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疑式”属于愉快教学的课堂模式之一,是一种以疑问为引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教学结构。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运用“五疑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中生疑,带疑而学,学得活、理解深、记得牢,这种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的“五疑式”,是一种以疑问为引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教学结构。其主要教学过程,按探究问题的伸延顺序,可分为“自学生疑——尝试排疑——启发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五个基本步骤。这五个基本步骤环环相扣,互相联系,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其中“创造质疑”一项,应根据教材的需要而设置,不必强求一律。见下面的“五疑式”阅读教学结构示意图。现以《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谈谈“五疑式”  相似文献   

3.
六、“引疑五步法”教学模式 80年代末,内蒙古海拉尔市的一些教研工作者经过几年的改革实验,逐步探索建立了“引疑五步法”数学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的“疑”为教学线索,以“创设情境引疑,积极感知尝试解疑,诱导形成认识”为教学循环节,将教学过程分为激疑定纲、引疑探究、阅读质疑、求异扩展、激发悬念五个环节。 学生每次学习新知识,都会遇到不能确定的或不能解决的东西,这就是“疑”。解决了这些疑,就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引疑五步法”教学模式的教  相似文献   

4.
“五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疑问为引线,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可分为“自学生疑—讨论排疑—点拨解疑—练习化疑—创造质疑”五个基本步骤。其中“创造质疑”一项,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不可强求一律。下面仅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对“五疑式”教学法及其运用做一些说明。一、自学生疑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并对课文的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篇等提出疑问,然后利用工具书等参考资料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弄不清的都勾画出来,待下一步讨论排疑。初读课文后,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林黛玉和贾…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说的“质疑式”阅读教学 ,是指课堂阅读教学中 ,鼓励、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 ,主要由“整体感知———自我设疑———讨论释疑———总结归纳”等环节构成 ,其核心环节是自我设疑、自我解疑。一、对“质疑式”教学功能意义的认识现代阅读学认为 ,“问题驱动”是使读者进入主动阅读状态的必要条件。在“问题”的驱动下 ,读者带着解决问题的需要 ,以及由此产生的悬念般的阅读期待进入阅读过程 ,不仅能够增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记忆、推理等思维能力 ,还可以增强阅读的…  相似文献   

6.
“五疑”,即“自学存疑——质疑答难——设疑引议——启思释疑——述疑多练” 的简称。它以“疑” 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于生疑,终于疑释,缘疑而入而又缘疑而出,通过求“疑”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智能并传授知识,是改革文言文串讲式传统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疑是创新的起点,疑是思维的火花,疑是进步的阶梯,疑是启开思维大门的钥匙。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疑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古文的教学,把这个疑用好、用活了,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就深有同感,现就把“疑问”式的教学具体谈谈,也称“五疑”式教学。五疑:“自学存疑——质疑答难——设疑引议——启思释疑——述疑多练。  相似文献   

8.
“五疑”启发式化学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生于疑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设疑、质疑 ,启发学生排疑、解疑 ,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的障碍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就能有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疑”启发式教学法是以疑问为主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教学过程分为“师生设疑———讨论排疑———精讲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五个步骤。这五个基本步骤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相互联系 ,很好地体现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 ,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五疑”…  相似文献   

9.
刘向飞 《新疆教育》2013,(15):169-169
本文为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对“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探究,具体对“创设设疑式情境”。“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创设争论式情境”,“创设试误式情境”“创设成功式情境”五种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所疑、所思、所感用特定的符号和文字标注记录下来。批注式阅读使阅读行为化被动为主动、化浮浅为深入、化随意为严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真正地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潜心会文。  相似文献   

11.
“疑导式”教学是新时期高师政治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范式。“疑导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用多种形式的问题,激起学生认知冲突,启迪学生思维,通过适时组织学生对其中关键问题、重点问题的共同研讨,促使学生在获取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起多种能力。其教学大致可分为“提出问题——自学教材——反馈讲解——知识应用”四个环节,由此构成了“疑导式”教学的内在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学情分析出发,寻找学生学习电压的疑、难点,针对疑、难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将其一一突破.课堂中采用最多的是“超市式”教学,笔者通过学生挑问题回答,学生挑实验探究,学生挑学生求助和学生挑学生评价等,使课堂学习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13.
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等现代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是促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基本模式主要有自主批注.合作展示、点拨深化和二次批注。当下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一二个问题:在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基本技能后,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的阅读教学五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阅读设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进行阅读设疑,提出问题,为学生阅读课本设下悬念。如小学六年制数学第七册“乘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可设疑为:乘法各部分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书中是怎样指导出来的?学习掌握这种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等等,也可结合教学内容,师生共同进行设疑。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意阅读”轻松一点,“阅读效果”胜人一筹呢?我认为选好创意阅读教学的突破口至关重要。一、读中有“疑”,“疑”出新知清代著名学者刘开说过:“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些宝贵经验都强调了“疑”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平时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问问文章反映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依据,其主张能否付诸实践等等。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更要追问为什么这样写,还有没有别的写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因素被完全忽视和浪费掉了,这也是语文教学长期呈现出静态局面的一个原因所在。“问题式”教学法(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提出,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因为懂得质疑才是真正懂得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是问题上看出重要问题”。宋代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问”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开阔的程度,问得越尖锐,越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而“…  相似文献   

17.
<正>《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2017年版课标”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课程内容在教材中的直接体现。相比以前的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任务,无疑是一种开创,也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教学立足点在“教”,所谓的学情常常是教师的理论假设或自我的经验状态,这样常常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一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王尚文指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教”就是“让”学生“学”语文。[1]一线教师如果能基于学情,确立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积极探索《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新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可以真正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初中语文自主阅读研究的核心是突出“先学后教”的“先学”研究,它借助“四学式”落实。自主阅读“四学式”,就是通过教师的助学、导学,达到学生自主阅读的研学、会学的教学方式。它外化为“先学后教”的“先学”研究。具体地讲,一学:助学——引发“学趣”;二学:导学——选择“学法”;三学:研学——结合“学情”;四学:会学——落实“学旨”。“四学式”内核为“学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教材解读《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图。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之难点。设计理念1.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以“疑”为主线,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生疑”开始,让学生的“释疑”过程在阅读中进行,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存疑”中延伸。2.对话式阅读教学理念。以“读”为载…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识活动。结合本人试图使自己的教师角色由演员转而为导演的过程,对于如何“依标靠本”当好导演,在“导”字上下工夫,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谈几点粗浅的体会和做法。一、设疑导读,培养学生的简单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