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及其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流程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相似文献   

2.
<正>新的教学理念呼唤的是对话课堂、充满生命力的"生命课堂"。本质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这样呼唤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种人心所向的追求。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对话教学研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新课程文化趋势。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对教案一成不变的操练,而应是师生间沟通、对话、互动的过程。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重视对人的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堂”构建的理念1.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凭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2.新课堂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新课堂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精神世界既是理性的,更是感性的。新课堂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努力寻找有利于…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课堂评价,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课堂即时评价,就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一种有生命力的主要评价形式,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及时作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课堂即时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因其鲜明的随机、瞬时特性,成了及时调控教学、激励引导学生的"导航仪".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的品德课程改革是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课堂评价,同样也是应该充满生命力的。精彩的品德课堂评价,应是学生生命中"一次次难以忘怀的经历"。同时,在新课程理念下,即时评价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不仅彰显教师的魅力,还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做一个即时反馈,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课堂的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学,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解除课堂话语霸权,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应该是个性飞扬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氛围,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生的小组交流与合作,主动探究学习,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艺术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蕴含巨大的能量与活力,只有师生将自己鲜活的生命力投入课堂建设当中,才能够构建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只有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从而营造出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才是富有活力的,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僵化的现状,构建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人们愈发重视绿色生态课堂,强调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思维、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更应当贯彻生态教学的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充满生命力的绿色生态课堂,彰显学科教学特色。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弘扬民主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主要途径,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所在。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语文生态课堂,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本文讲述有关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动态生成以其具有的主体性、互动性、真实性、丰富性、过程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渐渐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时代,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作为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每一个评价环节中,要充分挖掘价值,把握目标,投入真情,促进互动,构建真实有效的评价框架,让有效的课堂评价激起美丽的浪花,从而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志箫 《成才之路》2010,(20):55-55
叶澜教授说:“课堂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应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的观念诚心构建英语课堂教学观——让英语课堂充满交际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裘燕南 《上海教育》2012,(Z1):76-77
生机盎然,即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生机盎然这个词语多数用于形容春天,因为春天是生长发芽孕育生命的季节。课堂,是学生和教师智慧的体现,灵感火光碰撞的场所,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但纵观中职课堂的现状会发现,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少了,那种针锋相对探究问题的氛围不再热烈。学生缺乏主体意识,课堂上要么插科打诨,要么死气沉沉。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构建一个生机盎然的课堂?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学生是教与学责任的承担者和结果的体现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看不见"学生,即使教师讲得再有声有色,学生这个主体并没有感知到其中的奥妙,也不可能主动地学习,更无法创造生机盎然的课堂。笔者认为,构建生机盎然的课堂,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角,是主体,课堂教学是一个有趣、有用、有效、人人参与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以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师生合作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以竞争机制为内在动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愉悦和竞争,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语文教学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使课堂真正充满生命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独个性,让学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呢?一、深入了解学生课堂中,教师要摒弃以往"正式的""统一规格"的教学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及他们与同学、朋友的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课堂评价,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课堂即时评价,就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一种有生命力的主要评价形式,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改的全面实施,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板书,学生抄写",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改革教学方式,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去思考、自由地去讨论,尽情地扮好"主人"这一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郝俊红 《新疆教育》2012,(18):184-18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观的自然回归,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无比期待那种充满灵动的、富含生命力的智慧课堂的出现。不经意间,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是应该“预设”还是“生成”的讨论硝烟四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叶桂金 《考试周刊》2014,(16):150-150
我国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权威叶澜先生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角色扮演为生物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活动过程包括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编写脚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总结、点评等环节。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生命力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源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还学于生",使得课堂回归学生本体。所以,要想焕发课堂生命力,还得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着手。教师究竟采取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