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最近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不禁连连吃惊。一切都似乎是偶然的,当我对文章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抛出第一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呢”时,我原先的预想是,学生经过预习,也查阅了若干课外参考资料,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说“由于政治的原因”,我也准备就顺水推舟地将这个简单的问答一下了结(老实讲,还想介绍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一文是通过作者冯至与朱自清先生交往中的几个片断的回忆和述评,赞扬了朱自清先生的优良品质和可贵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深挚崇敬和怀念。我想,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朱自清先生怎样做人。纵观全文,作者怀着由衷的钦敬之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朱自清先生的做人要旨。一、勇于探索,坚定不移文章首先以追忆25年前的往事入手,从《雪朝》引出这部诗集的作者之一的朱自清先生。进而指出《雪朝》的风格是“里边的诗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散文化、朴实,好象有很重的人道主义色彩。”这种风格,正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修订本第一册《朱自清先生》,是一篇写人的记念性文章。全文以《雪朝》为引子,记叙了“我”与朱自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了朱自清诚挚虚心、质朴公正的品格和脚踏实地追求光明的精神。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品质。了解用日常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写法,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认为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果我们从文章的两个“忽然”入手分析,就可以发现,《荷塘月色》反映的恰恰是作者浓浓的哀愁。 第一个“忽然”在文章的开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  相似文献   

5.
简论朱自清散文比喻的﹃女性﹄色彩江苏泰兴师范学校张剑郁达夫先生曾说:“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朱氏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地位,便由此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而不...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之作《荷塘月色》时,读到封先勇先生写的《智者的孤独——对〈荷塘月色〉主题的再思考》一文,认为这篇文章对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成因分析视角独特,  相似文献   

7.
张静 《现代语文》2006,(4):60-6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散创作的巨匠。他的《荷塘月色》、《背影》、《绿》等前期散的代表作一经发表,就广为流传,数十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写作。这些抒情小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何在呢?唐鼓先生说得好:“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象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研究朱自清后期散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这句话里的“情致”是个关键词。作为。一种臻于极致的抒情体,朱自清前期散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这个“情”字。故而,为了进一步欣赏朱自清前期散,我想着重探讨一下这类散的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是一个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艺术风格有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华美和轻灵,也有白描写意的朴素和深沉。但是在众多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文章中,我们发现研究者大多只注意到朱自清散文朴素美的一面,而忽视了朱自清散文华美的一面,杨振声先生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认为朱自清散文“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基本上能够代表众多研究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精讲篇目,那清新隽永的语言,静谧朦胧的意境,让执教者京叹不已,回味无穷。读《语文教学之友》2010第4期丁明煌老师的文章《咀嚼(荷塘月色)》,觉得丁老师将《荷塘月色》“咀嚼”得支离破碎,贮满着的那一种诗意荡然无存。心痛之余将丁老师提到的几个问题粗陈浅见。  相似文献   

10.
“教辅”早已有之。夏丐尊和叶圣陶先生1934年5月合著的《文心》、朱自清先生1944年在昆明中法中学做的讲演《怎样学习国文》和1946年5月(一说1942年8月第1版)出版的《经典常谈》等,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教辅读物。  相似文献   

11.
杨惠莲 《语文知识》2003,(11):39-40
《荷塘月色》开篇之言“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也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中采用钱理群的文章指出:“……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却是不全面的。近年学术界在考察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心路历程时,于《一封信》之外,又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先生的《绿》中有一句比喻:“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毛波老师分析说:“五四运动刚刚过去的1924年,经过革命洗礼的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虽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但对革命不理解,既没有投入革命营,也没有与反动派为伍,而是处于中间状态。朱自清正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少妇那不浓不淡的美,既不像少女那么热烈,也不似老妇那么深沉,正与他此时的心中情相契合,他当然要用少妇的裙幅作比了。”(以上引自《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4期林敏《课堂美育的探索者》)对这种理解,笔者不敢苟同,拙见如下:1.《…  相似文献   

13.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过去的日子……”这段耳熟能详的文字出自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使我时常想起这段文字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是一篇经典美文,也不在于它是朱自清先生的大作,而是这篇文章使得一度迷失在课堂教学中的我,重新找到了方向,找准了坐标,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长期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人们对其传神的语言、浓郁的诗意和优美的境界赞叹不已,对作者篇末所引《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也是耳熟能诵。但莲子怎会“清”如水?笔者认为作者引文有误,应是“莲子青如水”。理由如下:(1)从出处看,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即有《西洲曲》全诗,此句是“莲子青如水”。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吴小如等撰写的《汉魏六朝诗歌鉴赏》(上海辞书…  相似文献   

15.
备课资料背景教科书认为,《背影》写于1925年。据季镇淮著《朱自清先生年谱》:“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先生30岁……10月11日,《唱新诗等等》一文写成。同月,写散文《背影》。”《背影》反映的是民国六年前后的社会现实。据朱自清之子朱乔森所编《朱自清生平著作编年简表》,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朱家也“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是一篇具有纪念性质的人物述评,写于一九八四年,朱自清刚去世的时候。文章紧扣“质朴精神”,从政治态度、个人品德、对新文学的贡献三个方面,采用述和评紧密结合的方法,突出地表现了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个中心。文章有一条明显的线索:从柏林初见,同游无忧宫——在西南联  相似文献   

17.
在《荷塘月色》开篇,朱自清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的老师引用写些相关的背景资料,特别是结合文尾标注的成文时间,将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归结为“蒋介石叛变革命”、“社会黑暗”、“社会变革剧烈动荡”等,从而指导学生将该文的情感基调定为“淡淡的忧伤”。  相似文献   

18.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因为正是由于心里“不宁静”,朱自清先生才想起在月夜里去看看日日走过的荷塘,才能看到静谧恬美的荷塘月色。而在分析这个文眼时,以前的老《教学参考书》一般是从两方面解释的,大意是说,朱先生那几天心里之所以“颇不宁静”,一是因为  相似文献   

19.
早在悉尼奥运会闭幕期间,王希杰先生便写了一篇题为《为“凯旋归来”辩护》(《语文建设))2000年第7期)的文章,说理充分,至今犹记。其后,尽管仍有人认为此语不规范,或撰文或宣传,但“凯旋归来”却仍频频“现身”,兹举几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20.
书面语言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简洁。它的最高标准应当是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出并身体力行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标准衡量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称赞它“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和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叶圣陶《文章例话》,三联书店,1983,第7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