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美红 《初中生》2006,(10):32-33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两个讥讽担小鬼的故事.一个叫<胆小的猎人>,说有个猎人在寻找狮子的脚印,遇到一个打柴的人,他问打柴人有没有看见狮子的脚印,狮子往哪个方向咆去了.打柴人说:"狮子就在附近,我指给你看吧."猎人一听,吓得脸色变白,上下牙齿直打战,嗓音发抖,说:"我只要找到狮子的脚印,并不要找到狮子!"  相似文献   

2.
《伊索寓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位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富人家门口,对看门的仆人说:“你让我进去吧,我在你们的火炉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点要求不算什么,就让他进去了。然后这个可怜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口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惊讶,“我倒想看你怎样将石头做成汤。”  相似文献   

3.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非常著名的《狼和小羊》的故事。从前,一只狼在溪流上游喝水,看到一只小羊在下游喝水。“那是我的晚餐,”狼想,“我要找一个借口吃掉他。”于是,他恶狠狠地对小羊说:“你怎么敢弄脏了我的水?”“我没有,”小羊回答说,“我在下游喝水,怎么会弄脏你喝的水呢?”“那么,”狼见此计不成,  相似文献   

4.
《迷途笛音》这篇译文写的是“我”,一个6岁的小男孩到野外游玩时,在一个采石场里迷了路?一个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人发现了,没有直接去把“我”领出来,而是坐在树桩上旁若无人地吹起了柳笛,让“我”循声找到正途.看到“我”出来了.“乡巴佬”若无其事地说:“你好,小家伙.看天气多美,你是出来散步的吧?”“我”怯生生地点点头,说要回家。  相似文献   

5.
叶祝颐 《云南教育》2014,(13):43-43
翻开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记者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我爱学语文》里有3幅图片:第一幅图是两个小朋友在写字,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会写自己的名字;第二幅图画的是两个小朋友在图书馆里读书,一个说:“我爱看故事书”,另一个捧着科普书说:“我要上火星玩儿”;第三幅图画的是两个学生在交流识字,一个说:“耳朵的耳字像耳朵一样,真有趣!”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我爱背诵故事。”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比如,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记者看到了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而传统爱国主义篇目《吃水不忘挖井人》配的是挖空心思找来的“老水井”的新闻图片。一系列变化让人耳目一新。“与时代贴得太近了!''拿到书的教研员发出这样的感慨。(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先摸清楚底细,再处理事情。”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不露声色就把坏人处死,有勇有谋。”还有同学说:“西门豹是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哦!”这时有个同学犹豫着说:“我觉得西门豹这叫做草菅人命!”  相似文献   

7.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因此。和往常的故事教学一样,我为孩子们提供了白雪公主、王后、猎人等人物图片,还有一些苹果、梳子、丝带等实物帮助孩子欣赏、理解故事。我一边讲故事一边依次出示精心准备的图片,当我讲到王后请猎人杀死白雪公主时,王俊文抢着说:“猎人不会杀死公主,他要把公主放了”。洋洋又说:“他要到小矮人那里去”。  相似文献   

8.
滕瑾 《学前教育》2007,(3):35-37
孩子们在沙坑玩时,发现脚印有大有小。就议论起“谁的脚印大”。有的说谁的年龄大谁的脚印就大。有的说谁的个子高谁的脚印就大。还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人个子很高但脚很小。”我说:“说得好像都有道理,那到底是谁的脚印大呢?”他们一听又争论起来,还不时地用脚踩沙来比较脚印的大小。但还是得不到一致认可的答案。最后,有一个孩子说:“要不,我们回去量量脚印。不就知道谁说得对了吗?”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我决定顺着这个话题展开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9.
善待他人     
当我还是个喜欢赤脚到处乱跑的小男孩时,曾读过一则《伊索寓言》,讲的是太阳和风的故事。一天,太阳和风正在争论谁比较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我可以比你更快地叫他脱下外套。”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曾对《伊索寓言》有过很高的评价:“《伊索寓言》大可看得”,正如他的《读(伊索寓言)》不愧是一篇讥讽和透视现代人情世态的立意深远的妙文。对于《伊索寓言》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钱氏是“读”或说是“别解”,  相似文献   

11.
有一则故事:一位猎人看到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和一只小鸡在做游戏。猎人好生好奇,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快乐呢?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每时每刻拉开弦?”猎人说:“天天把弦扣拉开,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12.
该谁关门     
关门,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谁也不愿去做,所以所有的青年人都成了狮子的“美餐”。当我们在笑这些人的懒惰和愚蠢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反思我们自己?因为其实我们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似的毛病。比如,食堂水池边的水龙头,你不关,他也不关,所以有的水池边的自来水总是哗哗地流个不停;公交车站,你不排队,他也不排队,所以门前总是一片混乱。同学们,赶紧关上我们“坏”的思想之“门”吧,因为旁边有一只无形的但更可怕的“狮子”正在准备随时“吞噬”我们!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学《找骆驼》一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运用因果推理的方法,说说老人没有见过骆驼,可为什么会对骆驼的情况知道得这样详细?正当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时,冷不防一位学生插嘴说道:“脚印左边浅,右边深,并不一定是骆驼的左脚有点跛!”这篇课我已经教了好几次,从来没有学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凤花  刘小燕 《现代教育》2003,(17):101-101
《小马过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动脑筋想一想,并亲自去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这一课时,在我阐明课文道理后.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地方不明白。文中的小马听别人的话,妈妈说它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我们以前学过的《我要的是葫芦》那一课,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的话,结果也错了,我觉得有点矛盾,到底怎么做才对呢?”  相似文献   

15.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 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树林里去,打到我想打的鸟。”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     
最近,我偶然从网上看到了一个名为“孔子曰”的博客论坛,很多人跟帖,现摘录几则如下。帖子一古时候,有两个猎人一同打猎。天空中一群大雁飞来。二人急忙弯弓搭箭,刚要射,一个说:“这只大雁好肥,射下来煮了吃,滋味一定不错。”另一个反对说:“还是烤着吃好,又酥又香。”他们各持己见.争论不止。后来商定一半煮,一半烤.达成一致,这才重新张弓射箭。可是,那群大雁早已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17.
这天的习作题目是《其实,我真的挺棒》,目的是引领学生翻检自己的学习、生活,发现自己的优点,快乐地成长。每个学生都在使劲儿地想,课堂里有说的,有笑的,挺开心。他静静地坐在那儿,好像难于找到证明自己挺棒的事例。我对他说:“你忘了?那天我们讲‘塔影横江鱼上塔,云阴入树鸟穿云’,当时只有你一个人答出了。”他的眼睛里有了亮光。  相似文献   

18.
奔跑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它十分惊奇,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奔跑的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有一个艺随笔单元,选录了朱光潜的《咬嚼字》、林庚的《说“木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等章。艺随笔的选人体现了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的指导思想。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艺随笔教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小锋  暖风 《当代电大》2006,(10):54-54
七只狮子和一头牛做朋友。起初,狮子请它们的新朋友吃饭。狮子们准备了一大堆鲜肉,它们自己吃,也请牛吃。肉一点不合牛的口味,可是它尽力不让狮子看出来。它虽然不吃,却不断地向狮子道谢,说它们款待得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