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就会说:“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什么用啊?”“给你吃了那么多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2.
有些父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要我说,那得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蓝色衣服,你非让他穿红色的;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就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莉妞、彼德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本身,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启蒙孩子的呢? 理解能力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常常听到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内涵。如果孩子问父亲“爸爸,你可以陪我玩一玩吗?”如果父亲说“不行,你怎么这…  相似文献   

4.
镜头一:中班的积木建构区,男孩李晨与两男孩、一女孩组成一组,进行积木搭建。 李晨选择用积木搭建城堡。当他开始搭建的时候,其他三名孩子并没有与他一起合作,而是站着或者坐在他的周围看他搭积木。当一名孩子主动与正在搭积木的李晨交谈时,李晨立刻斥责道:“别惹我发火啊,听到没有,闭嘴!”当另一名孩子插话时,李晨马上恶狠狠地对他吼道:“你废话多了啊,告诉你,再有两次我就把你开除,听到没有!”而当女孩碰到李晨搭建的积木时,李晨又暴躁地对她说道:“你怎么尽给我添乱呢?你也不听话了吗?”整个区角活动中,真正搭建积木的只有李晨一人,其他三人都是旁观者,他们偶尔的插话或者参与也被李晨斥责或制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顾连梅 《家长》2014,(8):97-99
“老师,骁骁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啊?有进步吗?”骁骁的母亲在电话里焦急地问。“各科考试成绩还没有汇总,过几天就可以告知你了。”“哦,请您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啊。谢谢啦!”骁骁的父母总想在第一时间得知孩子的考试成绩,而骁骁则与父母形成鲜明对比:父母着急,他不急,父母在乎考试成绩,他对考试成绩似乎无所谓。仿佛学习是’父母的事,而不是他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7.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8.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四下午,我路过教室。“王老师,你来一下!”音乐老师朝我招招手。我走过去,她指着教室里一个正在满教室爬的孩子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我课还怎么上啊?”  相似文献   

10.
母婴书屋     
使用“暂时隔离法”管教孩子很easy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涯书海,勤读为舟。本栏从创刊之日起,每期推荐几种新近出版的书,让年轻的妈妈们和可爱的宝宝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邀游。 编者 养育孩子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像天使般温柔可爱,更多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得不一天到晚疲于纠正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我不是说过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吗?”“你怎么又把牛奶打翻了?”“哭!你哭也没用,你必须自己把东西收拾好!”类似的责备、唠叨和抱怨,你是不是经常在说? 在接触《SOS!救助父母》中介绍的“暂时隔离法”…  相似文献   

11.
    
梦境好大的一棵樱树啊!树下好像有人,他在干什么呢?“请问……”“爱卡西娅!爱卡西娅!……”“不!我不是……”从梦中醒来,樱打开了床头的台灯,赫然发现雪就站在床前。“又是那个梦吗?”雪问。“是啊,可我每次想去问个清楚的时候,就会被吓醒。对了,雪,你怎么还没睡啊?”“我听见你说梦话,怕你又做恶梦,所以过来看看。”“真对不起,每次都麻烦你照顾我。”“说什么呀!你可是我的妹妹啊!好好睡一觉,明天还要去看望父母呢!”轻轻地关上樱的房门,雪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有些阴沉。樱躺在床上,还是无法入眠。姐姐为什么要撒…  相似文献   

1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总是反应慢、做事磨蹭,妈妈们经常会说“准备离开哆!”“怎么还在玩?现在都几点了!”“好了没?要走了!”。可到底是你太急?还是孩子太会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3.
“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我同事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没人家这么争气呢!”……您小时候是否经常听到父母唠叨这些熟悉的话语,您现在是否也常对孩子这样说呢?最近,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上“走红”,网友们纷纷响应“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宿敌”,因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上...  相似文献   

14.
—“你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林呢?看他字写得多好啊!”—“别跑别跑,要摔倒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这样对他们的孩子说。父母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是为了孩子好呀!可是,父母们一些不当的说法常常会让孩子们备受困扰:我真的就那么差了吗?隔壁家的小林样样都好,我就是没人喜欢的吗?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千万别“随口说说”,有时候,你无心的话也许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适于对孩子说的5句话。1.“你怎么越大越……”典型说法:“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了。”“…  相似文献   

15.
常常听到父母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画画有发展前途吗?”“我们不会画.怎么去辅导孩子呢?”事实上.会画画的父母总是少数,大多数父母既不是画家,也不擅长画画,只具备中、小学时学过的一点点美术常识。那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美术启蒙教育呢?您不妨按照下面的步骤试一试。  相似文献   

16.
1.别人都做得到,为什么你不行?在与孩子的同伴、手足比较时,父母常会贬低孩子的能力,使他的自尊受损、丧失自信。如果孩子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了,怎会有勇气面对失败呢? 2.反正我怎么讲,你就是听不懂!有时不是孩子不能接受失败,而是父母无法承受。某些孩子的理解能力发展得较缓慢,如果父母忽略不同个体的差异,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就会看不见孩子的优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么说:“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家长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干什么不像什么”。不知道这些父母在责怪自己孩子的同时,是否想到孩子在你的指责之后会失去自信心,失去自我价值。也许,父母这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看见一些家长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一个圆都画不好。”“你不能积极些吗?什么事都无所谓。”“亮亮又聪明又听话,你要像他就好了。”……不知道这些父母在责怪自己孩子的同时,是否想到你的孩子在被你贴上这些标签之后,会失去自信心,失去自尊,失去自我价值? 有没有一种教育方式孩子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下课以后同到家,妈妈总是会问:“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啊?”但是,孩子如果同答说:“我们今天上了幸福课。”你会怎么想呢?妈妈肯定会反问:“那是什么课啊?”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6,(8X):8-19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教育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自己的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