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是以“做中学”为核心理念,以儿童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以模拟情境进行“故事”为教学过程,通过行动体验完成“故事”并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故事”为循环原点的生成性教学策略。它包括探寻共生“故事”策略、情境体验“故事”策略、言语传递“故事”策略、角色表演“故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故事新编”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写作样式。所谓。故事新编”是指将原有“故事”在赋予新意后重组情节,写成新的故事。新老两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应是同一的,人物性格和活动场景也有某种承继关系。但是两个。故事”的主旨却必须是不同的,人物活动、人物性格也必须有重大发展或重要变化。。新编”不同于“改编”。“改编”保留原有故事的基本情节,而新编故事是以原有故事为起点的合乎逻辑发展的新的故事写作。  相似文献   

3.
“红色故事”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真实见证,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高校在大学生中讲好“红色故事”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精神力量,抵制错误思潮。高校在大学生中讲好“红色故事”,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红色故事”讲“深”;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将“红色故事”讲“活”;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将“红色故事”讲“实”;以网络传播为抓手,将“红色故事”讲“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故事中心课程”的教学是遵循“做中学”的核心理念,以学生未来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以模拟情境进行“故事”为教学过程,通过行动完成“故事”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故事”为循环原点的生成性教学形态。将“故事中心课程”理念莲移至教学领域,开发了一种“无教法”时代的新型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故事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承载着深厚的思政教育意蕴。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最应该讲好中国故事的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政治认同感,必须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故事”就是要用生活故事、榜样故事、典型故事、发展故事激发兴趣、传达观点、渗透价值,通过“创设情境生动讲”“巧设问题启发讲”“直面冲突理性讲”“学用结合升华讲”四大路径“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风采魅力和育人效力,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6.
在“西游”题材故事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作用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成为书面文学的源头,开创了“西游”题材故事的新局面,把“西游”故事领入到书面文学的队伍之中,确立了“西游”故事的大致框架.从人物、情节和故事的主题来看,它是“西游”故事的主要蓝本,对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作出了巨大的文学贡献.  相似文献   

7.
“故事新编”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写作样式.所谓“故事新编”是指将原有“故事”在赋予新意后重组情节,写成新的故事.新老两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应是同一的,人物性格和活动场景也有某种承继关系.但是两个“故事”的主旨却必须是不同的,人物活动、人物性格也必须有重大发展或重要变化.“新编”不同于“改编”.“改编”保留原有故事的基本情节,而新编故事是以原有故事为起点的合乎逻辑发展的新的故事写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汉字是有故事的,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我们一同走进中国汉字,去了解更多的汉字故事。读《“贝”的故事》“贝”字是怎么来的呢?读一读课文《“贝”的故事》,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读过《“贝”的故事》,相信你已经充分了解了“贝”字,给大家讲一讲“贝”字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9.
《祝福》是一篇思想深邃的小说。它的结构也很特别。它由两个故事构成: 一个是祥林嫂的故事,一个是“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提问是两个故事的连接点。祥林嫂的故事又是由两个“二难选择”构成的,“我”的故事也是由一个“二难选择”构成的。“二难选择”是一种假言选言推理形式,它含有两个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视野     
“故事新编”是一种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的文学样式。创作者以原来的“故事”(大多是文学名著中的故事)为依据,使“故事”中的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穿过岁月的风云,生活到当今的社会中,从而“新编”出一些具有荒诞色彩的故事,借以嘲讽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些现象。“故事新编”,贵在出新,它的“新”能开拓“语文新视野”,故今选编一组,供大学欣赏。  相似文献   

11.
“故事”在教育功能中的地位是不容怀疑的。语文具有温情与温度的原因。其主要因素就是她和故事与生俱来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肖川教授等多个学者都曾肯定过“故事”之于语文的价值问题。在这个写作理论“漫天飞舞”的时代,不要忘了作文最诱人和最动人的因素往往是“故事”。从学生的写作动机来说,“故事”情趣是最好的写作心理驱动系统:从学生的写作内容和手法来说.“故事”元素是最好的写作建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讲好海南故事”语文教学可以认为是将“好”的海南故事以“好”的教学方法融入语文教学,要求讲好海南传统故事、革命故事、社会主义故事。教师需选取易被学生接受、易与语文教材整合、易助力立德树人的故事,以事服人、以情动人、以理化人,设计教学活动,构建评价体系,规避“高大上”“轻语文”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讲自己的故事”(或称之为“教育叙事”或“叙事研究”)成为教师研究和培训的一种新形式。我们开设这一栏目,倡导、实践这一理念,并提供一“些故事”,希望能借此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同时,我们也期盼广大读者提供自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故事可以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管理故事”,可以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遇到“的德育故事”,可以是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故事”(包括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的教学故事”)。  相似文献   

14.
[教学建议] 1.从文本独特的样式出发进入文本。什么样的故事是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是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给谁听的?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采用什么样的手法让听者接受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什么可以学习或质疑的地方?就这样,以“故事”建构教学骨架,既感悟故事内容本身。又在感悟言语形式,在两者“交汇”处深入介入文本。  相似文献   

15.
我努力向我的启程方向搜寻,试图寻找到我的精神之旅的起点处所烙上的印象。结果是:“狼来了”的故事,“岳母刺字”的故事,“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萤囊映雪”“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半夜鸡叫”的故事和刘学的故事。这,可能与我的做小学教师的父母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陆肖乐 《广西教育》2010,(21):83-84,109
“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我国的《叶限》是世界上记录最早的“灰姑娘”型故事。本文以此故事为参照,分析流传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灰姑娘”型故事母题所蕴涵的集体无意识及其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在叙事言情类文学作品中,同一类属的故事遵循着相同的结构(“语法”),《梁祝》类民间传说有许多不同的“讲法”,但其内在的基本“语法”是不变的。本文引用普洛普和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梁祝》类故事,以找出故事中不变的“语法”,并用“二元对立”研究模式去分析整个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故事的母题,以便达到对故事“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Story的故事     
同学们部知道story译为“故事”,可是你知道吗,story本身也有许多故事。通过了解下面这些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所启发。【故事一】I know his story.这句话若译为“我知道他的故事”显然不妥,其真意是“我了解他的经历”。这里的story是指“个人历史”。【故事二】They are in one story.这句话应译为“他们异口同声”,而不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知道,story这个词是“故事”的意思。但你知道story本身也有许多故事吗?下面讲几个有关story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同学们在英语学习中一定会受到启发。【故事一】I know his story.这句话若译为“我知道他的故事”。显然不妥当,其真正意思是“我了解他的经历”。这里的story是指“个人经历”。【故事二】They are in one story.这句话是指“他们众口一词”。或译作“他们异口同声”。不可按照字面理解成“他们在一个故事当中”。其实,这句话也可改写为:They alltellthe sam e story.但其意思也有可能变化,即也可以把该句理解成为:他…  相似文献   

20.
刘向《列女传》所载故事,有些是在先秦时期君主、将相、谋士等男性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模拟套作而形成的。“齐桓卫姬”故事吸收、借鉴了“桓公与管仲密谋伐莒”故事中的“人君有三色”之说,“齐孤逐女”故事套用了杨因故事中的“居乡三逐,事君五去”情节,“楚处庄侄”故事则吸收了咎犯谏晋平公故事中“国之五患”的说法。这三个故事模拟、套用历史风云中的男性人物事迹来创造女性人物故事,以表现她们的贤惠、机敏、才能出众,这实际上反映了女性人物评价标准并不独立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