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哲学构建了一个意义世界,此意义世界涵涉多个领域。阳明之"心"具有本体之心和主体之心两个层面的含义,作为本体之心,它可以向内,向外两个方向展开,作为主体之心则含有个体之心和类心两方面的意义;阳明之"物"指客观事物,但更多指向"意向客体",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后者包含事物和事实两个层面的含义;阳明之意义世界的第三向度是关系——心物关系,具体呈现为意向性。心、物及二者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心物在不同向度的合一,即意义世界的多向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的运用看,王阳明的"物"有三种意义:一是"外物"的物,即把物当作客观本然的"外物",这种纯粹的认识论视角阻断了存在与"心"的意义关系;二是"意之所之即为物"的物,它可以从意义世界的建构来理解,指明了心与物可以交感循环;三是"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一体之物,它关涉心学的基本感性论,阐明了心物交感的最终依据。第二层义与第三层义内在统一,而与第一层含义相对。  相似文献   

3.
同是研究心与物之关系的“心物感应论”和“摹仿说”,由于东西方化区域、化传统的不同,因而其差异性仍然是明显的: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心物感应论”更强调审美的主体和心物交感的对应性,而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说”,则侧重于审美的客体和心物的对立性、冲突性。  相似文献   

4.
论宋明心学对审美、艺术思维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物关系是审美活动、艺术思维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陆、王心学思考的对象,也主要是这一问题。从“心”对“物”的作用方面,引申出心物照应的两种观感方式:“单照”式和“互照”式。而对主客互照的通明状态的形成,又可分为三种相连的幻化境界,即主体物化、客体人化、物我为一;从心学体系建构中“物”的工具性作用,引申出释、道两家对文字的消解思想;从心学中“心”的流程轨迹,引申出正——反——合的思维论证方式,便构成宋明心学对审美、艺术思维作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艺术语言是一种心灵化的语言 ,它最自然地展现了主体心灵的自由。在艺术语言创造过程中 ,主体反映客体 ,并非理性的认知和评价 ,而是感性的体悟和描写。任何对象经过主体的以眼观物、以心感物、以情化物的全过程 ,都将形质尽变。这种变形的客体 ,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双向变形的结果 ,是主体心灵化和审美化的显影。艺术语言的心物感应 ,是主体把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情感融注到客观物象中 ,使物象变形为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主体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对心物感应具有指向作用 ,它所整合出的变形客体是蕴含着主体的审美比较、审美选择和审美评价的心灵之物 ,它是主体心灵世界的最自然、最真实的投射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现代意义论视角切入,借助意向性理论,尝试再次诠释王阳明心物说所表述的心学哲思的理论的实质及其体现的中国哲学精神和品格。内容重在:(1)解说心物学说的意向性理论特征及其突破纯意识域获取实际生活现实性品格的意义本质;(2)对比认识论与意义论的二重解释维度,反证王之超越性特征;(3)重解“四句教”以把握王学心物结构中建构意义世界的理论指向,及传统内观思想于其中表现中表现的精神境界和现实品格。  相似文献   

7.
心物关系是文学理论中一大问题,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西方提出和解决是在14、15世纪文艺复兴以后,而中国则早在反映西周时期生活的《诗经》中就以"赋比兴"方法揭示了自然与人的文学关系。儒家提出"比德"说,道家提出"齐物"说,这两家都重视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提出了"心物宛转"说,既是对人的感情与自然景物文学关系的一次理论总结,又开启了唐以后的情景交融论。刘永济、徐复观、王元化三家结论基本一致,都认为"心物宛转"说的核心思想是"心境交融"或"心物交融"。论文在心理学意义上作出新的阐释,认为刘勰提出的从"随物以宛转"到"与心而徘徊",其旨义是诗人在创作中要从对外在世界物貌的随顺体察,到对内心世界情感印象步步深入的开掘,体现了由物理境深入心理场的心理活动规律。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是诗人建构的审美心理场,"我"与景物已化为一体。因此,"心物宛转"说承前启后,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以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了大量的物体形态,又以现代艺术的方式生产了大量的美术形态,这些形态作为环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介入现代美术的审美知觉,其介入的方式主要有群体效应和个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美学角度阐析了《文心雕龙·物色》篇的理论内涵。本文指出“物色”的意思并不等同于“物”,而侧重点在于事物的外在形态(形式美),即在于自然事物的样态与人的情感结构的对应性。作者认为:《物色》篇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物感思想,同时,又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物──情──辞三者关系,描述了从“诗人感物”到审美意象物化的过程,这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理论突破。文章指出:刘勰关于审美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分析,不是一般“物感”,那样只注意物对心的感发,视主体为被动接受,而是在强调“物感”的同时,还强调了心对物的驾驭与统摄,把“随物宛转”和“与心徘徊”视为不可偏废的同一过程。由此,阐发了“兴”的主体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与艺术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传统哲学为了更好地说明现象世界而创造了一个理念的世界,认为现象世界是假,理念世界是真;人的理性是达到理念世界的途径。从这种哲学观出发,传统形而上学高扬科学而贬低艺术。但科学对事物的把握是机械的、数字化的,不能把握事物的生命感。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也并非如哲学的初衷所设想的和谐完善,相反,现代人被沦为机器的奴隶,现代人的精神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原因是传统哲学独尊科学、贬低艺术所致。因此,我们应倡导科学与艺术的和谐,既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使之能达到清晰、精确,同时也要用艺术的“眼”和“心”去把握事物,体验事物的情调和生命,用艺术去引导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现代意义论视角切入 ,借助意向性理论 ,尝试再次诠释王阳明心物学说所表述的心学哲思的理论实质及其体现的中国哲学精神和品格。内容重在 :(1 )解说心物学说的意向性理论特征及其突破纯意识域获取实际生活现实性品格的意义本质 ;(2 )对比认识论的与意义论的二重解释维度 ,反证王学之超越性特征 ;(3)重解“四句教”以把握王学心物结构中建构意义世界的理论指向 ,及传统内观思想于其中表现的精神境界和现实品格。  相似文献   

12.
"感物"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初始阶段。"感物"审美体验方式有三个向度:虚而待物——"感物"作为主体虚静应受的审美方式;以情观物——"感物"作为主体积极介入的审美方式;心物一体——对应受和介入两种审美方式的和谐超越。  相似文献   

13.
意境理论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意境作为艺术形象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和意境作为一种特株的艺术形象之美学特征。意境的基础是建立在对艺术创作中情和景、心和物辩证关系认识之上的,即从情和景、心和物到意和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刘勰对文学创作过程中情物关系或心物关系的论述,承前启后。一是明确提出“意象”的概念,二是指出心和物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三是形成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理论范畴,对唐代意境理论的正式形成和提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符号世界与客观世界 罗素说:“如果A引起B的‘观念’.A就是B的符号。”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只要能用来标识、指称另一事物.能引起关于另一事物的观念,能在观念中充当另一事物的替身,它便是另一事物的符号。它怍为另一事物替身的资格,或者说它所标识的含义,是主体的人所赋予的。也就是说,人是通过神话、宗教、语言、艺术、科学、历史等符号形式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客观世界也是通过这些符号形式而为人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15.
心物感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主要揭示了创作主体——“心”与创作客体——“物”之紧密联系。心物感应论主要表现出审美主体“我”与审美客体“物”之间相互融汇交流,互相赠答,彼此互渗,并最终达到物我同化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6.
论感觉强化     
感觉,是物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个别特征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映象。人得以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从感觉开始,由感觉、知觉、表象形成概念,到达认识的高度。但某些人,或人们在某些时候的感觉,会突破一般阈限对外界事物的自然感觉,变得格外强烈,甚至呈现为一种异态,这种异态使得被感觉对象扭曲、变形、异化,成为一种主观形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伊夫·唐吉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所表现的是精雕细琢的细节和可以认识的场面和东西。就像他画的这两幅画《缓慢的一天》和《无题》,画中的物体脱开了自然的组织结构,以梦幻的方式变形,合成梦境中的事物,这些场景光怪陆离,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的特征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给人空灵的感觉。画面具象和抽象相结合,有既具体又模糊的感觉。他的每幅画都是敞向未来世界的梦幻之作。  相似文献   

18.
于艳荣 《辽宁教育》2007,(11):48-5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有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大多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他们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怎样顺应这一儿童思维特点,放手让学生去写他们眼中的“有意思”的作文,写他们愿意写、高兴写的作文呢?“有意思”和“有意义”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9.
现代派书家为了打破以文字识读和书写为根本的习惯性思维,对西方现代派绘画进行了生硬的嫁接。但从书画创作审美体验中的“心物”之轴来分析,书法与传统的中国诗、画相比,虽有其独特性质,仍然是点画结构与主体意的融合,即意与象、心与物的统一。而现代派绘画从丙现跨越到表现,只注重意与心的一端,强调心与物的对立。这可从现代派绘画与书法发展的实践以及相互借鉴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并非戏言     
《师道》2005,(4):62-62
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就是人心了,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要赢得别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