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金凤 《山东教育》2002,(26):27-28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游记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只有80余字,却创造出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论是在内容、写法上,还是情感的抒发上,和这篇文章都有相似之处。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运用联想和想像,创造空灵的意境。《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色,是全篇最为精彩之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中仿佛积水的错觉,“水中藻、荇交横”的描绘,使人相信确实是水中情景,然而“盖竹柏影也”,又使人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2.
师: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个,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屏显.生读.) 1.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熟读成诵.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品味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常将喜怒哀乐寄情于山水,发泄于笔端。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写号抒怀的好文章,让我们去苏轼凝练传神的文字中畅游一番,感受他微妙的心境。  相似文献   

5.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久而弥笃,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美文。这篇文章不足百字,却历来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原文: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在中国辉煌的文学史上书写下极为灿烂的一页,其后的千余年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苏东坡本人在北宋的政坛上却远不如在文学史上那么辉煌灿烂。他像一片漂在波谷浪峰里的树叶,一会儿被埋在谷底,一会儿又被抛上浪尖。王安石变法,他提出反对意见,被贬官;司马光废除新法,他反对全盘否定,又被贬官。遭贬官的他早已处变不惊,安之若素了。而且,每次贬官,都是他诗文才华的一次集中的喷涌。他给后人留下了一篇篇传世佳作。《记承天寺夜游》就是他在被贬黄州时写就的精短散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短小隽永、耐人寻味。全文共84字,写得却如画…  相似文献   

7.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时写的散文小品,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被林语堂并称为苏轼四篇“最精的作品”。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它的美趣。  相似文献   

8.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全文言简意丰,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文言文教学要做到"言""文"并重,不仅要积累文言词句,还要"披文入情""披文入境","此心乐出是吾乡,一蓑烟雨任平生"。对此,本文再现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赏析末的写景议论部分。的确,最后两句自是天成佳句。可如果认为此仅有佳句而无美篇,那就实在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了。因为本前面的叙事部分看似平淡,实则句句玄机,是全不可分割的部分,其耐人寻味之处,尤需读细细咀嚼,一一体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小品义均被收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上文言单元,而且放存一课中,比较教学是教材编者的意图,更是一线教师的最佳选择。因为同样是小品文,同样是情景交融,但细细品味,两文貌似神离,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11.
文章写好不易;文章写得短而好更不容易。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八十余字,字字珠玑,增一字则为赘,减一字则为憾,实在是一篇绝妙的精品。苏轼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释放后被贬黄州;后又以“元佑党人”一再遭贬,被  相似文献   

12.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正《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编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心境。对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大家基本认同,"《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  相似文献   

14.
苏东坡的诗词文赋入选了中学语文教材,且多因其丰富的内涵、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而为广大中学教师所喜爱。然而对于短短84字的《记承天寺夜游》被收入多种版本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新版语文教材,许多师生却颇有异议。据笔者了解,不少学生认为此文“太浅显”、“太一般”;有些老师也说,除了疏通文义外,不知道还可以讲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八(上)入选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篇幅极短,视角极小,说是记游,真正记游的文字只勾画了了,笔墨简约。读后,却总让人感到文章背后掩思甚深。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诗歌体系中,意象是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构成诗歌的关键部分。诗人在表达情感、寄托理想时都无法脱离意象。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以“意”带“象”、以“象”领“意”两个角度,解读意象在古诗文中的深刻含义,并通过设定目标、巧妙导入和解析意象等课堂教学环节,推动《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苏轼的人生遭遇很曲折,这种大起大落的官场遭际,以一般人的心理来揣摩,肯定是悲痛欲绝、愁苦惨淡。然而文中似弥漫着水气的朦胧素描画般的夜景描绘,何尝有一点点阴郁悲凉的氛围?一“个闲”字,更是道出了一种优雅,一种超脱。如何让学生了“解闲人”背后的内蕴呢?我认为,让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情思经历的几多转折,了解作者在政治上所遭受的打击,用心品读景语中的情语,再联系他在贬官期间的创作,就不难品悟出他面对政治风暴时豁达的心境和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了。下边是我的一点儿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导学创意】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叩问月亮”第8课《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品文。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教学本文,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在读中积累,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整体把握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著名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有80余字,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演奏出一曲夏日悠长的月光曲。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这洒满月色的画卷,触摸作者心灵的颤动。  相似文献   

20.
黄盛勇 《读写月报》2022,(27):52-56
<正>[教材、文本分析]《短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由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组成。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此单元围绕“自然山水”主题编排了《三峡》《短文二篇》《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共4组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