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项技术拥有11个发明专利,攻克了地下工程水害防治的世界性科学难题,广泛应用在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由6位工程院院士联名推荐,山西农民王衡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颁奖台上,捧走本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一项技术拥有11个发明专利,攻克了地下工程水害防治的世界性科学难题,广泛应用在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由6位工程院院士联名推荐,山西农民王衡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颁奖台上,捧走本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王衡生于故事之乡运城万荣,自幼丧父,小学5年级就不得不辍学下田劳动。许多熟识他的人回忆说,小时的王衡,便总有着与一般乡村少年不同的奇思妙想。为生活所迫,王衡小学五年级就不得不辍学下田种地。踏进科技发明的门坎,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1982年,32岁的王衡到河北办事,正遇上开滦煤矿闹水灾。无情的水害淹了四个大型矿井,导致5万多名矿工…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人形容说,人类要了解地球数百万年的变化历史,必须读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的历史,一本是极地冰芯的历史,第三本便是黄土的历史。刘东生就是在黄土形成和演变历史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4.
江西中恒建设集团公司特种软基分公司(珠海分公司)经理刘献刚,从1995年至今,不仅完成了4项技术发明,而且还用这些技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他在技术发明研究中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在创业中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以及在生活中诚信谦逊的人格魅力,都使他在工程地基基础领域成为了一个公认的工程技术发明家.2005年10月29日,在中国发明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他荣获了中国发明协会授予的"发明创业奖".  相似文献   

5.
他不仅是卫星专家,更是现代医疗器械的发明人。他在卫星与医疗器械两个不同领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后30年才是有所收获的阶段刘东生院士不仅在2002年为我国科学家第一次摘取了被人们誉为“环境科学诺贝尔奖”———泰勒环境奖的桂冠,还获得了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面对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刘东生院士说:这主要得益于我所在的中科院有着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几代科研群体长期积累形成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得益于我的科研前辈对我早年的严格训练。如果说我个人所作出的某些成绩有什么诀窍,那就是我始终坚持科研工作要着眼于未来。刘东生早年曾师从古生物学家兼地质学家杨钟健先生。从1954年开始,他专注于地质科…  相似文献   

7.
近日,湘西北山区石门县爆出了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深山中的一对夫妇历经十年磨炼和探索,发明了一种“不复馏、不用添加剂就能酿出安全醇香好酒”的“两免+蜜糖香型”白酒酿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9.
2004年8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签发了一份不寻常的客座教授的聘书,人民大学的现代逻辑研究所也发出了一份不寻常的副所长聘书。不寻常在于这位受聘人是机械学徒出身,并没有拿过大学的文凭。这样的人怎么够得上名牌大学特别聘请的资格呢?  相似文献   

10.
11.
如果不是获得了今年的中国最高科学奖,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吴文俊”这个名字。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吴文俊就已饮誉国际数学界。他在“现代数学女王”——拓朴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被称为“拓朴学大地震”,将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拓扑学研究继续推进。1956年,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当时的“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年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今天的中科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山沟里升起的明星──记土家族青年农民发明家梅卫平王德宝响亮的名宇怎么也掩饰不住你因长年辛苦而留在泥土色的脸额上的那层近似病态的枯黄,荣誉的光环也没有为你那个伴着风来雨去而旧得发白的黄色挎包增添色彩,谁能将你与胸甲经纬的发明家连在一块儿呢?终于有一天,...  相似文献   

13.
2010年5月3日.北京通州农民发明家吴玉禄带着他的21个机器人“孩子”,一起亮相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的《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全球首展,受到中外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14.
小小的颗粒让废物秸秆变为"宝贝",这让许多人以为是在"变魔术",可这真实地发生在河南省邓州市。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魔术师"。当记者走进河南省邓州市,来到农民工曹明军"变魔术"的地方,曹明军已经被当地农民团团围住。只见他把一包颗粒状固体加入到刚粉碎的秸杆内,秸秆立刻成为牲畜可口的美餐。"神了!一种小小的颗粒就能把废  相似文献   

15.
一位奠基人和开拓者是谁在30岁上下就在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攀上了巅峰?是谁在理论物理学发展进程中树立起一座中国人的里程碑?是谁在功成名就50年后仍保持着不断进取的心态?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2002年元旦刚过几天,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昆院士的办公室里热气扑面,而82岁高龄的黄院士仍穿着带风帽的防寒服,俯在案头,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书柜里,中国科学院前任院长卢嘉锡为庆贺黄昆从事半导体科学研究工作50周年题写的“业绩辉煌、硕果累累”,以及周光召先生题写的“科学先驱”几…  相似文献   

16.
人民大会常,灯火辉煌,万人瞩目。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可以看出他掩饰不住的激动。雷鸣般的掌声持久地响彻会场,似科发出一个声音: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拿这个奖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7.
王忠诚。1925年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神经外科学院院长。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科学专家咨询团委员。美国、日本神经外科学会名誉会员。  相似文献   

18.
我应《发明与创新》杂志社邀请,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参观学习,甚为荣幸。来湖南,我不由回想起,我随解放军南下作战,解放全中国,在解放长沙之后写书的艰难历程。我这文盲战士的处女作《高玉宝》,是我在解放长沙之后,部队在长沙市北面肖家巷驻地休整时,用各种图画和符号代替文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14日,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一位神采奕奕的90岁老人,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证书,他就是我国高温合金材料的奠基人、在材料科学领域贡献卓著的战略科学家师昌绪院士.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空缺使我们对目前我国科技奖励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本文在对我国科技奖励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性的建议:提高民间奖的待遇;注重成果奖与人物奖的平衡度;坚持延迟评审和调控好评审程序与透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