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育在上世纪五十至六七十年代有过悲惨的遭遇.人们每当回首往事时,就警示自己:教育规律是违反不得的. 不错,那个年代教育的不幸,确实是违反了教育规律的结果,但这话并没有说到点子上. 比如说,一条板凳,就是不要让你坐,他就拿起斧头把它劈掉了.没有凳可以坐的人哀叹:他违反了"板凳是拿来坐的"规律.可是,他还遵守了另一条规律:"木凳子是可以用斧头劈烂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相似文献   

3.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可以说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灵魂。他一生追求和提倡民主,从30年代起,就提出“公民教育”。他说“普及教育是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获得一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教育必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使人人都能通过受教育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他主张“教育要为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他呼吁革除传统的教育思想,认定“以老百姓为本位”。  相似文献   

5.
母亲与儿子     
一位母亲参加家长会时,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她:“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说他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考了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障碍,你最好回去检查一下。”回到家里看到惶恐不安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告诉儿子:“老师…  相似文献   

6.
开学时,老师把我安排到第三组。迎接我和同桌的竟是一条坏板凳,稍不平衡,就会人仰凳翻,使人终日担惊受怕。同桌一起身,我就得似坐非坐,那滋味比练马步还难受。好不容易捱过了一个月,我们调位置了,我和同桌高兴地和凳子说了声“Bye-Bye”,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了。谁知好景不长,才过三天,那条坏板凳又神出鬼没地回到了我们的座位上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谎言     
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  相似文献   

8.
陈士杰 《教书育人》2001,(13):35-35
柯林博尔认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性和开拓能力的。如果一个人缺乏第三张通行证所标志的素质,那么他的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的“第三张通行证”应当是他的教育事业心和教育创新能力。这是因为教师作为一个人,可以有一般的事业心,如赚钱、求名等,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律去活动、创造,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他必须具有献身教育的事业心,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去活动和创造。这…  相似文献   

9.
钱芳英 《考试周刊》2011,(36):66-67
“生活即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教育”与“自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个性”一词被理论界炒得火热,就连中小学生们也常把它挂在嘴边,他们受现代思潮的影响,一直想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问其“怎样才算作有个性”,答曰:“课堂上可随便说笑,爱怎么坐就怎么坐;想听课就听,不想听,可以睡觉或做其它事情?作业想做就做,不做也没有关系……”这是笔者对上海市某一中学高二学生调查所得出的结论,这引发了笔者的深思:这就是我们当代学生所追求的“个性”吗?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具有怎样“个性”如的人呢?个性教育是不是就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发展?为此,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一谈个人认识。一、…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人们都把“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给予专门强调。在国外, 50年代就已着手实施心理教育,到 70年代人本主义畅行后,“心理教育”更被视为中小学教育的重点课程。   心理教育的涵义   对心理教育及其任务存在多种解说。目前普遍可以接受的看法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心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各说不一,基本统一的大致有几条:第一,认知正常。能基本符合实际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客观事物,正常评价外界,恰…  相似文献   

12.
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母熊安排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翌日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款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虽快快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樵夫照它的话做了。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它头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起源于“创造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他指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此后,国内外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就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一大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15.
“不要违反教育规律”“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人才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这是我们常听到的呼吁和告诫。但教育规律是什么?教育规律有哪些?很遗憾,整体上说,对这一问题尚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性、系统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您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您最好带他去看看。”  相似文献   

18.
杰克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杰克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打渔人的家里。一天,他和父亲到海上去捕鱼,开始的几网都没有收获,父亲泄气了,杰克说:“再捕一网吧,说不定最后的一网会有收获。”于是,父亲再次把网抛向海里,然后慢慢地收回来。拉网时父亲感到沉重万分,连忙叫杰克来帮忙。杰克和父亲把网拉出水面的时候,看见了一条像鲸鱼一样大的大金鱼在水中挣扎,父亲想:“这样硬拉是拉不起来的,得想一个好办法。”突然他灵机一动,想:用斧头把它劈死了,再拉上来也不迟啊。”于是父亲叫杰克拉住网,千万别松手,他回家去拿斧头。父亲走…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从小事抓起,抓住时机,对孩子的惩罚教育也是这样。记得儿子1岁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刚下班,婆婆无奈地指着坐在茶几上的儿子说:“看看你们的好儿子吧,怎么说也不下来,我是没有办法了。”儿子抬起头,调皮地望着我,好象在说:“你有什么办法吗?”我静静地望了他一会,轻轻的把他抱了下来。“茶几是吃饭的,喝水的,不是坐的,懂吗?”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可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第二天,他又坐在了上面,我什么也没说,就把他抱了下来。后来他又坐了上去,好象天天等着我下班从那里抱他似的。这次我什么也…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三十位小朋友,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