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是和21世纪一起来到中国的。作为出版人,我们将与外商一道来构建新世纪的中国出版物市场。这种必然的状况一方面使我们触摸到国际出版界跳动的脉博,深深感受到新中国向世界大踏步前进的脚步声,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这些过惯了政策保护下好日子的“垄断”行业的出版人不无担忧:“狼”终于来了,我们手里的这杯羹要与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分享了。真正有出息的出版人将挺起胸膛,迎接这场回避不了的挑战,毕竟是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是出版人坚强的后盾。毫无疑义,中国出版人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终将实现。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强者兼  相似文献   

2.
翻译七人谈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无论是翻译界人还是出版人都热心予翻译与翻译出版。尤其是出版人对翻译出版这块大有开垦价值的园地有了新的关注,尝试着以新的突破口寻求新的增长点。于是译作出版空前繁荣,越来越多的外语人士投身于翻译作品,出现了以往未曾有过的翻译热潮和高潮。另一方面,翻译论著的出版也开始渐露头角。如湖北教育出版社自90年代以来所推出的《中国翻译词典》、《中华翻译研究丛书》以及相关的翻译类图书就是其中一例。进入新世纪,翻译要发展、翻译要进步.翻译要严肃,翻译要受到人们的尊重等诸多问题,仍将是中国译界每一个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以及每一位有志于促进翻译事业进步的出版人应当关注、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湖北教育出版社对外编辑室主任唐瑾女士有鉴于此.邀约京沪宁汉有关专家进行了一次颇有内容的“翻译七人谈”,本刊特子选载;  相似文献   

3.
《出版广角》举办的这个座谈会,向中国出版界发出了一个信息,提出一个忠告:我们的一只脚马上就要跨人21世纪,新世纪的出版必然要有新的发展;如何发展,理论要先行,一个出版人如果对未来的发展没有战略的思考,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会被淘汰。因此我一接到这次座谈会的邀请通知后马上就把它印发到全社,给社里一个提醒。  相似文献   

4.
林林 《出版视野》2008,(1):31-31
新世纪以后,随着世界大格局的急速演变.中俄关系也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了保持这种势头.中俄两国领导人提议在2006年和2007年互办“国家年”。恰逢此时问世的《俄罗斯进行曲》丛书,作为撰稿人与出版人献给俄罗斯“中国年”的一件精美礼物.力求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将近年来国内俄罗斯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汇集成册的同时.更以较易为大众接受的笔墨深入浅出地将新世纪的俄罗斯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作为一套开放性,多体裁、多视角的大型系列图书,该丛书撰写团队的阵容十分强大,既有国内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一流学者.也有走遍俄罗斯山山水水的知名记者,中国前任驻俄大使李凤林先生更是亲自为本书作序,足见本丛书的分量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新年的钟声还在空中回响,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向我们的读者献上这本《科技与出版》月刊。杂志创刊至今已成长24年,正处英姿勃发的青春年华;作为中国出版界,特别是科技出版界自己的精神园地、交流平台,她迈上了一条新的轨道,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要创新,要发展,要多作贡献,是我们出版人的共同愿望。从双月刊改为月刊,为了更贴近读者,贴近科技出版人,贴近出版人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月刊将继续坚持求新务实的风格特色,为科技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新年的月刊中,读者们可以发现一些新的面貌、新的内容、新的板块。对于已往的栏目形式…  相似文献   

6.
出版改制已经有了时间表、线路图,改制大潮已渐行渐近,大潮之下,会推助什么,会淹没什么,出版人心存许多期待。在事业单位体制下的企业运作对出版单位来说并不陌生,但完全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游泳,对今日的出版人而言还是无章可循的;但有一点我们是明白的,无论体制如何变化,出版人的文化责任和文化使命是不会变的,国人对出版人的期许是不会变的。回首企业化运作的几年,出版人在完成使命的征途上有过辛劳也流过汗水,有过困惑也存在过焦虑,如何在新的体制下更好地担负起出版人的责任,就此我刊邀请了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经理王建辉及总编辑周百义、山西出版集团总经理齐峰及副总经理琚林勇、中国少儿报刊协会会长海飞、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东方出版公司中心总经理祝君波、读者杂志社副总编辑张笑阳、江苏科技出版社编辑蔡克难等人就一些备受出版界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座谈。也许他们的答案会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们期待着出版的精彩和高潮的到来,期待着出版人能走得更远、更长。就此次谈话的内容,本刊将分上下两部分于本期及下期连续刊载,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剑桥中国文库不仅是个创意,也为中外出版人树立了一个典范,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剑桥,有更多的中国文库,中国文化将借此展开翅膀,飞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8.
新闻播报     
正中青国际与英国出版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本刊讯中青国际出版传媒与英国出版人集团在伦敦签署了建立商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协议指出,双方将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利用中英两国资源,面向国际主流市场,合作出版发行中国文化艺术、当代建设和创意设计方面的系列图书。英国出版人集团将利用其在英国及欧洲  相似文献   

9.
这一期……     
人们常用“千载难逢”来形容良机之难得,2000年的降临给人类带来的激动和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尽管一些国际权威机构仍在坚持21世纪应从2001年算起,但随着2000年的钟声敲响,大家都按捺不住“千年等一回”的急切心情,满怀着憧憬迎向新世纪的曙光了。新世纪的到来,对我们出版人意味着什么?中国出版该怎样善自珍重,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  相似文献   

11.
一、京城稿酬急剧升码当今的北京,不愧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几乎文化界的每一次潮涌,都发源于北京。眼下,在京城又形成一个新的势头,这就是各类出版人抬起的新的稿酬价码。这种由经纪人或出版人抬起的稿酬,是一种议价稿酬。多半是由撰稿人将书稿内容给出版商或经纪人看过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与出版     
只要人类存续,出版必将永恒。出版人应当充满自信并微笑着,去拥抱新的时代。稍有教化的人都不会轻视出版,但只有出版人理所当然地最重视出版。出版学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历  相似文献   

13.
凝视新世纪即将升起的第一缕朝阳,中国出版人的心情可说是难以言表。一方面业内人均不菲的创利额和全行业名列前茅的销售收入排名,使出版业已成为国内39个行业中销售收入与资产收益双高、获利能力强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受国家行业政策的保  相似文献   

14.
横看今日的中国出版,我以为,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出版人缺乏雄心,缺乏冒险精神,缺乏创造性。手中捏了一些钱,总想让钱生钱,尽快赚一点,至少不要亏,所以投入十分小心,非有九成把握不肯出手……写到这里,连我自己都怀疑写错了,因为这不像描写出版人,倒像在说股市的小散户似的。真对不起,在我心里,不少出版人真就像这类小散户呢。本来,出版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一种新书都应是"新"的。但既是新的,就难免要去经受读者和市场的考验,这就有一定风险。于是,  相似文献   

15.
(记者缪立平)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华文出版市场的格局调整,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加快,为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出版人服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决定结合世界各地华文出版人的力量,编写出版《世界华文出版年鉴》。此书将汇集世界各地的华文出版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世纪,中国的出版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出版人满怀着新的豪气与希冀。为了更有力地服务于出版业,发挥本刊独具的资讯优势,从2001年起,本刊将在继承原有特色、优长的基础上,全新改版,更好地使刊物成为广大读者的助手,参谋、益友! 改版后,本刊将全面加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期刊、发行等的资讯服务容量;全面扩充港澳台及海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到了新的高度,用了专门一章来阐述.作为出版人,值得我们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8.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3S):5-6,8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步入新世纪,我国出版人在实行精品战略、推进出版改革与资源优化重组的同时,也在努力为建树文化丰碑、创立标志工程而不懈追求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发起并组织、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续修四库全书》历时八年编纂而成,被业内外人士誉为“旷世巨典”,可谓代表了我国出版人“为往圣继绝学,为来哲存真籍”的崇高理想。自此有了《续修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相配套,至1912年以前的中华重要典籍可谓大备。那么步入新的世纪,面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所发生的沧桑巨变,面对一个世纪所积淀的丰厚的学术文化思想遗产,以出版界“国家队”著称的中国出版集团与国内第一家组建集团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文库”的形式来集中整理、系统出版百年来已在我国文学、历史、教育、经济、科技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如果说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文库”其着眼点或宗旨是坚持打造“百年来中国文化经典,新时代中国书架工程”,那么世纪出版集团的“世纪文库”则在立足中国思想界的大师同时,以更开放的眼光,吸收了许多对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外经典著作,以打造人文教育的完整知识谱系为己任。无论如何,北京、上海,无疑是最能代表现代中国前进步伐的两个“缩影”,在出版业上也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两个重镇。《中国出版》杂志特约请这样两组稿件,向读者介绍两个“文库”,并且相信有足够的理由期待,新世纪的中国出版业有了这样两个《文库》,一定会增添更多的星光亮彩!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出版人在出版业态的思考与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地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这对矛盾的交织并行,缠绕斗争,是出版业今后的新常态之一。常态不是静态平衡,而是动态平衡,出现的任何此消彼长都不足为怪。《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传统出版人曾经将全球化视为一只狼。10年的经历似乎说明,传统出版人没有被此狼吞噬。全球化的结果使传统出版人更加方便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出版信息、出版资源,并迅速转化为国内出版生产要素。比如,传统出版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美国亚马逊出了什么书,国外哪位知名作者正在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