)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报道,而针对特定事实如果选择了某一不恰当的报道角度必然会导致新闻文本客观性的缺失,或者说会直接导致新闻文本明显的主观性特征。显然记者应尽力避免不当报道角度导致的主观性以确保新闻文本的客观性。本文试图结合一些新闻文本来探究不当报道角度导致新闻客观性缺失的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7.
有人预言,广播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其实不然,广播作为最古老的电子媒体,也是生命力最强的电子媒体,广播借助于声音形成了自己的传播优势.在影像传播时代,广播仍然拥有不可抗拒的独特魅力,广播总是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影星成龙担任总导演并出演革命家黄兴的大型历史题材电影《辛亥革命》上映。除此之外,2011年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献礼片还有《鉴湖女侠》、《百年情书》、《辛亥风云》等。反映历史题材的影像并不是对历史的记载,而是以视觉的影像和影片的叙述来传达对历史的见解,众多辛亥革命题材的电影都是在用镜头语言传达创作者对那段历史的独特理解和不同角度的思想感悟。海报作为电影的视觉诠释,通过文字、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具有"三重属性",即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各有偏重.  相似文献   

20.
赵金凤 《兰台世界》2016,(22):100-103
英籍翻译家戴乃迭的译介活动跨越半个多世纪,在不同历史阶段受不断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对源语文本的选择体现出不同的倾向和特点.研究发现,戴乃迭的文本选择是她对自身内在需要和外部翻译生态环境适应性选择的结果,但就外部环境而言,她所处的源语生态环境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