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2.学会准确地表述统计图表中的各种数据。3.将统计过程、结果及自己的感受有条理地写出来。4.学会谋篇布局,整合材料。【教学重点】写好统计过程及调查感受。【教学难点】根据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将自己的研究、思考、感受、建议具体地写出来。【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2.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写话”中提出要让孩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次写话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沉浸于观察与发现的乐趣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2.以胖大海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3.让他们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话。【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奇的种子,就放在你们桌面上,你们仔细观…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通过一组片段教学,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领悟"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2.学会总结、归纳语段是如何围绕概括句写具体的,并能运用此方法围绕一句话写好一段话。【教学重难点】1.归纳"先概括后具体"写作方法的特点。2.学会"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围绕一句话写好一段话。【教学过程】一、导语师导入:美丽的鲜花是大自然的馈赠,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前不久,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一课,那美丽的白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不仅让叶圣陶爷爷如痴如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学字头。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重、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目标】1.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及表达兴趣。2.感悟描述之法:依据所描绘的动物的习性特点,从动物的外形、神态、动作等方面选取典型的材料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会认"烘""卧"等14个生字,会写"讨""厌"这两个生字,理解"暖烘烘""卧"等词的意思。2.积累并学会运用优美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体会鸭妈妈焦急开心的心情和丑小鸭的丑。4.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过程】一、谈童话故事,激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或写有感触的某一事物习作评改课。【学情分析】通过四、五年级的教学训练,学生对写事、状物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这次习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而且要求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感悟、或想法。【教学目标】培养习作兴趣,学会欣赏、评析他人的习作,通过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提高写作能力。【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授课对象】小学学生家长。【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家长深刻领会孝心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2.通过学习,让家长理解孩子缺乏孝心的成因。3.通过学习,使家长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习惯,学会培养孩子孝心的途径。【教学方法】采取现场交流、情景教学、课件呈现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9.
【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置身绘本情境,激发说话、写话的兴趣,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2.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图画,学习"如果你……我就……"的句式,说出具体的话语。创作对话,创编故事。3.在听、说和写话中,感受母爱的真挚与细腻。【教学重点、难点】在情境中展开想象,学会用"如果你……我就……"的句式,把话说具体,并进行创编。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2.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学重点】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学难点】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出生时的体重、身高。2.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物品。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实物,感知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现、第、任"等9个生字,会写"现、之"两个字。2.能在预设情境中读出童话的趣味,并运用"____来____去""______极了"短语形式练习说话。【学习重难点】1.会认本课"现、第、任"等9个生字,会写"现、之"两个字。2.运用"____来____去""____极了"短语形式练习说话。【教学准备】1.字卡2.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积累字词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传记的作用。2.区分形象、性格等概念。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概括传主事迹形象。2.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思路。3.掌握答题步骤,做到答题规范。情感目标:感知传主精神,关注民族脊梁。【教学重难点】分析概括传主事迹、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准备】PPT、学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分析2014年高考考查传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共有3套,包括全国1卷、全国2卷、辽宁卷,此考点往往从两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12"形成的过程;会读、写分数;初步理解"12"的意义。2.在折绳子、折纸、涂色系列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并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大小的过程。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认识"对、说"等11个字,会写"七、九"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看图观察、想象,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一年四季的特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季节,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重新理解0的意义,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建构相反意义的量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本次教学为苏教版小语教材第4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活动。教材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场景。【教学理念】创设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感兴趣、欢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会询问。【课前准备】1.制作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备游戏所用道具。【教学流程】一、课件播放,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多媒…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并仿写。【教学重点、难点】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奠定赞赏"奇松"基调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初步养成“看到什么说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的习作习惯。2.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由说到写,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丰富的想像空间。3.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动一动作文”。激发学生真实地、有重点地记录每天的生活及学习情况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设想】强调以观、说、写为主线,使学生在兴味盎然中感知,在七嘴八舌中感悟,在大胆想像中创新,在一吐为快中作文。这既增长科学知识,又提高说写能力。【教学过程】一、悬念导入,激发好奇心理师(春风满面地):同…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会写:泼、互、吉、如、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拼字游戏用各部件(24份)、板贴词语卡片。【课前活动】1.小朋友喜欢过节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看词猜节"的游戏。(板书:节)2.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底。*贴春联吃饺子拜大年(生答,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捐书淘书乐"一站到底"(生答,师:这是我们学校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