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要想有组织、有秩序并能健康地协调和发展就应该有完备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和价值标准等社会规则。而遵守社会规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儿童的社会规则意识也影响到整个社会规则的建立和遵守,同时,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儿童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我爱刘胡兰     
韩寒 《教师博览》2011,(3):50-51
在那个时候,打玻璃弹珠是我们最爱的游戏。我的周围有四五个小伙伴,每个人的准星都差不多。临时工哥哥就喜欢和我们玩打弹子,我们一般都带二三十个弹子。他只带三四个,可是他有大弹子和小弹子。  相似文献   

3.
我爱刘胡兰     
在那个时候,打玻璃弹珠是我们最爱的游戏。我的周围有四五个小伙伴,每个人的准星都差不多。临时工哥哥他就喜欢和我们玩打弹子,我们一般都带二三十个弹子,他只带三四个,可是他有大弹子和小弹子。他要打别人的时候就换大弹子,别人打他的时候就换成小弹子,  相似文献   

4.
我爱刘胡兰     
在那个时候,打玻璃弹珠是我们最爱的游戏。我的周围有四五个小伙伴,每个人的准星都差不多。临时工哥哥就喜欢和我们玩打弹子,我们一般都带二三十个弹子,他只带三四个,可是他有大弹子和小弹子。他要打别人的时候就换大弹子,别人打他的时候就换成小弹子,他每天都要赢走我们二三十颗弹子。  相似文献   

5.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1896—1980)以其对儿童认知的发生、发展的研究及其理论闻名于世,是当代国际著名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和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早期著作《儿童的道德判断》(1930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一书,则集中反映了他对儿童的道德观念的发生、发展的精湛研究、丰硕成果及其独到的理论,对儿童道德发展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皮亚杰在这一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和杰出贡献作一简要的概括和叙述。一、由道德判断入手,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全貌。皮亚杰是以儿童的道德判断作为其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的。这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认知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探索道德的起源与发展,是儿童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共同感兴趣的一个课题。探索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类自身认识活动的了解,而且,对于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面貌也有益处。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皮亚杰在观察儿童的游戏中,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执行与意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接着,他将他的研究引进道德领域。他应用一套独特的“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皮亚杰宣称:“儿童是道德哲学家”,他从自己多年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是平行的,相对应的。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儿童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两人的研究很有价值,但是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方法。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的理论独具一格,是他毕生六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对儿童心理研究的伟大成就,并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已引起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有不少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理论的研究。这必将对我国德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儿童规则意识研究的道德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哲学和道德发展心理学存在互释的空间,本文应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话语伦理学解读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规则意识发展的研究,从交往关系的角度理解皮亚杰的道德建构主义,特别是儿童道德意识发展中的两种道德理想类型,辩明在哲学中作为理性事实的道德意识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中是通过特定交往活动尤其是儿童游戏建构出的理性能力.  相似文献   

10.
皮亚杰曾指出:“儿童是拥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1.
对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规是关于纪律与秩序的规则,常规教育就是日常规则的教育。皮亚杰曾用他独特的临床研究法观察和分析了3~6岁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得出的结论是:该年龄段的孩子可能理解一些规则,但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规则系统行事,并且常根据自己的需要随便改变规则。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学会遵守的大多数规则是他从成人那里接受来的,规则是成人教给的,属他律性质。因此,如何让幼儿习得规则是值得幼儿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棋类游戏在我国非常受欢迎,不同年龄层次在棋类选择中各有不同。下棋是一项开发智力、开动脑筋的游戏,是全民都能参与的游戏。与其他游戏的不同点是下棋是两个人对弈,而且材料简单,只要棋谱和骰子,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玩起来。每一种游戏都有其规则存在,下棋也不例外。幼儿在玩棋类游戏的时候,必须遵守其中规则,对幼儿树立规则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棋类活动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揭示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规律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的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深化心理理论的研究。以往研究表明,儿童大约在2~3岁时就能理解愿望对情绪的影响。对儿童违背道德规则条件下故事人物的情绪理解的研究发现,儿童存在“快乐的损人者现象”。但以往研究设置的情境涉及的都是说谎、偷窃等道德规则。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必须遵守一些道德规则外,还必须遵守大量的不具有道德意义的普通规则,如安全规则、日常生活规则等。因此,研究儿童对遵守或违背普通规则条件下的情绪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述评及启示李江,李微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在西方甚至世界心理学、教育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为现今儿童道德发展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对当今学校德有教有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5.
校园推动生命教育的具体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命教育的三个目标 (一)帮助学生建立适切的人生观 现在的青年学子喜欢“游戏人生”,有强烈“玩”的心态。但是身为教师者仍要提醒学生,游戏有游戏的规则,如果不遵守它,没有人会愿意跟你玩。就像打篮球一样,老是做出抱人、带球冲撞的动作,可能会五次犯规离场,或找不到球伴、球友。走人生的路更是如此,欠缺  相似文献   

16.
崔群 《山东教育》2008,(12):7-8
在幼儿园观察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小班还是中班、大班的幼儿在游戏时,手中都会有一个或多个玩具。此处所谈的玩具借用陈鹤琴对玩具的广义理解:它不只限于商店里出售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的东西都可以做玩具。马卡连柯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它与艺术、仪式、宗教、战争、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深层的联系。自从康德把游戏带入理论思维视野之后,席勒、斯宾塞、格鲁斯等人先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游戏进行了研究,其中之一便是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中,又可据其侧重点不同划分为三个方向。其一是重物件在儿童游戏中的使用及游戏与探索之间的关系,如皮亚杰学派;其二是关注情感如何从游戏中表现出来,以及如何用游戏来进行心理治疗,如心理分析学派;其三是关注游戏被用来做什么、怎样做,而不是儿童何以游戏。从另…  相似文献   

18.
任山章 《生物学教学》2004,29(12):39-40
“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是道德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正>每当提及游戏,似乎总离不开儿童。有一则逸事,是说爱因斯坦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进行了一次关于儿童游戏的对话。在听完皮亚杰有关儿童游戏研究的介绍之后,爱因斯坦深深地为其中包含的那些隐秘而深刻的生命内容和文化信息所震撼,他感慨地说:"看来,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可以说,游戏是人类生存的智慧,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对于现代人来说,传统民间游戏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当今的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20.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是由“他治”到逐渐形成“自治”。他治的儿童没有道德自主性,受他人支配,而自治的儿童在道德问题上则是由自己支配自己。在他看来,儿童道德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同时他还指出,道德自治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成人良好的方式能促进儿童道德自治的形成,而一些不当方式则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治的培养。根据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关键是调动儿童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