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代的雅乐与俗乐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阶级性、功能性。在封建社会,雅乐受到统治阶级推崇但最终走向衰亡,俗乐受其排斥但逐渐走向繁盛。雅俗乐之争带来了音乐的繁荣,同时也带给当代人以启示:人民需要音乐风格的多样化,需要扎根于民众的音乐;社会主义时期,音乐是服务于人民的,任何一种风格体裁的音乐都不能成为政治工具而脱离人民  相似文献   

2.
雅乐和俗乐矛盾、交替发展形成了一部中国古代音乐史。该文主要通过对春秋时期的雅乐与俗乐的兴衰更替以及雅乐衰微与俗乐兴起缘由的探讨,以为音乐本源于人民生活,只要社会存在,雅乐与俗乐不断的交替、流变与交融就不可能停止。  相似文献   

3.
在汉代漫长的音乐发展实践中,音乐的审美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从早期奉雅乐为宫廷唯一音乐,到后来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士大夫阶层都开始接受俗乐,以致不同风格的民间俗乐开始被广泛吸收,逐渐融入雅乐.音乐风格也由雅乐整齐简朴发展到多变甚至能表达人的高级细微情感,由仅仅表达欢乐的情绪到能够表达人的喜怒哀乐,这是音乐的一个重要发展.到东汉后期,最终在音乐欣赏与创作中形成了"以悲为美"的音乐欣赏观念,音乐的功能离早期的只强调是"德化"人民的工具、以"中和"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的音乐欣赏观念越来越远.这一现象出现在汉代的音乐发展实践中,而并不表现于当时的音乐理论中,说明在汉代.音乐的发展实践超前于当时的音乐理论.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祖孝孙音阶《新唐书·礼乐志》上说:“俗部诸曲悉源于雅乐”。悉者,全也。说俗部诸曲全部源于雅乐,自然也包括俗乐的宫调体系在内。所以,我们谈俗乐的宫调问题,还必须从雅乐的宫调体系开始。唐初雅乐,沿用隋制,只行一宫。至武德九年(626年),“乃命太常卿祖孝孙正宫调,起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内教坊及相关问题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宫廷中的内教坊产生较早。除去在战乱中受到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内教坊在组织上可能分为雅乐部分和俗乐部分,最高的乐官由宦官担任。低级的乐官则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普通的乐工则称为“弟子”。除了俗乐以外。在内教坊中还有雅乐。俗乐用于宫廷日常娱乐。雅乐则在由皇后参与的礼仪中使用。翰林内教坊是内教坊之外的另一机构,与内教坊无涉。  相似文献   

6.
李朝初期,音乐机构发展逐渐细化,分为为宫廷宴飨服务、负责俗乐演出活动的典乐署;掌管祭祀活动的雅乐署;负责雅乐、唐乐、乡乐乐器编配工作的乐学以及负责音乐教习、乐人取才、音乐编排的惯习都监.然而到了李朝中后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独立,在世祖3年(1457)11月发展合为一体结构,世祖十二年(1466),乐学都监合并入掌乐署中.李朝音乐机构从初期的细化到后期的合流的动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两汉“天人”思想影响下,雅乐与俗乐的审美目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近而不同”。从分化过程来看,雅乐“天人之和”与俗乐“天人之乐”的审美追求有别,审美主体对“神性”“人性”的选择随之不同,并在“庙堂”“民间”的差异化场景中完成“分乐而序”。从合流成因来看,雅俗之乐以天人之情的同一性为基础,借助审美共通性推动天人之教,实现天人之美的价值统一。分化源于对“神”的崇拜,合流则见证“人”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四言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体裁之一,诞生于先秦时代,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后趋向衰弱,两汉有过短暂的复兴,魏晋后再次繁荣起来,隋唐后逐渐衰弱最终失去痕迹。四言诗繁盛于隋唐之前,发展历程长达上千年,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陶渊明是晋宋之际最为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创作了大量的传世诗篇,其中就有四言诗的作品。以陶渊明四言诗为核心,从四言诗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陶渊明四言诗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田园农耕、建功立业、述祖戒子、思念亲友及感慨咏怀几种类型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陶渊明四言诗的艺术特色,即在风格、形式、语言和意境等几方面的特点,从总体上把握陶渊明四言诗的特征和贡献,为陶渊明四言诗的相关研究做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四言诗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四言诗由盛到衰的三方面原因:相对于五、七言诗,它的音节节奏和拍节节奏单一,典重板滞而变化不足;创作过程中,“伤渊雅之致”,失去了四言诗的本色;古代诗体演变和进化的规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魏晋是一个诗体活跃的时代,除了"五言腾踊",四言诗也迎来了繁荣与复兴,不仅在数量上远超两汉,更是在诗歌所踵习的体式和风格上大有创新。并且在诗体嬗变的背景之下,诗体间创作经验的互动为四言诗打开了新局面。陶渊明的四言诗就是典型的一例,他成功地将田园题材、更为成熟的修辞以及清新淡远的风格引入四言诗创作中来,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然特别的是,他的四言诗在普遍的创新浪潮中走向了对《诗经》的回归,一种对其外在体式与内在精神的全面回归。陶诗创作中的这一现象既表明了他试图借鉴五言诗创作经验而复兴四言诗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当时背景下四言诗已到了变无可变的地步,预示了其式微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孙犁作品的语言具有一种诗的特色,通俗而雅致,简洁而细致,率直而含蓄,平淡而浓烈.这些特色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着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发纤浓于千古,寄至味于淡泊“可以用来概括孙犁的语言风格.在前期,他的语言似乎更俗,乡土味和泥土气似乎更浓;在后期,他的语言似乎更精炼,更含蓄,更“雅“了.而富有诗情画意,则是始终如一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文艺美学观上,孔子倡导诗乐舞等文学艺术应肩负起移风易俗之重要使命,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严肃(彰显阳刚之气);而其政治美学观则倡导仁德礼治,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温情(刚中带柔);其生活美学观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循礼修德,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鲜活(刚柔并济)。在共有风格上,三者皆显“雅正”(阳刚);在风格差异上,其文艺美学观更为严肃(阳刚),其政治美学观和生活美学观则更为活泼(阴柔)。  相似文献   

13.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二是兼容并包,既闲新声即熟悉近体诗律,复晓古体即通晓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三是词与调合,即声律要与高雅格调相合,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14.
这里通过对魏晋时期乐论、音乐学作品及相关史料的解读与分析,阐述了音乐对学发展的影响。魏晋时期音乐与学的交互影响,不仅共同规约了时代审美风尚,同时还影响了学理论和诗风格的转变。对学而言.此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乐器和音乐进入当时人们的审美视野,成为学创作的题材。同时,受音乐的启发.诗创作的情感风格也由“雅”、“正”转而为“悲”、“艳”。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动作的灵魂--论健美操音乐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美操的音乐是健美操动作的灵魂,音乐和动作的和谐统一是一套健美操完美表现的标志,因此音乐的选配对动作的节奏、风格、整体布局及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选配健美掺音乐时我们应特别注意音乐的延续性和完垫巨,此外音乐的风格、节奏和旋律决定着健美操动作的编排及表演者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风对词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宫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对词的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婉曲而绮丽、深情而绵邈的总体风格以及与音乐的关系,都可以看作是词的先声。宫词对词风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表现手法、情感基调、结构方式以及与音乐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音乐在其发展的7个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它们在精微、风采、神韵、气韵、意境、节奏等中国文化精神上有不同层次的体现。远古时期音乐的神秘悠远,夏商时期音乐祭神的风韵,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仪礼气韵,秦汉时期律学开启精微之风,魏晋时期音乐的融合神韵,隋唐时期音乐的博大气韵,宋元时期俗乐的节奏,明清时期地方戏曲的滥觞等,展现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精神历时性征的多元丰富、兼容并蓄特点,潜藏于内并逐渐形成特色的是气韵生动和清微淡远。  相似文献   

18.
宋末元初的浙江词坛,在词的审美取向上呈现出地域的共同性:一是重视词的声律美;一是讲究作词时锻炼的工夫;一是特别强调词整体品格的雅正。而这种地域的共同性,与宋元之交浙江一地崇尚文雅的风俗人情、深婉精致的文风、以及这些词人宴游诗酒的生活趣味、懂音识曲的家学师承渊源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专题片音乐是电视语言中的一个元素,它能够为画面开拓出一个广阔的、形象的想象空间,进一步表现片中主题,深化主题,拓展画面和文字无法传递的特殊情感。从音乐风格、音高、节奏、比例关系、整体和谐等几个方面探讨恰当选配电视专题片音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古典主义时期,大小调功能和声已成为一种定型的技法体系,其严谨的T-S-D-T功能逻辑成为创作实践中作曲家们共同遵循的准则。古典主义协和观念日臻完善,并促进人们感情表达与理性观念、形式美的统一。罗可可风格、华丽风格、情感风格凸显出前古典时期和声风格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维也纳古典乐派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顶峰,其完美的古典主义协和观念、协和与不协和的丰富的平衡关系,鲜明地体现出典雅、均衡、严谨的和声风格与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