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日里,总听到老师们评论:"这节课真精彩"、"这节课一般"、"某个环节太乏味了"等,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领悟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行为等,直接反映出教师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常这样评价一节课:"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怎么才能体现"语文味"呢?一、静下心来,聆听课堂的"静水流声"1.让课堂回归平静。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时,很多教师课前让学生们充分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则像导演一样,"穿针引线",让这台  相似文献   

3.
平日里,总听到老师们评论:"这节课真精彩"、"这节课一般"、"某个环节太乏味了"等,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领悟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行为等,直接反映出教师的观念和意识。我们要将这些新的理念进一步内化,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同样的教学内容会因为授课教师的不同、观念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结合自身实践,现将我总结出的几种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每次听马超老师的课总是被他的课堂所感动,音乐似乎更钟爱他,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课堂,在他的音乐课堂上总能够让你心灵震撼,让你为他的音乐感动,为他的智慧而感动……听马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的课让我们看到"理想中的音乐课堂"。一、理性的课堂马老师这节课选自人音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中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马老师这节课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突出系统性,尤其难得的是凸显了教师"用教材"的教  相似文献   

5.
<正>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微博、微信等因子,使得当今社会步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人们不禁要问:慕课、微课真的能翻转中小学的传统课堂吗?怎样才能翻转传统课堂,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观摩了一节"体味文化"的公开课。在这节课上,教师播放了六段微课,每段五六分钟。其中,四段是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归纳和解读,两段是生活情境的设置及提问。在课堂上,教师有时像一个播放员,不停地摆弄电脑;有时又像一个旁观者,冷冷地看着、听着同组教师和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堂课犹如一件艺术作品,需要教师精心构思,布局谋划,然后奉献给自己的学生.一节课的优劣当然和本堂课的开局、中局、结局都有密切的联系,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是课堂结尾这个环节.本文介绍课堂结尾的几种类型,供大家参考.一、普通型课讲完了,教师马上用"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来结尾,这是结尾方式中最常见的但  相似文献   

8.
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公开课比比皆是,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课堂又有多少?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的那句"下节课再继续讨论研究"也大多成为一句不了了之的空话。也许教师有自己的意图和安排,但是学生眼睛中流露的失望也是真实的。在许老师的这节课上,主要研究的其实是"太阳、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学校青年教师"一人一课"工作已经连续开展多年,即青年教师每学期每人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此项工作很好地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学校规定,开学初,笔者要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本着"常态化,真实化"的思想,笔者按照教学计划上的进度开设一节武术课,笔者没有因为追求课堂"有序、有效",而提前在上课班级"磨课、修课",仅告知学生"下节课,我们班级要开设公开课"。真实地讲,笔者对这节公开课没有太大期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节英文小诗的教学研讨课的分析,从三个方面论述这节课的亮点,提出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智慧、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坚持"生本教育",这样课堂就会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一节好课,必定少不了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但如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课程就会变得很单薄,缺少丰富和充实之感。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来丰富课堂教学呢?接下来,笔者以"认识角"一课为例,浅谈小学数学课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学课堂结尾不知从何时开始变得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谈收获"让学生对此索然无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导入的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课堂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一节好课好比一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估活动中的一节部级优课,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对课堂教学行为做频数分析和矩阵分析,了解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言语、师生问答、技术使用及动态特征曲线等情况。研究发现:在这一节部级优课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师生之间情感深厚;教师注重鼓励学生,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有所提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启示教师在提升智慧课堂教学质量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时,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设计,注重师生之间教学交互;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4.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位年轻的校长在听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上几何课,他完全被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至于当教师向同学们问道"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位校长竟举起手说"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技巧。2019年9月29日,在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活动中,全场听课的600多名思政教师自觉随着陈骞老师的节拍,和学生一起高唱《真心英雄》,很多人不禁热泪盈眶。这节课与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几何课异曲同工,都体现了真正的教育技巧。反复品味陈骞老师的课堂,可谓形、神、情兼备,不仅是一节高质量的展示课,更是一节超越教学技巧的艺术课。一、形美以具品相  相似文献   

15.
那次参加区电教课比赛,让我至今不能释怀,因为那是一节失败的课!原本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却被我不断的"问"破坏得索然无味.现在想来,其实语文的课堂就如一次旅行,而老师就如导游,学生就如游客. 想做好课堂上的"导游",我觉得就必须关注一个"问"字.教师的问,学生的问,如何问,问什么.现在对于那些热热闹闹的课堂许多人提出质疑:这节课,究竟谁是教师,谁是学生?我们很多的、不厌其烦的"一问到底",并非出于学生的求学真需,更多的只是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扭转这样的现象,我想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注重让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其次注重自己"问"的有效性和主导性,最后要注意把握教师"问"和学生"问"在课堂中的一个度,让"问"成为真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葛晓东 《物理教师》2013,34(9):25-27
本节通过两节"同课异构"课中两位物理教师对人教版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授课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出现了引课、知识呈现方式、问题设计、对实验的安排等方面的很大不同;第1节课是以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为贯穿课堂的主线,第2节是以实验贯穿课堂的主线,对比分析发现两节"同课异构"课存在如此大的差异,除了因为教师本身风格和素质方面的差异外,更是因为两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对教材知识掌握目标的不同才引起了这么大的差别,形式是为内容服务,更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微课指的是教师根据这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声音、画面和音乐等资源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去年,听过一节课《我是一条小河》。这是一节在“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课堂观摩大赛”中获一等奖的课,也是颇有争议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19.
朱加桂 《考试周刊》2011,(93):199-200
课堂教学结尾(即结课)是教师结束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注重课堂的引入与展开,而忽视课堂的结尾,教学存在随意性,即"讲到哪里是哪里"。这是因为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结尾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到位。其实结尾绝不是简单地说一句"这节课就到这里"就可以完事的,相反,它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衔接前后内容、联系课  相似文献   

20.
英语写作难教、英语写作成绩难以提高、短期内很难见效等,令教师们头疼、学生们畏惧.一些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也都对英语写作教学退避三舍,因为教师们认为写作课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不好调动、兴趣不易激发等.笔者有幸上了一节观摩课,恰恰选择的是英语写作指导课,现将这节课的心得体会简单梳理,和各位同仁交流如何打造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