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竞争尘埃落定,重庆和成都近日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从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在2005年6月和2006年5月相继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核心是农民收入能否有大的提高。本文从关系农民收入增长的三个主要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作用机理以及深层次原因,并就破解途径进行探讨,得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由之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在宣告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结合云南实际,我省77%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和间接来自农业。全省有286万人还未解决温饱,有478万人只是初步解决了温饱,2002年我省城镇化率只达到26%,比全国的38%低12个百分点。这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因此,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带领全省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智见智、仁见仁,国内许多专家、学、政要论述很多,笔仅从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农”问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应当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期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重点阐述了科技期刊的结构与数量、精品与质量、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国际化与现代化、人力与财力等关系的发展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城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存在着磨擦与对立,又具有相互需要、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把握城乡的各自优势,在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减少城乡之间的对立与矛盾,使之优势互补、协调进步、共同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姜悦楷 《中国软科学》2004,(10):10-15,29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本文从分析目前国内国际的环境资源形势出发,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同时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普布阿旺 《西藏科技》2005,(11):21-22,40
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这是符合新时期时代特征,具有远见性的思想。多数民族地区位于祖国的边陲,并且经济文化较为落后,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整个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从“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发展着手,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进行的,它与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应重点搞好城乡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统筹。不能简单地把统筹城乡发展理解为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对口援助,而应通过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汤耀新 《内江科技》2006,27(6):F0002-F0002,8
成人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迈向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全民民族科学文化教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1 小康社会的内涵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 ,由人均 80 0美元的小康 ,到由 1 6个指标进行衡量的总体上的小康 ,再到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 ,得到丰富和完善。小康是一个极富中国文化内涵的概念 ,几千年前 ,中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就已出现这样古老的语句 :“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第一次出现。其内涵是生活富足 ,不愁温饱 ,平等有序的生活状态。几千年来 ,小康社会一直被中国老百姓所向往 ,但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从农业基础地住、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希望与挑战和着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想办法解决。为此,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县城经济,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思雨 《科教文汇》2013,(22):200-201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农业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工业、其他产业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逻辑关系来说,农业是整个产业体系发展的起点,如果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脱离了农业发展能够承担的基础,当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受到农业发展滞后的制约,整个国民经济也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重点关注。本文将从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现象、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分析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农业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工业、其他产业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逻辑关系来说,农业是整个产业体系发展的起点,如果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脱离了农业发展能够承担的基础,当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受到农业发展滞后的制约,整个国民经济也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重点关注。本文将从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现象、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分析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对中国来说,最重要就是城乡统筹问题。城乡统筹既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又有利县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要在体制统筹上做文章,要对城乡关系,工农业关系,资源体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进行战略性调整,打破城乡分治的状况,加快城乡融合,实行城乡优势互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收入差距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30年来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找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的原因,以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进而提出有关政策建议.从本文数据分析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放活"农民的制度创新不够;二是政府轻农和政策不连续.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对这些问题均有所回应.本文就全会决议有关制度创新的决策执行,从制度的决策执行主体和政策资金的使用效果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笔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评价 周寅康(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环境教研室主任,教授) 全面小康社会,从词义上理解,是小康社会的全面化,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发展具有三大要素:即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和发展公平。发展动力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发展质量是环境资源可持续性的保障,发展公平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能力。三者之间的完整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论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出发,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总协调,并提出了七项具体的任务,以体现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