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创新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薄弱学校想要走出困境,走上适于自身发展之路,首先应从学校文化入手。建设薄弱学校创新型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发掘自身优势,为薄弱学校更好、更强的发展增添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指以学校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本土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员工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学校文化具有教育性、选择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学校内部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不可能与社会教育相脱节而闭门造车,学校必须在建设学校文化的同时关注社会的变化以及社会对学校文化的种种影响,包括有意和无意的影响、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说,学校文化建设要与学校一墙之外的社会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两者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学校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学校文化,是新的教育形态下学校文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学校文化的先进方向。学习型学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产力,蕴涵文化的认同性、自组织性、学习性和生态性等教育特征。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改革和学校自身的文化性格重塑。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能集中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貌,其通常由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环境文化和学校活动文化等部分组成,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在先进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体育文化及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前言。广义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狭义的学校文化常指以课余文化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因此,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长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校长对学校文化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塑造者、管理者、倡导者和变革者.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物化风貌的整合。本文以S中学的个案研究为基础,建构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的关系模式,提出学校管理必须依靠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管理思想,更是一种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任何一方的变革都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重构的深层原因,学校文化又是决定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系统的课程改革即学校文化全面、系统的变革,而学校文化的重构必然要建立在对传统和本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健康、积极的学校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源泉,而学校价值观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具有统帅、规范、激励和熔炉的作用,是师生健康成长、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从多维视角阐述了对学校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并从四个方面探索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根基文化与体育文化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性是体育文化起源存在的客观属性 ,它可通过中介过渡的方法来解决当前体育文化起源的悖论。文中用新石器时代的镂孔陶球为实例 ,演证了这种中介过渡 (即意识物化 )的方法 ,并提出了几点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学者詹姆逊对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论述的分析,认为因娱乐超女李宇春与文化超女于丹教授而引起的冲突,实际上就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而解决的方法是: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弘扬民族高雅文化,以达到双方的共融和多元共生。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对儒家文化进行吸收、借鉴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要走进现实生活,让新道德构建与民生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要处理好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关系,二要处理好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三要处理好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要做好儒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工作,使儒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贵州传统文化尽管丰富厚实、绚丽多姿,但却缺乏可以整体反映贵州文化身份的标示.蚩尤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且与贵州多样传统文化联系密切,更为可贵的是,蚩尤文化在贵州依然以活态方式存在.而要以蚩尤文化为基模构建贵州文化身份,则需要构建各民族皆认同的仪式活动和增强蚩尤文化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河南传统文化资源既是中华民族物质与精神的瑰宝,也是河南省全面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生产力,建设文化大省的强有力支撑。本文试着从河南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性质等方面出发,提炼总结出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文化意义、研究意义,深度挖掘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从而提高河南文化的"软实力",以及在全国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对中国体育文化的文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释了儒家文化借助社会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教育等媒介对中国体育文化控制的过程及其文化控制在体育文化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层面上的表现,探析在儒家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之文化道路,以促进体育运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构筑一种东西结合的新的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雁 《职大学报》2013,(5):66-67,103
本文对高句丽民族文化体现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字使用、墓葬习俗等几方面研究分析,认为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植根于中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也将高句丽本民族特有的一些游牧民族文化特征融入到中原文化当中,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好奇,也带来了人们的困惑与争议。它的发展,对传统文学发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文化的重要来源和主要构成要素。哲学与文化的最终指向是生命与幸福,这种指向的表征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是社会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运动。文化作为人类卓立于自然界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其传承灵魂是不同时期的哲学,这是文化的哲学;哲学作为思想的动态化系统呈现,其实践表征必然是民族性的文化,这是哲学的文化。文化与哲学的切融点是生命与幸福。  相似文献   

20.
本从中国古代传统化中海陆兼容的特点,就“蛮夷习俗”的生活方式不同,阐述中国古代海洋化及吴化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