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模块中录用了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这是一篇新选人教材的课文,我以前从未读过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对他的名字也很陌生。当看到书下注释中介绍他曾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心里不由地多了些期许:既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他的作品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吧。  相似文献   

2.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的小说塑造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一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利害关系。 本文试图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高尔斯华绥作品的语言特点,希望能对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高尔斯华绥的文学作品有所裨益。 一、用词贴切 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选词时,往往考虑到所写的主旨、目的、对象、时间、环境等等。高尔斯华绥根据其作品的不同人物特点,选用了贴切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他所选用词语的类…  相似文献   

3.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白银时代的重要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到处都充盈着对死亡和命运的思考。其长篇小说《绝境》缠绕着浓厚的死亡情结,在残酷的描写中体现着社会的真实,在颤栗的阐述中诠释着人生的意义。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生存状态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阿尔志跋绥夫对死亡与不幸命运的沉思。  相似文献   

4.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2 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多以1 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其作品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讽刺辛辣.《苹果树》是约翰·高尔斯华绥笔下的一部中篇爱情悲剧小说,此部文学作品对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了细腻的高品质艺术加工,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评.本文通过对小说《苹果树》中的现实主义进行分析,解读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作品中的“骑士精神”.  相似文献   

5.
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对主人公格斯拉的解读,人们往往从"实用""世俗"的视角展开,于是对于其"饿死"的结局不能理解。虽然也可能会对他产生一些同情或感叹,但更多的是惊讶于他为什么不与时俱进、不做广告等。这样,对作品形象及其艺术魅力的感悟便打了很大的折扣。如果不按"世俗的观念"来解读人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解读格斯拉这一人物。一、俯下身段:跟着"上帝"触摸  相似文献   

6.
1 20世纪英国作家中,高尔斯华绥的创作独具特色。他小说创作中卓越的叙事艺术,不仅使他蜚声英国文坛,也使他跻身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行列,成为世界知名的作家。然而,什么是高尔斯华绥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又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人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品质》。该文为我们塑造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他老实、诚恳、手艺精湛,但最后却被饿死。这一典型形象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陆地,原名陈克会,曾用名陈寒梅,壮族,广西绥渌县(今扶绥县)人。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阶段,深受鲁迅、茅盾、高尔基等作家作品的影响,并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走上文学道路和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这期间开始在校刊和报纸副刊发表短诗和散文,揭露农村土豪劣绅鱼肉乡民的黑暗现实,抨击当时的教育制度。一九三六年写的《期考的前夜》,是他文学创作初期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与时代特征.齐白石擅长花鸟,山水,人物,称的上是一位全能画家,在他洋洋大观的作品中,花鸟虫鱼数量多,面目多,精品多,成就最高,也最有代表意义.齐白石的画中表现出天真、童心、自然、真切,而他的人越老越有童心,天真和童心足以去除浊气和俗气,乃是他绘画不同凡俗的主要因素.白石老人的绘画洋溢着爱的温馨.他的作品有儿童般的想象.什么是纯真?童真稚趣是一个极端."老小孩的那种"纯"不是单纯的"纯",而是经过了人生陶冶之后又"回归"的"纯",是一种复杂的"纯",其作品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他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苹果树》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一部中篇小说。本文从意象分析的角度解读了作品中出现的花、水、月等主要意象,剖析了这些意象所包含的象征意义以及这些意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1.
陈博 《华章》2011,(10)
长期浸浸于福柯的思想,笔者发现:其思想贯穿于<伤心咖啡馆之歌>这部作品中体现在艾米利亚身上的身份政治与自我建构问题的探究.笔者以为,以福柯视角凝视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他者,揭示出作品中"他者"建构的外部权力运作机制,并且探究"他者"的"自我"如何突破话语权力的桎梏得以重塑与成长,得以赋予作品以谱系学与伦理学双重意义,从而达到在"出入"文本的同时开拓对世界看取方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在作品中始终能够把"民俗书写"置放在农村民俗文化背景下来加以阐述.并将其"整合"到他的艺术审美理念之中,这就使得他作品中的"民俗书写"呈现出独特的结构功能:作品中的人物在民俗规约下形成了诸如"算账"等行为习惯;民俗影响并参与到对作品情节的建构之中;在"民俗氛围"背景下形成的作品主题趋向,系统而又连贯,"民俗化"的叙事结构功能在这里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  相似文献   

13.
吴伟业的一生作品颇丰,在当时独步文坛.但其仅有的三年的"仕清"行为却是他一生最大的痛.本文拟从吴伟业隐居梅村别业近十年所做的部分作品中找寻他痛之所在,根源在于有负崇祯帝的一番栽培.  相似文献   

14.
纳博科夫在作品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可谓与众不同:他解构了空间时间的同时重构了一个的新颖独特的意识世界.空间时间之维的消亡、意识的彻底解放必然引出一片崭新的"时间"世界.纳博科夫在其作品中,用审美哲学--"审美狂喜"(Aesthetic Bliss)重构了一个全新的"时间"疆域.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是我国跨越现当代的重要作家,他始终关注农民的生活,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愿望.他的"问题小说"是文艺服务功能的具体化,他的作品是农村变革的记录.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赵树理的小说是我国农民觉醒的宣言.通过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悲喜哀怒,展开了变革的"痕迹",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乡土文学派"起到奠基的作用.同时他的作品的价值还在于昭示有出息的文学家,只有立足实践,扎根现实,才能创造出不朽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6.
贾冬梅 《文教资料》2008,(12):21-22
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萨宁>,在1907年前后曾引起轩然大波.笔者认为这部小说反响巨大的原因除了当时的时代原因以外,还有作品里面凝聚的超越时代的思考,超越年代的豁达,那就是永恒的死亡思考.……  相似文献   

17.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诗歌创作学习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诗纪史,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他的诗歌同明末的"云间六子"以及清初的"江左三大家"的作品合力构成悲壮的时代组曲,展现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拓荒者.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履行了他"拿来主义"的主张,凭着自身深厚的艺术功力,融入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手法,有意在作品中留下一点空白,使主题或形象更加突出.他还借鉴绘画艺术中的黑白木刻技法和白描手法,使作品形象入木三分,形神兼备.这,自然得益于作家与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先生是享有盛誉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却极有品位.他的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这种语言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出神入化的修辞艺术.钱先生有"比喻大师"的美誉,在他的作品中,比喻艺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它修辞手段如引用、夸张、谐音、讽刺等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其语言风格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20.
苏轼作品高频出现"水"意象.包括"水"及其水的各种变态如"雨""霎""雪""波""江""河""湖""海""溪""泉""流"等在内,"水"意象在苏轼作品中出现竟达29000多次.苏轼对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同时,他对水也有独特的理解.在他的"水"世界里,透着他的思辨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