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物理教材所涉及到的许多物理量中,用"比值"来定义的比如速度、加速度、密度、电场强度、磁感强度、电容……这类物理量很多.学生在处理与这些概念有关的问题时,往往容易出错,究其原因,关键是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如何让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有较透彻的理解,这是一个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在面对的课题.下面是笔者就自己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加速度是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主要应用于经典物理学中。在高中物理运动学的学习中,加速度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学生理解速度、位移和力的概念都有帮助。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速度,就要从它的概念、公式、测定和影响它的主要因素入手。本文结合以上这些,谈谈对高中物理加速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对一些已学习过的命题、概念稍加变化,不少学生在认知上就会产生困难或错误.这反映了学生对已学的概念和命题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已有知识的理解正确与否、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后继知识的学习和建构.可以说理解对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本文着重谈谈如何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1内容分析 共点力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象质点、位移、速度等是一些独立的概念,而是涉及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列方程运算等多方面的物理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问题,是高一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试题的热点.平衡思想与守恒思想一样是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想和基本出发点.另外,平衡问题中,涉及到的各种物理模型,在今后物理学习中会经常见到,对高一学生来讲,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模型素材.  相似文献   

5.
体育竞技可以提高个体自信心,增强个人的社会价值感和进取精神.经常参与锻炼还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能有效地发展人们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水平,提高智力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社会的形成,繁荣发展的体育运动背后的各种丑闻相继被抖漏出来."黑哨"行为日益猖狂,比赛中的过激行为愈发引人瞩目,以及兴奋剂使用的曝光,使得体育运动逐渐不能只由规则或道德来约束,而应当渗入司法、刑罚等因素.关于体育犯罪的概念,各国都在体育运动中将严重破坏社会公平和文明的一些无法用道德和规范去调整、制约的,触及刑法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依法治国,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能放松,法制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依法治体也应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现今体育运动中涉及刑法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相比于老教材,在原有"位移-时间"图象的基础上新引入了"位置-时间"图象,这一改动突显了"变化率"的概念,优化了编写意图,有利于学生对瞬时速度和极限思想的理解以及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所谓阳光体育教育理念,就是运用体育运动的形式,体育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和激励学生,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中心,并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体育教育。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阳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阳光体育教育理念,并对其概念,特征,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其中分数的概念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分数概念本身不像整数概念那样直观易懂,另一方面是有些老师对分数的内涵和意义理解得不够清晰,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因此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一、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逐步感悟和完善分数的意义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叙述分数的意义时漏掉"平均"这个关键字.教学时利用情境图,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怎样公平地分一分野炊时  相似文献   

9.
正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做呗""作业太多呗"等。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更多的是理解。写作业的目的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听懂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没有把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弄懂、弄明白,那他们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运动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校体育训练的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的成绩提高,因此各级学校都很重视体育运动训练,依此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训练的效果,传统的由个体执教(训)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训练的需要,体育教师群体训练将取代传统的个体执教势在必行,因此群体训练应运而生。本文对学校体育训练中的"体育教师群体训练"进行研究,以此体现"教师群体训练"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学校体育训练中更好的贯彻体育群体训练,希望能对学校体育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樊伟新 《物理教师》2011,(12):23-24
"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中的一个力学基本概念,也是构建其他概念的元概念.它是指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遇到的第一个矢量.位移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后续概念的学习,如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于微分概念有多种认知方式,会用不同表征方式理解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学生认识微分概念存在多种错误理解,甚至有学生在计算方面取得高分却不能正确理解微积分概念.在微分概念教学中,应加强概念,尤其是核心概念的教学,强调概念理解,从本质上揭示核心概念间的联系;应加强概念的几何意义的教学,并多用自然的解释性的语言而非抽象的语言来阐述.在高等数学考试中应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
<正>加速度和速度是高中物理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加速度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对加速度的认知,有很多的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学习。本文通过对加速度与速度的类比,让学生通过对速度的理解来理解加速度。文章的第一部分给出了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通过定义发现它们的相通点。第二部分具体对加速度和速度进行类比,并对一些常见的误解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4.
当小孩被滚烫的茶壶"伤着"时,他就知道了滚烫的茶壶是不能碰的;当小孩被讨厌的猫狗"吓住"时,他就知道了我们的生活应该远离讨厌的猫狗……当我们亲身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错误后,也就有可能获得一些别人无法获得的智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为了教学的高效,也或许是为了教学的便利,我们却常常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给提前"扫除"了,以至于他们因缺少与错误的碰撞、摩擦与思辨,而少了一份领略到数学的实质含义和深层价值的渠道.为此,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利用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或者预设一些错误,让学生们在与错误的碰撞、摩擦与思辨中成长. 一、在与错误的碰撞中,领略出数学概念的实质含义 在数学学科中,许多的概念让人难以通透理解,这些没有通透理解的概念,常常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因此,我们应该在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学中,预设一些错误,让学生们在与这些错误的碰撞中,领略到数学概念的实质含义.  相似文献   

15.
1 内容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象质点、位移、速度等是一些独立的概念,而是涉及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列方程运算等多方面的物理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问题,是高一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试题的热点。平衡思想与守恒思想一样是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想和基本出发点。另外,平衡问题中,涉及到的各种物理模型,在今后物理学习中会经常见到,对高一学生来讲,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模型素材。  相似文献   

16.
正世间万物都在运动中,高一物理必修一通过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初步认识运动,在这一章中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概念通过图象一目了然,还有比较难的追及和相遇问题也可以通过图象直观地理解和解题.图象的特点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可以直观地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依赖关系表示出来,使过程清晰,明了,更易于理解.希望能抛砖引玉让学生比较深刻的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图象来描述这种关系,学会把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并从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较抽象或较复杂的概念、术语、过程等.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呢?运用类比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类比法,使得许多难点比较容易地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是笔者运用此类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一些案例和心得. 1 生物学知识点与生活经验的类比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类比,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极限法的应用不仅在求解瞬时速度、位移等具体问题上发挥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概念和数学工具的深入理解,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掌握和运用极限法对于高中物理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时间和位移是描述质点运动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同学们往往理解不清,把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混为一谈.现针对同学们解题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剖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求功公式W=Fscos α中,位移s指的是物体运动的位移.实际上位移s理解为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可能更好一些.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位移"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下面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同学们对求功公式中位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