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汉桥 《武当》2007,(3):28-29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她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古典哲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思想文化内涵。故而内涵博大,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很强的技击性能和艺术美感。笔者从武术套路动态静态、动作的节奏性、体姿的意境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助大家从艺术角度去欣赏武术套路并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
武术比赛的欣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重懂比赛;鉴别强、弱、优、劣;从美学角度欣赏比赛。其中要能看懂比赛和鉴别强、弱、优、劣,要掌握一定的武术知识(武术及各项目的特点风格)武术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武术规则有所了解。可以说了解规则是欣赏武术的关键。 1996年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了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以下称新规则),与欣赏有关的评分方法新规则中有以下变化: 1.切块评分 切块评分就是将武术套路比  相似文献   

3.
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终身体育思想的角度,分析当下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研究结论认为:(1)教学内容改革为:淡化难度、注重学练法,突出欣赏能力培养、强调武术文化传承.(2)武术套路技术评价分为3种形式,即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有选择地进行单式技术、组合技术、整套技术的评价。单式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练习的质量和技击含义的表达;组合技术评价侧重于对动作的审美;整套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的记忆和艺术表现,突出学生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武术技击本质论限制了对套路审美特征的认识与探索,人们在是否保留套路中技击的问题上争得面红耳赤。研究认为:现代社会武术唯技击的发展是行不通的,相反甚至有人认为技击就不属于武术范畴;套路阻碍武术技击性,因此,要想发展套路就要弱化技击;撇开“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的矛盾阐述,放手将武术以体育的模式发展;应肯定武术套路的艺术形式,并用艺术的审美眼光,摆脱技击的绝对束缚,任其自由创新发挥。最终将高度发展的套路艺术作为代表武术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并以此为契机,饮水思源,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艺术层面来讨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在新规则影响下的非语言艺术特性,其目的是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武术,了解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内在的时空艺术、视听艺术、动态艺术和表现艺术等艺术特性,充分挖掘和展示竞技武术套路中的非语言艺术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套路是演练者与观赏者之间的武术审美之旅,但长期以来武术技击本质论限制了对套路审美特征的认识与探索.研究认为:武术与舞蹈同源是武术套路艺术之根;武术套路不是便于记忆的技击术,也不是技击初学之门,而是运用技击元素的艺术创作;动作名称的想象以及“对手”的不在场,体现出武术套路已从技击走向审美;形似、不似、不似之似构成了武术套路审美的3个境界;武术套路超越技击的现实性、功利性、工具性,进而达到一种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7.
论武术节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寻武术套路节奏的艺术特性、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其表现的因素,更全面、客观地指导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以推动武术套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武术节奏,认为武术套路节奏是各种动作在快慢、刚柔、起伏、轻重、长短等要素上的对比及各种要素有一定规律的交替组合。其节奏表现受时间把握、空间认识及身体素质、基本功、精气神、编排、呼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美的视角重新审视武术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时间性、空间性等艺术特性有利于促进现代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属于美类的一个大项,其审美价值体现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美进行分析,以达到不断完善竞技武术套路美学方面的研究,使武术审美观念与时俱进,从而指导教学训练、体育欣赏、编排和比赛,能动地作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9.
太极之美     
自娱和娱人,是太极拳套路运动的美学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功能。太极拳套路的运动美,不仅是历代套路创编者的艺术积累,而且是广大套路演练者的艺术发挥。太极拳运动不但有外显的手、眼、身、步的婉转运行和英武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艺美学视角分析了竞技武术套路的结构层次与创造过程,提出竞技武术套路教练员必须具备艺术敏感力、艺术想像力和艺术技巧等艺术素养。并对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培养高素质教练员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日本地缘相邻,共处东亚,两国交流自古已有,其中武学交流更是从未间断过,日本武道项目众多,且多师从中国,柔道、空手道、相扑、剑道、箭道等日本历史悠久的传统武道在日本国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日本人积极将其武道向世界推广,在国际上已具有了较强的影响力,其中柔道已是奥运会比赛项目。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中日武学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为武术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内部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代的武术教育过程中,这种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的传承依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世界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文化的感召,武术文化的传承在武术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析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武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历来居于主导地位,且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广泛的积极作用。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可通过武礼、武技、武理和武师表率等途径与方法,使之贯穿其全过程,达到技德双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经沧桑一路走来,可喜可贺.但发展至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竞技武术的异化、传统武术的失宠、学校武术的尴尬、大众武术的失落、域外体育的挤压等等,谱写出一曲现代武术的悲歌.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中国武术所处的现状进行剖析,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应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相关的政策,上升为国学教育的一种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介做好国内、国际宣传,加深人民对武术的认识;培养传承人,拓宽传播渠道,加强国际推广,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学习创造机会;定期举办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赛事,形成自身的赛事制度,加强武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中国武术才能走出"寂寞"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武德:矢志不渝的武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武德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育思想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武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武德通过"捆绑"于武术技术教学之中,使广大习武者通过技术的磨炼,把"捆绑"于技术之中的伦理道德"知识"变成"共识",把"共识"变成"常识",通过这些日用不知的常识构成控制的权利——武德,从而约束武者的行为规范。这是古今武术教育都没有变化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武术赛事在现代社会武术文化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传统武术节是目前武术单项比赛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武术比赛,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文章以安徽黄山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为例,通过研究本次武术节的赛事情况后,从外围层次、中间层次、核心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了武术赛事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以指导武术赛事更好地为武术文化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网络检索法,对中华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任何片面的发展都将会影响到武术整体的发展,应该坚持以技击为主导,伦理观和价值观相互协调,全面、整体地发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阐述了武术考核的标准,并将该标准进行了客观化处理,使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标准。经过实践检验,该标准是可行的,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第7期共300期内容所经历的27年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武技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抽绎并评析了杂志传播国外武技的规律。将对国外武技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一是就国度而言,杂志走了"由近及远"的路线;二是就武技种类而言,杂志采用了"抓大挂小"的方式;三是就武技介绍占用篇幅而言,杂志运用了"峰谷相间"的模式;四是就对国际流行武技的介绍而言,杂志坚持了"恒中有变"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知史以为鉴。文章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第7期共300期内容所经历的27年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抽绎并评析了杂志传播武术的规律。将对武术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