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的章回目录又叫“回目”,其作用是使内容段落整齐,首尾完整,直接体现了衔接的谋篇意义。章回目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识分回标目,本文从《红楼梦》回目的产生入手,运用Halliday和Hasan及胡壮麟等的衔接理论,对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回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中期,《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  相似文献   

3.
梁书恒 《考试周刊》2009,(37):29-30
一部《红楼梦》,也是一部服饰文化盛宴,杨、霍二人在同时成功地全译了这一伟大巨著的同时.却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或技巧,而两种译本对其中古代中国服饰文化传播的结果也就迥然不同。本文拟将二者服饰文化部分译例作以对比,以期在此基础上,对其差异的影响因素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文学的杰出代表,章回体小说《红楼梦》因其艺术价值及社会意义一直都倍受关注,被译为多种语言过其实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其中的英语译本中,最具权威的是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章回目录作为本书的重要部分,其翻译也在英文读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该书的这两种译本的章回目录翻译的对比认知分析,旨在突出认知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被红学家们称作一部"文化小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因素,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杨译本和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启示。译者应具备跨文化的敏感性(Intercultural Awareness),以达到两种文化互相交流和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周维  刘萍  周正华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0-132
双关语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具有丰富语言表达、强化语言效果的功能,在日常生活、语言交际、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本文探讨了双关语在《红楼梦》中的运用及英译,并结合实例及杨宪益、霍克斯的英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双关语的英译需从语义、语用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文既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特色,又达意确切。  相似文献   

7.
李晓 《海外英语》2020,(6):37-38,58
《红楼梦》的回目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小说最负盛名的两个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版(简称杨译)和霍克斯版(简称霍译).该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比两译本回目翻译之异同,旨在探究杨译和霍译如何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翻译《红楼梦》的回目,却殊途同归,使译本均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8.
蒋慧 《海外英语》2012,(3):126-127
作为《红楼梦》一大亮点的对话翻译是各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文章为了更清晰的体现出对话翻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直译、意译、省略翻译和扩大翻译四种方式,对杨译和霍译2个版本的《红楼梦》中习语的英译进行分析和判别,指出其不同译法的优势和劣势,旨在为人物对话翻译的的译法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晓  钟再强 《英语广场》2021,(11):21-23
《红楼梦》中“情小妹”尤三姐的前后形象转变比较戏剧化。在《红楼梦》的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该人物形象的完整程度有所不同。本文根据原文故事情节,将尤三姐这一人物形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该人物话语的英译进行不同译本间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相比于杨宪益译本,霍克斯译本更好地再现了尤三姐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惯用语作为其中常见的语言形式,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该文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惯用语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以此展现汉语惯用语多样的英译手段,为今后惯用语的学习和英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作,而且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自清朝以来,对《红楼梦》的翻译持续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然热度不减。本文将从历史阶段等方面来总结对《红楼梦》英译的整理方式,并对它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红楼梦》的英译过程曲折,迄今出现的两部英文全译本风格迥异,距今时间最近,非常值得研究。本文清晰分析了《红楼梦》英译的过程,并对两部全译本译者的背景情况进行说明,探索了《红楼梦》在英语文学世界中的地位,旨在为针对《红楼梦》及其英译本进行后续研究提供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克强 《英语辅导》2011,(1):145-147
邦索尔、杨宪益与霍克思三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全译本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翻译的艺术魅力。本文选取部分典型性的回目翻译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加深对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与翻译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刘洁  杨超 《语文知识》2011,(2):75-77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语言修辞方面造诣很深,其回目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特点鲜明。研究《红楼梦》回目的修辞方法,可以对《红楼梦》的语言运用艺术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梁书恒 《考试周刊》2009,(21):201-202
本文从符号学的意义观着手,以《红楼梦》民俗英译为例,探讨了民俗文化在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三方面与英语的差异,并通过对霍、杨两英译本中相关译例的对比分析,分析并总结出了在不同意义传递时应使用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古典名著之一,英译本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片段翻译,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出现全译本,而以“杨译本”、“霍译本”最为完整和详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托,探讨了David Hawkes和John Minford所译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称霍译本)中仆人名字的英译。研究表明:霍译本对曹雪芹、高鹗所著《红楼梦》中仆人名字英译大部分实现了功能对等,小部分没有实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8.
刘迎姣 《文教资料》2010,(11):11-12
《红楼梦》回目,作为“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对句形式”.因其音美、形美、意美而极富艺术魅力,成为“叙事基础上”的“精美”艺术品。其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句式工、结构活、选词巧(“联边”)三个方面。曹雪芹匠心独运,灵活多变,使《红楼梦》回目观来齐整划一,读来不滞不涩.品来精妙不绝。  相似文献   

19.
张江云 《海外英语》2014,(18):162-163
《中庸》英译本层出不穷,通过横向对比三个译本的重点篇章译本,从翻译方法入手,分析理雅各、辜鸿铭和安乐哲/郝大维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为中国经典著作的英译及鉴赏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中庸》英译本层出不穷,通过横向对比三个译本的重点篇章译本,从翻译方法入手,分析理雅各、辜鸿铭和安乐哲/郝大维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为中国经典著作的英译及鉴赏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