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月10日,我们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整整一个月。这一天,我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走出大峡谷的人,对那段行走,那段生活将会刻骨铭心,永生难忘。他会指天发誓,再也不愿去回想那段路程,重复那段生活。但是当他体力渐渐恢复,心态渐渐平和时,又会对那段生活魂牵梦萦。因为那段生活的经历已经深深融入他的思维,他的肌体乃至他的血液,挥之不去......"。夜闯墨脱路我们是1998年10月19日从北京起程,拉开了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活动的序幕。经过在拉萨、林芝和派区等几处的高原反应的适应、休整和补充给…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已过去五年。这五年里,灾区人民的生活已越来越接近正常,相关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少,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震区之外的人来说,那段记忆也越来越淡。就好像,灾难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再来。在任何一个历史大事件背后,都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记录文本这是《汶川地震168小时》后记中,作者自己写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打动了我,让我确定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策划方向,我也越来越确定,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  相似文献   

3.
刚写新闻稿件时,我几乎没有周末休息日,每天就是不停地写稿、投稿。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投了近300篇新闻稿件,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那段时间里,我真的有些心灰意冷。后来才想明白,这些新闻稿件之所以没有一篇见报,重要的原因是我总抱着只要把稿件投去了,编辑一定会帮着修改的想法,而不去认真写好每一篇稿件,不注重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4.
往事(四)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回叙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指导和启示,这是因为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我就不可能有以后四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何况,在我们这个有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对老师的遗忘是不可宽恕的,而我恰恰非常喜欢这个传统。虽然,我所列举的那些老师们并不是什么“名人”,而且好几位都已作古了。现在的年青人,对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是不甚了了的。经历过的人,有的消亡了,有的不愿意再提它,有的提起它便诅咒,用“路线错了一切都错”概括那三年,我也是过来人,我不希望那段历史重演,但那段…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已过去五年.这五年里,灾区人民的生活已越来越接近正常,相关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少,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震区之外的人来说,那段记忆也越来越淡.就好像,灾难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再来. 在任何一个历史大事件背后,都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记录文本 这是《汶川地震168小时》后记中,作者自己写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打动了我,让我确定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策划方向,我也越来越确定,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它的分量不在于销量或各种经济利益,而是在于它本身的文本价值,对历史真实记录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赵燕 《档案天地》2008,(1):23-24
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再次翻阅那些童年的“老照片”,勾起了我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70年代初,8个月大的我和妈妈一起随军到了部队,开始了我童年的“军旅”生活,直到10岁才回到地方。在军队中度过的那段童年时光是我记忆中的一块净土,那时的孩子,童年时没有电脑、网球、高尔夫,更没有迪斯尼,  相似文献   

7.
<正>1973年上半年的那场考试,就这样决定了我十八岁以后的人生。但那时自己身在其中,并不完全清楚命运之手的拨弄。我的入学通知书在开学前几个月就发到公社了,但公社没有及时送到我的手里。我还是日复一日地在生产队劳动,参加上戏艺考的那段从未有过的光鲜生活,像一个白日梦般地过去了,我的心也恢复了平静。这期间还有公社文化站的人来找过我,问我愿意不愿意调到公社广播站去工作,后来不知为何又不提了。过了一段时间,传说上面有"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省档案局以前,印象中的档案人是端着茶杯看报纸、守着库房不出门的刻板形象,当我真正走上档案工作岗位,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一则关于南京大屠杀档案的新闻报道,我的思绪瞬间被带回到那段惨痛的记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件震惊世界的惨案虽然已过去80年了,但这80年来日本国却一直极力否认、掩盖这段历史,甚至公开宣称"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而就在我进入省档案局不久的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9.
肖鹏  肖九 《图书馆杂志》2022,(3):4-10+47
<正>前言这篇文章由多次访谈的记录汇总而成。其中最早的一次发生在2020年6月23日,受《图书馆杂志》之托,我对李东来馆长做了一次幸运的访谈。访谈的第二天,54岁的吴桂春先生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本上写下了那段感人的留言:“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  相似文献   

10.
老山、者阴山的炮声渐渐沉寂,我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在这一百六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一直跟着边防前线部队采访。回顾那段紧张而激烈的战地采访生活,真是终生难忘。去年四月二十六日的傍晚,天空灰蒙蒙一片。我边防部队借着浓雾向老山地区秘密开进,我也头戴钢盔夹在那钢铁般的洪流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7,(12):6-7
我今年31岁。在南京市的一家电器公司做区域销售主管。如果将我的生活质量按时间段划分,那么.2003年12月9日是泾渭分明的分水岭。在这天之前,我过的是人上人的自在生活;而这天之后,我过的则是人不如鬼的生活。这一切改变,都缘于我买了一辆私家车。  相似文献   

12.
敬爱的编辑:您好!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我鼓足了勇气给您写这封信。我叫韩立建,2005年从山东省聊城市的农村入伍,现在是65549部队通信连的一名战士。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高中没上完就辍学打工。一直爱好写作的我,并没有放弃想写点东西的想法。在我辍学不久,我的语文老师送我一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打工的那段日子里,  相似文献   

13.
贫困山区行     
贫困山区行胡永科从1991年初春到1993年夏天那段漫长的日子里,我几乎一直在青海东部的荒山秃岭中跋涉,搜寻着那一座座大山背后的村落和人家,走访了十几个县的上百个村庄,徒步行走了上千公里,采写了近3万字的系列报道。我在那次远行之后所写的一些新闻作品大...  相似文献   

14.
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在大学里,我勤奋而辛苦地学习着医学专业知识。那时,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德高望重的外科医生,工作充实而愉快,生活富裕而幸福。毕业后我如愿以偿进入中山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我勤奋地工作,希望早一些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在工作了一些年之后,我的梦想遇到很大的挑战。由于工作需要,六七年前,在成为一名高年资主治医生后,我开始兼任医务管理行政工作。我分管的工作中,包括调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我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在小泉为爱赴京之后,基本宣告结束。而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她几乎每日携我一齐中饭,饭际对身边和自身情事发表充分的议论,饭后则以减肥为名直奔天河地标逛衣服店。然后掐着2点30分的点,神情严肃地回到办公室里。那段日子,毫不夸张地说,天河城熟得跟我们家似的,连哪个银行的柜员机在哪层楼哪个拐角,之后又搬去了哪里,我们都能画张迁徙地图出来。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的活动对获取知识(?)研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曾经有人向当代的一些科学家进行调查,询问他们,什么活动对他们的研究最有裨益,他们不约而同地说,第一是交谈。这样的回答也许一些人会感到意外。其实交谈的确是一条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不可忽视的渠道。我国古代学者很早便明了这一点。南宋吕东莱说过:“学者,平居相聚,最为有益。”脍炙人口的莫过于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莫里斯·索洛文的长达三年交谈切磋的佳话。在那三年,他们每日会面,热烈畅谈科学、哲学等问题。爱因斯坦到晚年时还深情地怀念着那段生活。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划时代的论文正是在那段时间完成的。由此,不难窥见交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十面埋伏     
你坐在候车室里等曹县的一个朋友,你们约好一同搭车去省城参加50周年校庆。毕业13年了,你一次也没有踏入过毕业的那所大学。你坐在候车室肮脏的长椅上,在脑子里一遍遍地阅读大学四年生活,谨慎地选择切入那段生活的角度。 有一群人围在候车室的一头,听一个  相似文献   

18.
作为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一届函授学员,我结业已经两年了。可是,每每在军内外报刊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在电台广播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记忆就不由得随着澎湃的心潮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函授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知识》编辑部来信要我谈谈深度报道。开始我不想再谈这个问题了,因为在1987年第8期《中国记者》上我曾撰文谈过这个问题,该讲的都讲了,这以后又没有什么新的见解;但是,近来看了《新闻知识》发表的几篇关于深度报道的讨论文章,其中特别是刘惠文同志《论新闻报道的分类及对“深度报道”的质疑》一文之后,觉得还有“再谈深度报道”的必要。因为,刘惠文同志在文中完全否定了深度报道,把它看成是一种“随心所欲地诡称……所  相似文献   

20.
<正>印度伟达先知曾说:"没有什么对不对的路,顺其自然接受现有的内外生活。"自从2010年我从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来到中国的北京,继而来到上海之后,经过数年的适应和磨砺,现在,我毫无保留地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记录了我的梦想与生活。从语言适应、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一个个难关中闯过来,内心一直被一种神奇的动力所牵引——这种力量来源于上海的无限机遇和欣欣向荣的时尚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