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有一把已收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好扇子,檀香木的扇骨,扇面是邓散木的墨竹,谭泽闿的行楷,画好字佳,弥足珍贵。一九四五年六月这两位书画家题赠我这把扇子的时候,我才十七岁,正是抗战胜利前夕。那时我刚从故乡扬州来上海不久,上海还在日寇统治之下,社会上一片乌烟瘴气。我在业余时间除了进补习班学习以外,大都流连于各种书画展览会之间。当时的宁波同乡会、沧州书场、大新公司等处经常举办展览会,展出历代大家以及吴湖帆、冯超然、谭泽闿、邓散木、马公愚等当代名家的作品。我从小在家乡看过不少“扬州八怪”的书画,到上海后,接触…  相似文献   

2.
“书、画、印”被称作国粹三绝,而历代名人书画作品更是被人称作“历史的光点”。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毫州市,近年来出了个酷爱书画收藏的年轻人,他以丰富的书画藏品引起了海内外各大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由此跻身于书画收藏家之列。他,名叫苏胜利。1992年9月26日至10月4日,《苏胜利书画收藏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展出,引起了轰动,单开幕式就有2000多人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亲自为之剪彩,《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首都各大新闻单位纷纷报道了这一空前盛况。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是因为貌…  相似文献   

3.
邓石如与金榜的订交时间,以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可能性更大,乾隆四十六年、四十七年的看法当予纠正。金榜称扬邓氏为李阳冰后一人,与梁巘的预言、程瑶田的肯定是前后呼应的,对邓氏书名在安徽地区的流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邓氏与曹文埴初识当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十一年说亦误。曹文埴遍赞邓氏四体书为国朝第一,第一次从横向上评定其书坛地位,刘墉、陆锡熊的称赏,也是以此为前提的。邓氏寓居北京仅半年,出都时间至迟在乾隆五十六(1791年)二月间。其出都的原因,与曹文埴极相关,与刘墉失势、陆锡熊以忧暴卒干系不大,根本原因在他自身。邓石如遭到翁方纲等人排诋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其篆法问题,而不是审美风格的分歧。邓石如被排斥不能只从表面看作书派之争所致,倒可能是皖派经学家与吴派经学家治学方针的分歧在书法评判上的表现。邓氏的创作道路与生前不遇生后大遇的状况,可为今日书者镜鉴。  相似文献   

4.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怕”,有人怕出力气,有人怕费脑筋,有人怕出名……。然而,作家李存葆的“怕”却与众不同,他最怕创作出对不起读者的作品。他那部闻名遐迩的《高山下的花环》获奖后,几乎沉默了两年,不肯轻易动笔,不借出名而迅笔大写,原因主要是怕达不到《高山下的花  相似文献   

5.
冬夜,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汉风风火火地敲开我的家门。啊,原来是我的老战友──广空越秀山干休所所长、书画艺术家张福铭。久未相见,很想知道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他见我发问,神秘地笑笑,慢慢从提包里拿出两轴该好的书画:一幅是行草,一幅是国画《牡丹》。我虽不擅书画,却因喜欢品评观赏,对书画之艺术功力也略知一二。我将眼前的两幅书画挂在书架上仔细把玩,从心底进出一句赞叹:其艺术进步颇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势!。福铭非出身书画世家,更没有“科班”“的系统培训,他走的完全是一条艰难的自学成才之路。1968年入伍时,他对…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来投奔的是同乡好友邓仲纯邓氏,名初,字仲纯,安徽省安庆府怀宁县人,与陈独秀同籍。邓氏的五世祖为清乾隆时代的书法巨匠邓石如,其父邓绳侯是清末民初安徽省教育界最有声望的人,曾任省军政府首任教育司司长,为陈独秀的师长。邓氏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医学专科,初入日本时,曾与陈独秀、苏曼殊三人同寑室。民国以后,陈独秀到北大任教,而邓仲纯亦  相似文献   

7.
《大观周刊》2006,(45):34-34
第一名:水瓶座 水瓶座遇到真爱反而会躲起来,宁可跟“次爱”或“不太爱”的人在一起,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一旦付出真心就会失去自我,陷入万劫不复的世界。他很不喜欢失去自我的感觉,喜欢中庸,不要狂热,怕真爱的狂热会把他烧死。因此他情愿躲得远远的,假装没有这回事。  相似文献   

8.
早就听说方兴东和王俊秀在写IT人物的书,但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套雄心勃勃的书,更没有想到他们会用“史记”这个一语道尽千古事的词来做书名。所以在没有看到这本书这前,我始终觉得他们是在冒险,第一是怕他们冒盖棺论定之险;第二是怕他们过度表现人物的性格与传奇,而忽视了IT本身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人类有一个如果不是最大也是极为重大的地理发现:科学家确认,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消息是新华社1994年1月17日播发的。消息原题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第一大峡谷》。这是世界性的大新闻。此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一直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而此后,世界各国的地理教科书和词典中关于大峡谷的内容,必然要改写了。历史的惊人之处还在于,发现这一新闻事实的人和发布这一重大消息的人,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什么?一个记者?他凭什么确定者?他…  相似文献   

10.
在北宋的学术文化界,欧阳修是个开一代风气的先进人物。他年轻时,即以善写古文而名满天下;到中央政府工作两年后,不过三十岁,支持革除时弊而不怕得罪丢官。此后,参与政务活动外,积极从事各种文化活动,在史学、文学、经学、目录学、金石学等方面,他都有重大成就。一般公认他以散文、诗、词等文学成就最高,成为影响巨大的北宋文坛领袖。殊不知他一生在编辑事业上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信 《出版史料》2009,(1):56-60
钱君匋为“书装”的一生 从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漫漫六十余年间,钱君匋先生的“书装”创作承前启后,未曾稍歇,这在现代“书装”艺术家之中,绝对是首屈一指者;而当他甫进开明书店,方涉“书衣”,即出手不凡,作品即为书界认可,约稿求稿者接踵,“钱封面”声誉鹊起,这奇迹,此前无,此后亦无;而当时只有书画大家敢于挂出的“画例”,也被他的朋友们为他挂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一个整日忙于工作的巡警,在一次巡逻中发现一个老太太病倒在路边,就把老太太送到了医院。当他搀扶着老太太走到医院门口时,却没有想到竟迎面碰到了自己七十岁的老父亲。老父亲是从农村到市里看心脏病的。他知道儿子忙,怕打扰他的工作,就一个人到医院看了病。  相似文献   

13.
巴山绘画艺术巴山,湖北人,1936年生现为中华名人协会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他毕业于工科大学,长期从事技术工作,自幼酷爱书画,业余刻苦钻研齐白石绘画艺术和风格,博采众长,自学成才巴山名字被录人《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外名人录》、《中国...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说,办报要听到各方面的议论,写评论才能有所谓而发。这方面要学张季鸾。 毛主席说,《大公报》从天津起家时是由三人“合作社”从别人手里接办的。这三人“合作社”是吴鼎昌出钱,胡政之经理,张季鸾主笔。吴、胡、张三人合办《大公报》时相约不做官,但后来吴、胡都做了官了,只有张季鸾没有官职,他却是蒋介石的“国士”。张本人年轻时在日本留学,虽然许多留学生都参加党派,但他始终超党派自居。此后,特别是在国共合作时期,他更是以第三者标榜。他在重庆经常来往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他同陈布雷交往甚深,同时也常到曾家岩走走,到处打听消息,然后从中做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吴骞是清代中期旅居浙江的著名徽州籍藏书家,曾因建造拜经楼使得其藏书事业为世人知晓。然而后人只知吴骞是藏书大家,善于校勘和精通版本,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吴骞通过收藏书画不断与当地人进行诗文唱和互动,从而摆脱自己的商人身份,并通过书画创作和书画考据,不断增强自己的获得感和人生情趣,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系列书画活动,对于徽州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作用。吴骞生前所收藏以及所作的各种书画经历了时代变迁,其中有不少已经被毁掉,也有不少书画经过收藏家的递藏而存世至今。因此,深入而细致地研究吴骞的书画活动,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吴骞及当时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去年3月,我们政治处的人员面临青黄不接。老点的、好点的、工作有点经验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差不多都被调走了,特别是新闻骨干,都是新手,怎么办?对此,新调来的政治处主任李志龙说:走了好,这说明人了兴旺,有活力。他又说,不怕人才流失,怕的是自己发现不了人才,培养不了人才,埋没了人才。一年多过去了,现在怎么样呢?听听我们政治处同志们的心里话吧?组织股干事徐国清:我从没在政治机关干过,虽说来的时候抱着“赶鸭子上架”的想法,觉得机关毕竟不同基层,稀拉点没啥,而现在,我感觉李主任对我们的严是应该的。他的严是严得…  相似文献   

17.
一个贫病的家庭见到黄卫华时,是2002年的11月11日。头一回见这样的病人,记者心里曾想像过他的模样。但无论如何想像,见到他时,我还是非常吃惊。整个人没有一点血色,脸是白白的,手是白白的,嘴唇也是白白的。仅有的血色就是他嘴角上因出血而结的血痂。据说在晚上睡觉时,他的牙床常常都在往外渗血。但他的精神尚好,两眼有神。24岁的黄卫华,看上去一脸的稚气、单纯。眼前的黄卫华患有一种可怕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即骨髓失去了造血功能。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他已与这可怕的疾病搏斗了整整22年。…  相似文献   

18.
网络这东西     
我是个实在人,挺怕什幺“时空隧道”和“虚拟人生”,觉得那是大话.最起码不可思议,然而,随着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向你套来,你也就老老实实被人网络住了,怕也是他,不怕也是他,你是无法离开“时空隧道”与“虚拟社会”了,网络世界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现在好多号称“新新人类”的人,竟然天天活在“隧道”或“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据说还有滋有味,面对这些人和由这些人想成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19.
董其昌入仕后积极结交周围显贵,从而获观了大量书画名迹。尤其是护送馆师灵柩还乡一事,不仅使其在朝野上下赢得一致赞誉,为日后仕途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也因此结识了众多地方官员,这些官员虽然不会直接助力于其仕途晋升,但为其书画鉴赏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推动力。此外,仕途的顺利及对书画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书画商慕名而至,一方面使董氏书画收藏得以迅速扩充,另一方面也对其书画名望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因此,自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入仕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乞休还乡,近十年时间里,董氏书画名望与政治生涯第一次产生关联,表现出一种"书因人贵"的单向影响关系,即政治生涯有效地促进了书画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董氏书画名望的传播,研究这一时期董其昌享有书画盛名的原因因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61年,陈特安以当年复旦大学文科各系录取新生中英语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这所有江南第一学府之称的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当时他并没有想到以后要干新闻这一行,只是想做一个学者。如今,四十年过去了,他成了中央党报国际部的负责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学者型、领导型、作家型的编辑、记者。厚积而薄发 陈特安以成绩优异而留校从事世界经济研究,他当时的研究方向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然而,“文革”的动荡使他不得不放下心爱的研究工作,到工厂去当车工。由于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工余辛勤耕耘,后来到解放日报理论部工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