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确,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贴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干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说理透彻;用足例子即:  相似文献   

3.
张凝翔 《小学生》2010,(2):40-4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干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读”进书去,“学”出书来。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确,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贴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无非是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黏贴而成。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人语文课堂,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真正地运用语文。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的深刻涵意直到我教了多年的实验教材之后才慢慢体会到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却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回顾工作之路,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活”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上。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就是由几十页纸粘帖而成的薄薄的一本"死"书。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却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用活教材,活用教法,巧用资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教材的使用确实大有蹊径。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所包涵的内容只是沧海一粟。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把语文  相似文献   

9.
新的理念下的语文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回顾工作之路,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教师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论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见解,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范慧莲 《青海教育》2010,(11):31-31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就不能老让学生盯在教材中的这几篇文章上。新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门课与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摄入语文课堂,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里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12.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它要求语文教师努力做课程的开发者.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主动走进社会,感知生活,谈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相互贯通。下面就如何内外结合,开发阅读资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谈谈几点看法。一、立足课内。教给阅读方法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阅读教学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学法.使其能运用于课外阅读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要使教材成为例子,教师需要深度解读文本,提高备课要求,善于发现和挖掘例子的样板作用,使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处理要做到活而不飘,实而不僵,教师的眼里要有两个着眼点。着眼点一: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既然是例子,就要使教材发挥例子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当其冲地明确教材的"例子"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例子",根据"例子"有的放矢地训练;"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15.
读写能力同步提高,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要选准阅读和写作的最佳结合点.叶老有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实验教师选准结合点,双方互动,读写共进,同步提高,是实验效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义教”中学语文学法指导浅探石炭井长城冶炼厂中学王少元就像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规律一样,教师要教好语文首先要了解语文教材的特点。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  相似文献   

17.
耿昆巍 《广东教育》2007,(7):115-11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阅读必须注重过程,让学生自己走过一段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路.教学绝不意味着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交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相似文献   

18.
张敏 《辽宁教育》2014,(8):24-27
叶圣陶教诲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理解教材的真正意义,不仅是“教教材”,更主要的是“用教材教”,将教材“活化”,迈向语文教材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9.
《蛇与庄稼》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一篇说理性强的课文,一般教师执教起这类文章,往往觉得棘手,把它上成了非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独特的情味,因而学生学起来也无情趣。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增强语文化理解教材的意识和能力。从语文的角度去审视教材,用语文的个性和方式重新构建教材的意义,真正实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用教材教语文的理念,这样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或自然课、科学课。教师在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浓浓情味的同时,也会为自己创造性地理解、诠释、使用教材而油然升腾起一种愉悦感。再教《蛇与庄稼》,…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叶老的这番话 ,明确指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地位以及如何运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但是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对此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大多只把教材当作每个学期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材讲完了 ,任务也就完成了 ,而有的教师更是出语惊人 :语文教材可讲可不讲 ,反正高考不考教材。针对这样一些错误认识 ,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语文教材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